张奉平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四川 南充 637000 )
为服务国家大战略,培养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作为新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与过去的自主招生考试有明显的不同,不再以高考分数和材料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而是以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多维度的考核结果来择优录取。这意味着中学阶段对人的培养方式需要做出相应的变革。就物理学科教学而言,如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抱负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如何发掘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天赋和潜质?怎样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如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怎样让他们在高校的“强基计划”选拔培养和未来的国家建设中脱颖而出?基于上述问题,中学基础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两年来,在强基计划的引领下,我校在原有实践基础上,对物理拔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探索。
强基计划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站在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对接的角度,积极探索育人方式的改革,培养未来能在物理等专业领域为国家大战略奉献热血和青春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是加强思政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把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并融入学科教研中,把课程思政作为教学常规的基本组成。把思政课和班主任的工作思政相结合,把每日的思政教育课和一周一堂主题思政教育课作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在新冠疫情线上教学期间坚持举行线上升国旗仪式、举办致敬“逆行者”防疫征文等活动,在人民日报等各级媒体发表抗疫征文50余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我心中的英雄”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主题征文比赛,高初中共计17篇文稿被采用,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是丰富研学实践,增强德育实效。组织带领学生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走进科研机构,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培育学生的国情意识;组织带领学生走进伟人故里、革命圣地、部队军营,感染红色经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组织带领学生走进国内知名高等学府,让学生感受其中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独特魅力,通过润物无声的熏陶,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求真向上的种子;带领学生走进春节文化、三国文化、风水文化现场,引导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由衷的崇敬之心、自信之情、践行之志。
以“诚勇明礼修身工程”为依托,通过主题班团(队)活动课、主题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主题研学活动、公益服务活动等构建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德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上,特别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如何从中学阶段就在学生心里埋下一颗追求科学的种子,并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认识生涯规划。一是在夯实物理学科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职业初体验、进行调查访问、开展专题讨论、辩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二是学校通过百校讲堂、院士进校园等活动,邀请高校专家为学生进行科普、生涯规划等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规划的具体意义、思考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充分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尽早引导学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兴趣与志向,了解国家重大战略人才需求,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有机统一起来。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是新时代赋予学校的职责和使命。高校综合考核、综合素质评价是强基计划选拔的重要要组成。学校应如何加强五育融合,实现启智润心,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一是体、美、心三育共育助成长。坚持以群众体育推动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引领群众体育。学校体育拔尖人才培养路径明确,成效显著;体育课开齐开足,规范有序,武术、体操等传统项目引入课堂教学;阳光体育氛围浓郁,以体育比赛为载体的体锻活动丰富多彩;大课间锻炼时长35分钟,长跑、体操、武术操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竞技体育全省领跑,世界赛场大展风采,多名初中在读学生或已毕业学生加入学校各运动队,并夺得多个世界级、国家级或省级冠军。以美育人潜移默化。通过辩论赛、演讲赛、新生文艺汇演、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学校成立了学生合唱团和学生舞蹈队,挖掘学生艺术潜力,提升学生审美眼光、艺术品位。以心育呵护心灵塑人格。学校组建心理教研组,建成了功能齐备、人员专业的心理辅导中心。心理教育进课表、进课堂,为各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在“心理辅导中心”的组织下,举办“南馨讲堂”,开展“家长学校大讲堂”系列家庭教育讲座及面向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成立学生会心理部和南馨心理学社,各班设立心理副班主任、增设班级心理委员;创办《心成长》心理杂志,举办心理趣味运动会、“525”心理健康节。通过多措并举为学生优化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劳动实践树德增智磨意志。学校按照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积极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氛围,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劳动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初中学生在逐梦园的劳动实践基地上、现代智慧农业大棚的温室中、生活技能实践基地的厨房里进行播种、育苗、炒菜一站式体验,尽享劳动之美;“我在寒/暑假做家务”“我在周末做家务”“社会大课堂”等实践活动更成为南高初中学生的定制……出力流汗、知行合一、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在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同时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更能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真正起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作用。
学校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新课改脉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着眼点,加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胆探索。以构建物理特色课程为抓手,以卓越班为平台,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又强化学生物理等专业素质,挖掘创新潜质。
一是以构建特色课程为抓手,培养以物理为核心的拔尖创新学生。南充高中在物理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以物理为核心的内容,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构建物理学科基础课程、物理竞赛培训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有机衔接、比例协调、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开设“创新”课,组建科创社团。自编《创新》教材,通过“创新”课对全体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课堂,教师通过创新案例分析,创新手段示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造。每年一届的创造节,广泛搜集学生创新作品,评出优秀作品在全校展示,并召开表扬会。组建以科技航模社、机器人社、创客社、实践创新社等为主的科创社团,吸引对科技实践有特别兴趣的同学参与。在科创活动中,老师们非常注重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引导学生利用现学知识,结合现有认知去创造,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同时老师们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给予耐心的回答,对学生新颖、独到、特别的见解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张扬个性,演绎自我。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等国内各级赛事,发现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潜质的学生。通过科创社团活动和参加各级科创比赛,激发和发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创新潜质。2017年至今,学校已有十多位同学在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机器人、创客类竞赛活动中荣获冠军或一等奖。南充高中航模社取得2019年市级比赛团体第一名、2019年四川省比赛团体冠军、2019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获得P3A-3项目团体亚军、2020年南充市全民健身周寻找健身达人活动第三名、2021年四川省比赛个人第一名和第三名等优异成绩。《南充日报》和《南充晚报》多次报道南充高中航模活动开展情况。2021年南充高中科技航模社与南充高中机器人社、南充高中创客社一起成功申报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
整合高初中教育资源,突出对物理专业能力的培养。物理常规课堂狠抓对物理基础能力的培养,为更高要求的学习打好厚实的基础;加强物理高初中的衔接,推动拔尖创新学生培养的连贯性;开展物理、数学、信息学思维拓展营和传统文化讲座、阅读、写作拓展讲座,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引领方向,厚植创新人才培养土壤;依托学科竞赛中心推进竞赛培训工作,根据学生自愿选拔学科特长生,进行因材施教。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竞赛兴趣和爱好,为高中开展培训建立苗圃,做好基础性培养工作。高中阶段积极对接高校“强基计划”和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要求。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学校逐步完善了强化基础,树立目标,开发潜能,激发兴趣的培养路径,整合不同层次课程,构建起扎实基础、拓展特长、追求卓越的课程体系,努力形成分层次、分类型、分方向的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举办“卓越班”,为学生的卓越成长奠基。南充高中自2017年开始举办“卓越班”,选拔发展全面、基础扎实且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让他们获得更细致更全面更系统的指导。每届卓越班学生人数在55人以内,授课教师既有初中教师又有高中教师。既强调语数外又拓延文史哲,既深化基础学科又对接高中培养,既坚持特长学科走班学习又加强点上的竞赛培训,既注重学科的分块推进又组织文史文化讲座。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了对物理特长生的潜质开发。始终坚持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前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4届卓越班,拔尖创新学生培养现已初见成效。首届卓越班学生高考物理成绩优异,共有10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考入C9联盟高校18人。
图1 南充高中以物理为核心的特色课程
在后续的教育教学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刻理解国家政策、优化育人理念、探索模式转型,不断推动“强基计划”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落实,力争在今后育人方式的变革中思想再解放、思路再拓宽、实践再跟进、步子再迈快,深入推进与高校的交流互动和创新人才的联合培养,如与高校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竞赛、将高校部分先修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前置到初中阶段、与高校共建创新实验室等。继续注重物理等基础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型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聚焦基础学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在基础学科教学中的落地;发挥基础作用,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培育优质土壤,把学生的兴趣、特长转化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切实为培育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国家发展急需的、具有担当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