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Natural Disasters”单元为例

2022-05-24 13:27王晓艳
教育观察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内化语篇听力

王晓艳

(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河北唐山,063509)

一、引言

深度学习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郭华从深度学习的性质、内容、过程、任务与目的五个方面,为深度学习做了界定:“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优秀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1]在教育领域,深度学习是一个通识概念。有学者划分了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即活动与体验、联想与结构、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并将其作为判断深度学习的依据。[1]结合英语学科特点,王蔷等人基于上述五个基本特征,将“内化与交流”补充为深度学习的第六大特征,强调“学生需要围绕主题和新的知识结构开展以描述、阐释、交流等实践活动为主的内化活动,以巩固新的知识结构,实现深度学习,达到促进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转化的目的”。[2]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因为单元教学承载了完整的课程六要素,即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有利于解决教学碎片化带来的输入与输出运用割裂、学用分离等问题,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实现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学习单元需要整体设计,强调整合性与整体性,强调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基础。王蔷等人提倡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出“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教材等教学资源后,结合学习主体的需求,搭建起的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语篇子主题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3]

本文以实现学生深度学习为目标,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Natural Disasters单元为例,探索如何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推动核心素养培养落地课堂。

二、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Natural Disasters单元属于“人与自然”主题中“自然灾害与防范,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这一具体内容的组成部分,由新闻播报、报告文学、对话、视频等多模态语篇构成。基于本单元教学内容,根据各语篇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语篇的整合与重组,建构出“认识自然灾害的种类—了解近现代历史上国内外发生过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应对自然灾害可采取的措施”的显性关联,引导学生体会“灾害无情,人有情”的主题意义,各单元主题内容的关联如图1所示。

通过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单元内容不再碎片化,而是形成了层次分明、关联紧密的知识框架图,有助于教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基于以上三个学习维度,笔者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图1 Natural Disasters单元内容整合关联图

表1 Natural Disasters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三、指向深度学习的具体语篇课堂探究

单元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学生对每个具体语篇的深度学习。教师应在单元主题引领下,在每个课时的教学中设计关联性、综合性、实践性的主题探究活动,以此实现深度学习。如Natural Disasters单元Listening and Talking版块的听力语篇PrepareforaDisaster教学,通过分析这一教学过程,可以体现其中的深度学习过程。

(一)对语篇内容的分析

1.主题与内容(What)

该听力板块的活动主题是“为灾害做准备”。听力文本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主要描述地震救援专家Mrs.Fors带着搜救犬Lucky进入学生课堂,讲解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的准备工作及地震前、中、后期有效的自救基本安全准则的内容。该板块的活动主题与单元引言中的raising awareness和reducing mortality相呼应,要求学生在了解、思考、讨论地震防灾知识及其应对措施后,能够有条理地叙述为应对灾难所做的准备,探讨应急包的内容及灾难发生时的逃生措施等相关内容。

2.深层含义(Why)

通过听对话及学习相应应对灾难的准备,作者希望学习者可以了解有关地震的安全自救措施及学会如何指导他人自救。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要面对各种威胁,包括自然灾害。因此,要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不仅需要了解自然灾害和灾后救援工作,还需要掌握应对灾害的知识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灾害发生时更好地保护自己。

3.文体特征(How)

Mrs.Fors的语言条理清晰、准确而简练。Mrs.Fors通过很多祈使句提出了建议,如“To be ready,we should make a safety list. You could find coverIf you’re trapped, you can use a cell phone to call or text for help. You can also tap on a pipe or a wall, or whistle for help”。 Mrs.Fors也使用了很多祈使句表达指示,如“Drop down onto your hands and knees,cover your head with your hands,and stay away from glass……Hold on to the desk or table so……Go to an open space away from buildings”等。这些句式与说话人救援专家的身份相符,也与所谈逃生内容这个话题的严肃性契合。学生了解这些语言结构后,能够有条理地叙述应该如何为应对灾难做准备及灾难发生时如何逃生等。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笔者整理了学生需要梳理和掌握的知识,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Prepare for a Disaster听力语篇知识结构图

(二)课时目标与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对语篇和学情的分析,依据英语学习活动观,本课的课时目标如下。

第一,学习理解:通过听对话,利用表格获取、梳理对话中应对地震前、中、后期危险的安全自救措施及相关指令语。

第二,应用实践:运用目标语言,在创设的情境中,描述、阐释从地震中逃生的措施,内化语言与信息。

第三,迁移创新:进行组间合作阅读,从补充阅读材料中获取、分析从其他自然灾害中逃生的措施,并在创设的情境中就灾难防护措施和应急包准备工作用指令语做汇报,进一步内化运用目标语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深度学习倡导在教师引领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建构知识体系。基于深度学习特征,笔者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图3),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提升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实现深度学习。

图3 Prepare for a Disaster听力语篇教学问题链

“联想与结构”是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4]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播放唐山大地震的一个小视频激发本地学生情感共鸣。随后提出问题1,使学生联想旧识,引导学生分享已知的地震安全自救措施和经验。接下来,教师利用问题2激发学生对听力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在新旧知识间搭建桥梁。这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感知与注意”特点。

在听力环节中,听第一遍时,教师引导学生先使用选择注意策略,动笔记录相关内容,初步验证自己之前的想法,并对听力内容进行大体了解,使学生主动参与听力内容。之后,教师分别提出问题3和问题4,引导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笔记,完成教材上的表格内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听第二遍。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使用自我监控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获取与梳理地震前、中、后期的具体的自我防范措施,从而关联新旧知识。接着,教师提出问题5,组织学生听第三遍,引导学生关注听力内容的语言特征,获取并概括出指示语的表达方式。同时,通过问题6,引导学生总结安全自救指示语的表达特征,并发散思维,联想已学知识,为听后的语言输出补充必要的语言。通过上述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学生可以在听力活动过程中逐步积极主动地获取与梳理、整合与概括新的知识结构,了解地震的自我防范措施,并对其形成一个新的认知整体。问题1到问题6体现了深度学习“联想与结构”的特征,其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深度学习的开展需要学习者对新知识进行浅层的学习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新旧知识,分析、综合新知识,形成新的整体,最后迁移、运用、解决问题。[5]

“内化与交流”是学生需要围绕主题和新的知识结构开展以描述、阐释、交流等实践活动为主的内化活动。[2]为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前备好应急物资是应对地震十分必要的举措。据此,教师提出了问题7,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常识,分析与判断得出可用且合适的物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随后,为使学生深入理解听力内容,教师运用目标语言,创设了一个复述地震逃生措施的活动,并提出问题8,引导学生使用指令语描述与阐释地震前、中、后期的具体的自我救助措施及必备应急物资,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用目标语言表达思想,达到运用与内化语言的目的。在上述应用实践活动后,对于学生而言,语言不再是零散词汇的记忆与操练,而是能够在具体主题和语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将外在的知识理解内化于心并表达出来的知识。

“本质与变式”是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加工,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4]教师通过问题9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入学习听力文本,挖掘对话背后的意义,再通过问题10,引出补充的阅读文本,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语言输出积累必要的语料。三个语篇内容不同,但主题都是其他常见自然灾害的逃生自救知识。根据“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原则,教师将语篇分发给不同的小组,并结合“阅读圈”的阅读方式,指导学生小组内共同探究、梳理、判断、归纳语篇中所描述的逃生措施及指令语言。这是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本质与变式”能够强化学生与知识的内在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迁移与应用”是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外化。[4]基于对自然灾害逃生措施及指令语料的积累,学生利用“信息差”,以分组进行“拼图式采访”的交流方法,根据各自不同的分工(总结者、采访者、被采访者、记录员和发言者)收集、分享、记录有关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及指令语,然后在小组内整合获取的信息,并在创设的情境中开展专题报告。“拼图式采访”这一交流方法是受拼图阅读的启发产生的方法,是对拼图阅读方式的改良与应用。在上述语言输出的活动中,学生创造性地将内化的语言外显化。同时,这一过程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真实的语言沟通环境,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焦虑,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听说积极性,体现了学生在深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价值与评判”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其所学内容及学习过程所作的价值评价[6],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在“专题报告”的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边听边记录报告人宣讲的自然灾害逃生措施与指示语,并对报告人讲述的内容给予判断和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接着,教师通过问题11引导学生讨论学习这些自然灾害应对措施的意义所在,进一步升华主题,使学生知道了解自然灾害、掌握逃生技能的重要性,树立防灾减灾意识。评价是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在自评中的主观能动性,本课设置了学习效果自评表(包括“Things I have learned about the earthquake safety instructions”“Things I have learned about the safety instructions of other natural disasters”“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ing these safety instructions”“Question[s] I still have”四个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指导思路。

从课堂展示成果来看,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一系列听说活动后,了解了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措施,能够通过指令语清晰地表达从地震等自然灾害中逃生的方法,并意识到灾害面前人类休戚与共,进而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四、结语

本文是以实现学生深度学习为目标,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对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的一次探索与实践。深度学习理念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获得了高度的统一,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更像是一个支持者、推动者和引领者。本次教学实践为解决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碎片化、表层化、标签化的问题,为推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地课堂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英语学科实现学科育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结合教学对象的学情,在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挖掘单元育人价值、设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全身心地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推动核心素养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猜你喜欢
内化语篇听力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朗读教学呼唤文本情感的内化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