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具有发散性的,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记忆效率的思维模式。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将原本散乱无序的英语单词串联起来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升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英语词汇;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颜丽燕,永春崇贤中学。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陈旧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十分常见的现象,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落实,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各阶段、各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要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很多学校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墨守成规,沿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方面仍是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课背诵为主,使得英语课堂过于沉闷乏味,长期受这种教学环境的浸润,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必然会受到影响。
缺乏对单词记忆方法教学的重视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另外一种常见现象。虽然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已然认识到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单词教学一方面却仍是以要求学生背诵为主,认为学生只要记住了单词的含义、单词的拼写方法就可以了,而对于学生的记忆方法却缺少指导,使得很多学生在记忆单词时只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死记硬背或是抄写。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记忆效果,但是其效率较低,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也是孤立的,不利于学生灵活应用单词,自然也不利于学生英语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其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英语学者东尼·博赞首次提出了思维导图这一概念,其主要是指以一个核心知识点为中心,以直观具体、层次分明的知识框架对大脑思维过程进行清晰展示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可视性与图文并茂特点,在促进使用者思维发散、开发其大脑潜能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人们总是将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相混淆,虽然两者均是以核心知识点为中心来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实质上概念图是一种扁平化的、网状结构模式,而思维导图则是一种强调立体关系的、树状结构模式。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有利于提升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缺乏科学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只会死记硬背单词是导致学生词汇学习兴趣低下的重要原因。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可以丰富词汇学习形式,让词汇学习更具系统性、创造性,并且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框架示图方式将词义相似、词义相反的词汇归纳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更好地辨析词汇的异同点,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死记硬背的不足,让词汇学习更加高效、更加有趣味性,这对于调动学生词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词汇学习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有利于降低学生词汇学习的难度。词汇学习效率低、遗忘速度快是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中非常常见的现象,也是影响学生词汇学习效率与兴趣的重要原因。而究其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源在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词汇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单词,甚至逐字母背诵单词,这些都是学生常见的单词学习方法。这样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不利于学生理解单词的含义,尤其是对于相似单词更容易出现记忆混淆现象。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可以通过词缀、词根等方式来构建词汇,同时也可以围绕一个词汇来进行相关词汇的拓展延伸,从而将单个的、散乱的单词串联起来,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单词记忆体系,从而使得学生的记忆思路更明确、记忆结构更清晰,能够强化学生的词汇记忆效果,对于降低学生词汇学习的难度有积极作用。
最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词汇学习的最终目的并非仅仅让学生掌握单词的含义和拼写方法,其深层次目的在于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词汇,使得词汇成为自己学习英语的重要工具和帮手。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则可以让学生在词汇学习中不断地展开思考和联想,寻找词汇间的关联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思维导图还能直观形象地呈现词汇间的关联性,久而久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系统性思维习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极大帮助。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应用思维导图,温故知新扩词量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充足的词汇量作为支撑,后续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听力学习等都是空谈。所以,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词汇教学的重视,积极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夯实学生的词汇基础十分必要。单纯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词汇学习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且容易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不符合素质教育“减负提质”的教学要求。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可以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逻辑性强、结构清晰等优点来帮助学生梳理词汇间的关联,从而帮助学生在巩固旧词汇的基础上,合理地延伸出新的词汇,实现新旧词汇的有效衔接,并通过分析词汇间的关系来加深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构建起清晰的词汇记忆体系,从而实现高效学习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water”这个单词时,很多学生早已知晓了这个单词的名词含义,但是对于这个单词的其他含义了解较少,这也就限制了学生对于单词灵活应用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water”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然后围绕中心词进行拓展,引申出“名词”和“动词”两大分支,再以各分支为中心进行词义与用法延伸,以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相关词汇,促使学生全面掌握“water”的用法与含义,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再者,除了以教材为主进行词汇拓展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为学生拓展常用的英语知识。如班级中某位同学生日时,教师就可以趁机围绕“生日”(birthday)这个学生们已经耳熟能详的词汇来展开教学绘制思维导图(见图1),为学生拓展相关词汇。此时就可以将“birthday”作为中心词,由此拓展和生日相关的词汇分支,如可以延伸出birthday cake(生日蛋糕)、birthday present(生日礼物)、birthday date expression(生日日期表达)等三个分支,然后再根据每个分支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延伸,如在“birthday date expression”这一分支下就可以延伸出关于日期“date”的词汇,如 January (一月)、February (二月)、March (三月)、April(四月),May(五月)等。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巩固以往所学词汇的基础上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几月几日”,如,小明是9月3号生日,那么英语表达就是“Xiao Ming's birthday is September 3rd”;李華的生日是10月18号,英语表达就是“Li Hua's birthday is October 18”。这样从学生的日常实际入手进行知识拓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实现对新旧知识的连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词汇与表达方法,显著提升英语词汇教学效率,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应用思维导图,巧辨妙析提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英语词汇学习难度大、记忆难度大,这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英语单词词性的掌握不足,尤其是在学习、记忆形近词、近义词时更是一头雾水,容易出现记忆混淆、错乱的现象。而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也没有认识到词性的重要性,通常只是单纯地将某个单词的所有词性一一列出,然后通过例句方式来进行单词含义讲解,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并不利于学生准确记忆单词的词性,甚至会增加学生的記忆负担。思维导图的应用则可以通过构建词汇体系的方式来直观地对形近词、近义词、反义词之间的关联和区别进行呈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辨析词性、词义,促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不同词汇的细微差别,提升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此外,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词汇体系,对于拓展学生的词汇量,降低学生对于词汇的记忆难度,提升学生对于词汇学习的敏感度及学习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和“情绪”相关的单词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展开教学(见图2),将“情绪”作为中心词汇,由此发散出“高兴”“悲伤”存在相反含义的分支,而在“happy(高兴)”这一分支下就可以拓展出cheerful、glad、joyful等词汇,在“sad(悲伤)”这一分支下就可以拓展出depressed、sorrowful、unhappy等词汇,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将原本散乱的、似乎没有关联的词汇归纳到一起,形成一个特有的词汇体系,促使学生在想起“情绪”时,就能通过发散思维想起这一系列的“词汇串”,使得词汇学习不再是单一的一个一个词汇的记忆,而是以系统的、整体的方式来呈现出来。再比如,对于形近词的学习,同样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直观地呈现,如carry 与 marry、bit 与 hit、 aloud 与 cloud,以这样的方式来整理词汇,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区别,加深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还可以提升其记忆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英语教学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必然可以获得更多的正向反馈,学生对于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自然而然能够得到提升,逐渐形成良性循环,达到高效学习效果。
(三)应用思维导图,巩固复习提效率
复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词汇学习同样如此。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但英语作为外来学科,日常生活中缺乏语言环境、应用环境,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课后复习巩固的机会较少,这也是导致学生容易遗忘学过的单词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进行复习时,由于复习多是以单元为单位来进行的,所回顾的词汇量较大,学生难以在一段时间内回忆并记下大量的单词,若教师不加以引导,则容易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其学习热情。故而,在进行词汇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借助思维导图的逻辑性特点来进行词汇梳理和发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比如,在复习仁爱版八年级英语中有关颜色和季节、人的情绪两篇短文时,教师就可以将“color”作为中心词,构建思维导图(见图3),由中心词引申出red、orange、black、grey、blue、white、treen、yellow、pink等词汇,然后再以这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为中心,进行更细化的发散拓展,如blue这一分支下可以拓展出sea、sky、sad等词汇,而pink这一分支下可以拓展出girls、flowers、sweet等词汇。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复习,可以将重点词汇以思维导图的方式串联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颜色和情绪”的词汇框架结构,将复习内容有效串联起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复习难度,缩短常规复习中单个背诵单词所花费的时间,达到减负提质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合理的地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为词汇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效助力。初中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思维导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价值,使之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效辅助工具,为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积极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建飘.促图成文 以图导写——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7(4):134-135.
[2]田珍珍.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新郑市龙湖镇第一初级中学为例[D].河南师范大学,2016.
[3]宋永娟.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话题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Vacation and Travel话题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14):112-113.
[4]冯国俊,王静芝,邓丽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4):112-1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永春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初中英语词汇创新教学的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YJ1451-03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