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远梅
【摘要】批改学生作文时,我发现学生作文书写潦草、文理不通、胡编乱造、言之无物的倾向更为突出。按说,現在的生活更为精彩,掌握的信息更为丰富,学生的见闻、经历也更为多广,作文应该内容丰富才是,但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作为语文老师,找症结,寻方法,帮助学生渡过写作难关,当然义不容辞。本人经过细心探讨,针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一些可行的办法,希望对同仁有用。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名家激励;抒写随笔;模仿范文
“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为教师要如何立足于课堂和文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我们应该探索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渡过写作难关。
一篇作文应该如同美食——字体端方,标点规范,语句流畅,结构匀称让人心生好感;内容充实,感受独特,情感真挚,如同上等佳肴色味俱佳,鲜香无比,令人回味——批阅作文应是语文老师最享受之时。可现实却往往是这样的: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就像不入流又气哼哼的厨师胡乱用些下脚料制作的一道乱糟糟、空洞洞、一看就令人失去食欲的蹩脚菜。
通过和学生沟通交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找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寻找解决方略。
第一、抵制诱惑,用书本滋养头脑
近几年来,影视的发展,娱乐的发达尤其是网络游戏的泛滥占用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孩子们汲取知识的途径,使孩子们更乐于获得直观的感受,懒于阅读,疏于思考。针对这种状况,应多开展读书活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规定不能成为一纸空文。
小学也要开辟阅读课,滋养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不能舍本逐末,只注重应付升学考试而一味地要求掌握所谓的写作技巧或死背应考作文。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也可老师引导或推荐作品。可推荐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书,不过要切合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注意难易适中,适合学生学习。大量阅读优秀的少儿文学作品,如秦文君、杨红樱等少儿作家的作品对孩子的写作就非常有益。
第二、寻找动力,用名家激励前进
写作是艰难的事情,小孩子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丧失写作信心,甚至否定自己。怎样激发兴趣帮学生树立信心?好多同仁苦心孤诣采取很多方法却一再失灵,无奈地判定有的孩子确实不是写作的料。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崇拜有成就的人,应多给他们讲述名家积累素材的方法和选取身边素材著书的例子,如俄国文坛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就随身带一个笔记本,说是自己的“百宝囊”,他的不朽名著《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及大量中短篇小说等写作素材都取自他的“百宝囊”。 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 鲁迅读书时如“蜜蜂采蜜”般的摘抄积累,杨红樱的作品如此深得学生喜欢,与她当过小学语文老师的经历分不开,巴金的《家》《春》《秋》讲述的就是自己家族的事情;让学生知道:材料的搜集与积累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与提高的过程。让孩子向名家学习,多积累、多记随笔。 这样,孩子们的写作积极性就会被激发,信心倍增,跃跃欲试,进而仿效名家的做法,主动观察、积累生活与情感,即使遇到困难也乐意克服。
第三、丰富体验,用随笔抒写真情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读书积累、生活感悟后,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些命题作文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孩子们无话可说是必然的。所以平时写作训练应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尽量贴近生活实际,让孩子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开学初期,就要求每人配备日记本,以写书信的方式总结一天的收获、感悟,随时记录读书时迸发的灵感等等。随笔可长可短,但一定要求学生表达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真实诚挚的情感,可以有意识地抒写自己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并且力争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让孩子们知道:只要是从自己内心流出的真情就能打动别人。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一单元的作文题目有三个,任选其一:“某某(动植物)的自述”“奇妙的音响世界”“丰富的暑期生活”,都注重表达自己的感受。我班学生钟祺的《暑假登山记》就是把自己暑期写的关于爬山的随笔整理加工而成。因为体验真实,所以个性鲜明,小作者写出了途中因为登程漫长或阶梯陡峭几次想放弃却又坚持下去的艰难历程和内心感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四、不懂写法,用范文指明路径
许多学生读书庞杂,积累无序,平时练笔又过于随意,从不注意学习借鉴运用作文的章法。所以,日记或随笔虽然颇有动人之处,但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真的很难。比较常见的问题一是构思不完整、详略不当:开头写了一大半,到表达主题的关键处却两句话带过,结尾更是草草了事,不知道突出主题;二是偏题或离题,尤其是看图作文,不会照图片发挥,而是任意创作。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给孩子一个例子,让他们“有法可依”,孩子学习语言模仿很重要,语言不是他们创造出来的,而作文就是语言的重新组合和建构,情感和感受是独特的个性的,但怎样抒发情感、表达感受是有规律的。写人的文章、写景的文章、读后感、看图作文的写法和要求都有不同。所以让学生领会范文、模仿写作、边模仿边领悟很有必要。例如五年级寒假要求写《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孩子们不懂读后感写作的重点是“感”;所以大部分学生习作通篇都是内容介绍,而没有突出重点;而有的孩子借鉴学习了网上的读后感,模仿写作格式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就写得完整规范的多。
总之,如果让学生有了“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和获取高分” 的想法去写作,那文章肯定不是表达自己鲜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缺乏真情,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其结果必然是学生视两周一次的作文时间为“悲惨世界”。还有,当学生极其认真地捧出一篇他苦心经营的自认为不错的“作品”时,老师要尊重他的劳动,即使习作不那么完美,也绝不挖苦、讽刺,而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少数“视作文如登天”的学生,更要加倍关注,要着力培养他们成功、自信的心理,使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一定能写出佳作。树立起每位学子的写作信心,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说不定,未来的中国文坛会升起一颗璀璨明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金叶.探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J].成功(教育),2012(01).
(责任编辑:黄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