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艳华
[摘 要]当今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营造自学的“氛围”,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做到从学生角度出发,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个性需求;自主学习;“三段式”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一思想具体落实在教育活动中,就是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作为教师要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是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
一、关注教师执教理念的转变
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集中组织教师学习当代教育思想、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通过理论学习使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从整齐划一的学习内容,向引导学生明确达到目标,创设丰富多元教学环境转变。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
二、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需求
在探究过程中,我校申报了市级课题《关注学生个性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教师以课题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总结研究中的经验与不足,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有问题能够及时研讨、交流,把科研和教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科研带动教研,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课题组成员在具体实验过程中从学生的个性需求出发,反复实践,探索出了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模式。在每学期的校级公开课中不断试验“三段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形成“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一是课前的集体备课让大家思考和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學什么,怎样学;二是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合作、动手操作等过程,体验和理解知识的推导过程。通过反复的实践、研讨、分析对比,终于研究出适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即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课前预习作业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主线,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通过以上策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践摸索出了符合小学教学实际的“三段式”教学新模式,共分三段,六步进行。基本教学流程是:1.导学发现(1)课前预习,(2)明确目标;2.探究形成(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拓展应用(1)交流展示,(2)反馈练习。
(二)落实“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使“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顺利实施,各班级编排学习小组,把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编排成一个学习小组,由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带动一个学困生,从各个方面帮助学困生学习。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活动中,学习好的同学积极帮助、督促学困生,这样有助于两个人在学习生活、心理上都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他们在一起积极参加学习之外,还参加课余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气氛也更浓了,通过互助学习,受益的学生不是彼此两个,而是全班同学。结成对子的两个人相互监督、相互提醒、互相鼓励,共同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推进“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每学期课题组教师都会进行“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研讨课、阶段推进课等教研活动,打磨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三段式”教学模式已初具规模。“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学校结合课题《关注学生个性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确定研修活动:1.进一步探寻教学目标,从学生的个性需求出发,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推动学校办学特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向纵深发展。通过论坛和汇报课的展示,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上有了新突破,一题多说,引领学生思考;一题多解,引领学生求异思维发展;一题多变,渗透转化思想, 培养思维的联想性;引导知识迁移, 培养思维的综合性。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感受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训练,对学生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有效果。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展开,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三、开发校本课程,关注学生对课外知识的需求
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学校精心开发、编写了各学科的校本教材。通过对课程的构建和开发,补充了基础学科以外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发挥学校教育的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丰富内涵。
学校的校本教材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支撑点,从各科教学实际出发,经各学科教师教师共同探讨、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学生喜闻乐见的校本教材。美术学科《创意剪纸》,数学学科《奇妙的数学世界》,语文学科《走进中华经典》,科学学科《有趣的科学》等15种校本教材的开发补充了基础学科以外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课堂上找到了存在感和认同感。
四、开展社团活动,关注学生对课外活动的需求
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周三下午的时间开展舞蹈、合唱、书法、乒乓球、手工、绘画等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学校从另一个角度关注学生个性需求的同时,也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搭建了一个有效的锻炼平台。
五、常态化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平台
学校常态化开展读书活动:晨读15分钟经典诵读,课前一分钟演讲,每周四读书汇报会,课后阅读交流群,以“以书为友,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小学生读书演讲比赛。开展了古诗词竞赛活动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竞赛”等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和欲望,养成他们自主读书的好习惯,为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假期安排多元化实践作业,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的假期纪念册,记录孩子寒、暑假的学习生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爱好、特长参加假期兴趣活动小组,同时,选择恰当时机选送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能力。
六、家校联手,关注学生情感的需求
教师通过集体研讨,對留守儿童、父母离异这类学生增加了关注的力度,这类孩子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其他同学接触,在学习中少了一份存在感和认同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教师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心里状况,通过举办家长课堂等活动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使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转变。学生的幸福指数提高了,就能找回自我,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关注学生个性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合课题教师进行的各种解读和实践,越来越认识到,关注学生情感的需求,让学生多一份存在感和认同感,幸福指数提高了,学习主动性也随之增强。关注学生学习方式需求,探讨出“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组织都关注到学生个性发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探究过程中,不仅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秦德淑.创新开拓,优化设计,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J].网络导报,2012,(13).
[2]李君.试论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华章,2013,(11).
(责任编辑 武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