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学习倡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创设趣味数学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挥想象力,发展思维力,探索数学的奥妙,提升数学学习质量。文章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着重探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趣味情境
作者简介:万春华(1975—),女,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张纲小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教师习惯于“教”,忽视了学生的“学”。事实上,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生活性、情境性,教师要善于创设趣味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主动去探索,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合作,才能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数学教师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的数学想象力,鼓励学生参与合作讨论,进行思想碰撞。教师要在问题启发和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中,让学生学会判断、甄别、理解、加工、运用,得升数学素养。教學中,笔者倡导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数学探索意识,从生活化问题和实践性活动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的本质探究。
一、善用提问,驱动学生自主学习
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入手。教师可以结合不同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讨论,鼓励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一)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在数学课堂中,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融入问题中。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该节课所讨论的是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学习计算公式。教师在课前预习环节,可提出如下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周长?自己动手画一个长方形,观察并思考,长方形的周长是什么?同样地,画出一个正方形,观察并说出正方形的周长。接着,对比长方形和正方形,两者的周长有何异同?写出各自的周长计算公式。”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周长,不同的图形,计算其周长的方法也不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亲自观察、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较强的指向性,便于学生从问题探究中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二)依托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在学习时,教师要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去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解题能力。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用分数解决问题”时,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分数”并学以致用。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数学问题:“某校图书室有300本图书,分别摆放在上层、中层、下层书架上。如果上层图书数量的等于中层图书数量的,又等于下层图书数量的,请问上层摆放了多少本图书?”单独看该题,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很多学生的难点集中在“不知如何计算每层图书的数量”上。教师可以将该问题细化成更多小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按照题意,问题可以细化成:书架的每一层有多少本图书?这些图书的数量相等吗?为什么?每一层书架的图书数量可以分成多少份?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在纸上画出三层书架及每层书架上图书的份数。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发现可以将上层图书的数量分成5个格子,将中层图书的数量分成6个格子,将下层图书的数量分成4个格子,这样一共有15个格子,每个格子所代表的图书数量一致。学生根据图书总数为300本,可以算出每个格子的图书为20本,再根据各层的格子数量,计算出各层的图书数量。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突破了思维障碍,增强了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辨析算理
自主学习,不是任由学生随意学习,而是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助力学生在合作中辨析算法,掌握数学解题方法。例如,对于“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学习,该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列式计算,掌握列式计算的规范和技巧。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每套书有14本书,12套书共有多少本书?”显然,该题的算法为14×12。对于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其算理如何揭示?教师展示了不同学生的解题思路。小刚认为可以将12套书先分成4套一组,共分成3组,先用14×4=56计算出每组书的本数,再计算56×3=168,这是3组图书的本数,也是12套书的总本数。小花的解题想法不同,小花认为,可以将12套书分成10套和2套,分别计算出书本数,再求和。即14×10=140,14×2=28,两者求和得到140+28=168。接着,教师对照小花的算法,引出列竖式计算方法。学生通过辨析不同的算法,很快理解并掌握了列式计算的规则。教师通过对学生计算方法的展示,让学生对比观察,了解不同的算法,能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领下,突破学习难点,发展数学思维。
二、慎思助议,促进学生深度交流
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启发、指导学生,组织学生参与问题探讨,让学生从问题交流中发展表达能力、概括能力、辨析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习自主性、能动性,促进学生互帮互助、分享交流和深度学习。
(一)说算理,感悟数学算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照本宣科地运用法则来计算,往往会固化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导致很多学生不明算法,不懂算理。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直接教授学生问题的解法,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尝试解题,并将自己的解法说给其他学生听,让学生分享各自的解法。例如,对于“加法结合律”的教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探究“简便计算”的方法。如,对于如何简便、快速地计算出68+47+32的答案,很多学生会按照教师教的“凑十法”,去寻找能够“凑整”的数,但大多数学生并不理解“凑十法”的意义,只是机械地“照葫芦画瓢”,计算过程缓慢而艰难。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思考,尝试将解题的过程说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小格子学具,让学生观察,学具中有一百个正方形格子,如果一个一个地数,很久才能数完;如果按照“十个一行”地数,数十次就可以数完,由此让学生领悟“凑十法”的意义。回到题目68+47+32,观察这三个数,学生很快发现,68+32可以凑成整百,使题目变成100+47的计算,将难题简化。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凑十法”,再对比“加法结合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理思路,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教师要学会放手,鼓励学生自己去求解问题,让学生开阔视野,探索不同的求解思路。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并不唯一,教师要让学生梳理不同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例如,在学习“乘除法的意义”时,教师可以设置租船的问题:“大船可以乘坐6人,小船可以乘坐4人。租大船需要30元,租小船需要24元。若师生共32人,如何租船最合算?”对于该题,很多学生找不准思路,抓不住解题关键点,感到无从下手。对于该题,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思考最合理、最省钱的方案是什么,在学生独立思考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有学生认为,应该尽量选择大船,坐的人多,价格还便宜。根据30÷6=5,24÷4=6,可知大船每人需要5元,小船每人需要6元。师生全部坐大船,需要租5艘大船,可坐30人,剩下2人可以租一艘小船。有学生认为,师生32人,如果租4艘大船,6×4=24,可以坐24人。还剩8人,正好可以租2艘小船。还有学生认为,可以师生全部坐小船。教师通过让学生比较租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动手实践,体会自主学习过程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数学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时,更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动手、合作交流、分享体验,来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学生可以很快在纸上画出梯形。但如何计算其面积?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剪裁法,对梯形进行裁剪,将梯形重新组合,求得梯形的面积。有学生将梯形转换为两个三角形,再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学生发现,可以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相同,梯形的高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同,这样,梯形的面积就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中,提升了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内涵。
三、注重方法创新,搭建学习应用情境
数学知识的学习强调对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设数学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探索,拓宽认知面,提升学习质量。
(一)引入导学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支架
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就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引入导学案,能够将课前预习环节与课中学习环节相衔接,发展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导学案,帮助学生搭建自学支架。比如,对“圆柱、圆锥”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入导学案“冰激凌盒有多大”,让学生在课前根据导学案内容展开预习。导学案设置了“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做一做”四部分。 “看一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状的,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状的。在学生观察后,教师再引入“想一想”,让学生思考、对比圆柱与圆锥有何差别,设置与圆柱、圆锥有关的填空题,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猜一猜”活动中,教师请学生尝试给圆柱、圆锥下定义。在最后的“做一做”环节,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圆柱体和圆锥体。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就有了详细的参考依据,能够抓住预习重点,提高预习效率,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二)设置自学小组,增进学生合作探究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讓学生独立学习外,教师还要借助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围绕数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分享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小组合作能够营造自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提升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比例”知识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情来灵活分组,促进学生之间优势互补。接着,教师可设置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学习。问题如下:“某啤酒厂需要大麦芽,已知有一辆货车,第一天向厂里运送了2次大麦芽,共计16吨;第二天,该车又运送了4次大麦芽,共计32吨。问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各是多少?两者有何关系?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之间有何关系?”教师让学生结合问题展开小组学习,在组内发表自己的想法,对“比”的概念及应用方法进行讨论。第一天的运输量为16,次数为2,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为16∶2;第二天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为32∶4。通过计算可得,16∶2的比值为8∶1,32∶4的比值也为8∶1。也就是说,两者的比值相等。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三)巧用微课教学,拓展学生自学视野
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微课教学,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移动手机等终端,制作微课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学习微课内容,完成微课任务。微课教学具有良好的指向性、针对性、直观性,教师以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对数学知识点进行细致讲解,便于学生直观理解。例如,在学习“对称、平移、旋转”等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制作“图形美”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制作的微课,对“对称”“平移”“旋转”等概念进行了动态直观的呈现,学生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对称”的特点。在微课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分析判断这些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于“平移”和“旋转”,教师可借助“网格化图形”,让学生直观体会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过程。教师借助微课进行直观讲解,能够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也能够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长期、循序渐进地落实。教师在平时要关注学生学情,积极创设趣味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计算,通过辨析不同的算法,剖析数学算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汪建国.浅析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智力,2020(22):55-56.
[2]刘春花.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新课程导学,2020(11):23.
[3]杨柳青.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