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菲菲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今教育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然而高中英语课堂仍然有很多老师在满堂灌,这与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此外,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英语课堂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想办法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且还要方便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基于此,以下对微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时代背景;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创新
引言
随着新高考题型变革的全面落地,以落实学科育人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必然会经历阵痛并逐步完成蜕变。两个课例的区别明显,也只是英语教学变革的一个剪影。新的学科育人目标一定会带来课堂教学真正、完全的变革。作为一线教师,应在不断尝试、修正中实践对新高考的适应和对《课程标准》育人目标的逐步落实。
一、微课内涵及优势
微课的显著特征体现在强大功能、短小精湛、高效教学、以生为本等多个方面,微课教学模式不仅与新课标素质教育要求相符,而且也是学生实现课堂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因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模式能充分践行新课标理念,同时也能最大化发挥课堂教学实效性。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微课以其广泛传播性、便捷交互性、内容即时性而深受师生欢迎,对于学生的模块化学习与专题化训练极为有利,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尝试使用微课是由于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不同,主要体现在教学课例及教学设计等多个方面,是全新教学资源之一的典型代表。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一般以5-10分钟为主,能有效精简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重难点能够集中在几分钟时间内着重讲解。除此之外,在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巩固环节将微课资源分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反复观摩使自身学习水平不断提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优化课堂结构,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首先,微课可以优化课堂结构。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借助微课视频呈现预习任务清单,让学生初步了解单元主题及核心词汇,为课堂英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就某个核心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将其制作为微课,学生据此举一反三,形成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与深度加工。在课后复习阶段,学生利用微课视频的回放、暂停、快进等功能键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或质疑问难,或概括总结,或精准分析,以微课观摩来促进自主学习,实现“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效果。其次,微课可以让学生聚焦教学重点,有效化解英语学习中的难点。由于微课视频的播放时长有限,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疑惑会转化为微课设计的切入点,当微课的吸引力越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就越大。微课的形式较为灵活,学生借助微课资源来实现思维碰撞与成果分享,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二、微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
(一)准确掌握语法知识
语法知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比较复杂,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在日常的教学中,英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语法知识的讲解,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语法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首先,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语法知识有清楚的认识,可以模拟具体的情景,将语法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在以后的情景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说出相对应的英语句子。例:“I'm opening the window”“I've opened the window”“I'll open the window”。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语法现象与实际生活情境之间建立具体的情况,加深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突出英语语法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快地记忆语法知识;其次,归纳教学法。简单来说,英语教师可以多列举几个类似的英语句子,从这些英语句子中找出语法规律。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高中学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最后,句型对比法。简单来说,在高中英语学习中,从大量的句子中可以提取出来某一个比较经典的句式。高中英语相对比较复杂,会出现某一个句型多次或者反复出现的情况,英语教师可以将经典句型提取出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语法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掌握英语语法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写作中对单词应用的正确率,进而使学生突破以往固式思维的限制,学会运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从而有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二)教师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案
现在的高中生学习压力大、科目多,课余时间也非常有限,如果单靠他们自觉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难免有部分同学偷懒,久而久之反倒使其形成懒散的习惯,也不利于全班同学英语学习的发展。所以必须制定出详细的检查方案,一方面可以进行线上检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提问或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创新,从培养学生情节意识展开
读后续写,需要从审题到写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构筑情节,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但这种创新必须在和原文保持足够融洽度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展开。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遵循如下原则:创新,触发想象力因素。所谓“想象力因素”,指原文中蕴含的可丰富情节的信息。在原文人物性格基础上设计人物动作或心理活动;准确使用原文中“有意义”的物品表达“应有”的情感等。只有这样“有因而发”,才能保证创新的融洽度。创新,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读后续写一般是“有起伏”“有矛盾冲突”的故事,续写中设计人物心理活动既可以丰富故事内容,又可以推动情节发展。保证融洽度的前提是人物性格的“一致性”,这是创新情节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创新,突出故事的文学性设计。所谓“文学性设计”,指为突出人物性格或文章主题而设计的具有突出人物性格的动作,或略有夸张表情、意味深长的场景等。虽然是“文学性设计”,但必须和原文信息保持一致。立足人物“应有”,“突出人性”是构建情节必须遵循的原则。
结束语
微课是近年来的新生事物,依托于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以其自身的优势迅速成为师生喜爱的学习资源并逐步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坚持學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完善教学技能,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手段,探究信息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不遗余力地制作出更优质的微课视频;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大胆使用,精心总结,努力探索出新媒体新技术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艳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王华.高中英语写作整体教学设计与应用[D].延安大学,2020.
[3]秦红梅.微时代背景下高中写作教学的创新方法[J].语文天地,2019(0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