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建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们接受整体教育的最基础的阶段,只有在该阶段学生们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才可以对自己往后的学习产生自己的效应。因此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帮助学生们也可以更好的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这门课程的魅力。本文就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这个问题而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们接受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而逐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认知和兴趣,素质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了解到不同数学知识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好的丰富学生的认知观念,健全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体系。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逐步完善学生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们在有效性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进而锻炼自己的不同知识技能,改善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以便于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教材中的各种知识内容。这样的话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展开教学,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课堂教学管理比较困难
小学生的年龄是比较小的,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因为一些小的事物而分散自己学习的注意力。而在课堂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都是比较单调化的,这也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去理解教材中的不同数学知识的定义。然而学生们在单挑画的教学模式中,并不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这门课程的乐趣,这也导致在课堂中他们会逐渐的对于数学失去兴趣,久而久之也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更好的管理学生学习过程,这样的话对于课堂教学发展来说是很不利的。
2.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小学生的天性比较活泼好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不同的事情。可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要管理好班级的发展,就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约束学生的行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让学生们不断的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这也使得教师在展开教学时,无法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因而也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策略
3.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是学生们人生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针对此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减少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厌烦心理。而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们也可以更好地对教师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所存在的疑惑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话,教师也可以及时根据学生的问题对他们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更好的搭建课堂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3.2采用激励性评价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励型的评价模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状况,对他们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模式,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塑造其完善的人格,这样的话也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展开激励性的评价时,也要根据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对他们进行评价,指导学生们不断的优化自己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帮助学生们解决自己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的话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束语:有效性的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改善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根据新课改的目标,来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同时教师也要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模式,让学生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數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搭建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此来不断地拓展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姚立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4):44-46.
[2]王萍.提高小学数学预习有效性的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045): 182-182.
[3]王芝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2017(42):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