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沁瑜
摘 要:思政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是当前我国音乐专业院校及普通高校都在探索与实践的创新教育模式。本文深入探究思政教育融入音乐教育的作用,在分析当前两者融合教育思想落后、融合深度不足和融合途径匮乏三大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提出融合的具体策略。不管是音乐院校,还是其他普通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和音乐教育融合中,应当深入挖掘音乐艺术的思政功能,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形式,并提升教师的政治觉悟与音乐素养,全方位促进融合教育的顺利实施,保证融合教育效果。
关键词:思政教育 音乐教育 融合教育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由此,课程思政孕育而生,并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焦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建设正逐步推进,高校音乐专业是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基地,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必须有着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与高尚的情操。以往思政教育的方式过于急功近利,对思政教育的目标追求与达成路径显得急迫却难以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音乐教育是当前音乐高校思考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寻求创新性思政教育模式和教育策略显得尤为迫切。
一、思政教育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高校音乐专业着重于培养我国未来的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创造和传承中国音乐事业的重要任务,该专业具有深刻的专业技巧和强势的感性思维,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特别欠缺。“课程思政”提出的目的是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其理念是协同育人、立德树人。思政教育融入高校音乐教育是两种课程的协作,是对两种不同专业知识连接点的探究,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音乐与思政本身具有一定的共性,其在思想层面所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促进人们精神境界的提升,陶冶情操,在教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高校音乐专业肩负着创造和传承中国音乐事业的重要任务,音乐与思政的融合符合教育规律,音乐能够为思政教育起到助推作用,思政能够帮助音乐教育深化思想与情感。因此,两者的融合是“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促进教育模式多样化
传统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音乐教育多注重技艺的传授而忽视音乐中蕴含的思想;而思政教育由于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往往显得枯燥。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必然促使两种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如何将两者更好地融合以达到双赢的目的是关键。思政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本身是教育模式多样化的一种表现,而更具体的将是促进两学科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实践形式上的多样化,是一项全面的教育模式多样化创新。
(三)改善学生思维方式激发创造力
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音乐人才。思政教育融入高校音乐教育,其教育对象是学生,两者融合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更是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融合教育,音乐专业的学生会更深入地思考音乐创作的目的,体会音乐传达的思想情感,领悟音乐技艺之外的音乐体验,激发音乐创造力;而学生在思政课上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美妙的音乐结合起来理解思想政治的具体表现,有助于放松心情,增强对思政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熱情,体现音乐育人的功能。
二、思政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现状及问题
(一)融合教育思想落后
尽管目前高校音乐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上都进行了积极创新,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大部分设置了音乐学科的高校仍然只对学生的音乐专业课相对重视,而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归根结底,是教师、学校对于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的融合教育思想落后,还未充分认识到融合教育对于学生音乐素养和未来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
从教师层面来看,思政教育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不同的教师对思政的理解不尽相同,若其教育理念对思政教育重视不足[1],则无法在开展音乐教育的同时给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启发。基于这种对学科重视程度的差异,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知缺失,教师也就很少会有意识地利用音乐资源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不用谈主动开发资源了。
从学校层面来看,作为教师群体的管理组织者,很多高校缺乏组织和引导教师进行创新教学、融合教学的意识,未能提供一个具有浓郁科研氛围和学科交叉教育思想的场所。高校音乐教师普遍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也普遍缺乏音乐素养,在高校中这两种能力兼备的教师人才少之又少,这也是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普遍性矛盾。融合教育思想的落实需要良好的校园组织领导管理机制,需要层层引导和强调,不断进行融合与创新。在这一点上诸多高校还做得远远不够,导致融合教育发展缓慢。
(二)融合深度尚显不足
在融合深度层面上,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还未能挖掘出各自的潜能,融合多重形式,内在思想和价值的融合还不尽如人意。现今高校音乐和思政教学活动多重视明确的目标导向性渗透,而非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尽管高校开展的音乐与思政融合教育也体现出一定的主体参与性,但主动性探索意识并没有激发出来。不管是对于音乐专业还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音乐教育本身都是一种深受喜爱的教学活动,其音乐本身就蕴含有丰富的思政、德育因素,能够在无形之中促进高校的思政教育效果。但在两者的融合教学中,这些因素没有挖掘出来。以高校音乐欣赏课为例,音乐教师往往停留在音乐要素的分析上,缺乏对音乐中所蕴含的思政因素的导向性讲解,未能从思想层面给予解读,削弱了音乐赏析课的德育功能。究其原因,与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环境密不可分,高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都强调技艺传授,国内外重大音乐赛事多以技术水平论高低,高校音乐教师的考评中以学生参赛获奖情况作为参考,这些都是导致高校音乐教育重技能轻思政的重要因素。融合深度不足是融合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必须切实解决高校音乐教育中技能传授与思政价值引领存在的割裂,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思政价值,通过优化音乐课程建设,提升育人效能,强化融合深度。
(三)融合途径相对匮乏
当前,思政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在各自的教育方式上仍以单项科目为主要教学形式。音乐专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大多还停留在书本层面上,偏理论化,或者通过多媒体进行配合,融合途径显得单一、乏味。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和高校音乐教育融合应当追求一种将艺术、审美、情感相交融的教育形式和效果,音乐教育因不同科目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是不尽相同的。但目前高校通过理论讲解或播放影片辅助教学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此外,高校思政教育和音乐教育的融合往往采取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在综合教室中进行,这类形式也是两者融合的主要方式,但这类授课形式开展频次较低,日常授课中又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在公开课、示范课这类开放式课堂中,还存在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音乐、视频的播放甚至表演的加入使得课程教学重点和目的偏离,看似活跃的课堂却没能将应传授的知识和理念内化,未能发挥出音乐资源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使其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总体上看,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途径较为匮乏,在思政教育方面还未收到理想的效果,学生从现有融合教学途径中获得新的思想认知还有待检验。
三、思政教育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策略
高校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需要长期的实践与探索。由于教育领域的不同,音乐和思政融合教育的内容也需要从多角度来实现。根据前文分析,提出以下融合策略。
(一)深入挖掘音乐艺术的思政功能
音乐兼具审美与德育双重功能。音乐审美是德育的灵魂,通过音乐的审美可以构筑起学生的思政教育体系[2],让学生在思政教育中感受音乐不一样的美。高校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要求教师结合大学生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深入挖掘音乐艺术资源中的思政功能,从音乐中挖掘出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等,并融合思政课程特有的思辨性、哲理性特点,以此进行教学设计。
不同音乐艺术的思政功能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进行思政功能的挖掘与融合。比如爱国主义主题音乐,可以选择《黄河大合唱》、歌剧《党的女儿》、交响乐《红旗颂》等作品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这些音乐中,既有激昂奋进的节奏,也有催人泪下优美动人的旋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合适的曲目,针对不同的音乐,结合思政课程主题找准连接点,以便充分揭示音乐与思政元素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让学生享受音乐带来的旋律美,同时也带给学生思想上的升华,充分发挥出这些主题音乐的育人功能。
此外,高校音乐课程中不乏对器乐知识的传授。以民族器乐课程为例,教师在对乐器的讲解中可以融入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和人文情感。例如中国古代乐器中有骨笛、埙、编钟等,教师不仅要讲解这些乐器的历史,更要借助这些乐器演奏的曲目来挖掘出音乐的思政功能。如大型民族器乐作品《玄奘西行》,以中西文化交流使者玄奘在西行取经之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故事为题材,以南箫、古琴、胡琴、琵琶、唢呐等十余种民族乐器为表演主体进行演绎,彰显了汉族、维吾尔族、印度等风格特征的音乐文化,充分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元文化特质。并结合玄奘西行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感变化,体会时代发展变化与文化更替,传达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逐步产生文化自信,形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扬之情。
(二)聚焦“课程思政”创新音乐教学形式
“课程思政”具有多元立体化结构,要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必须创新音乐教学形式,并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框架下开展思政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
首先,在课堂内实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双向模式。例如在合唱与指挥课程中,教授《长征组歌》第六曲《过雪山草地》,乐曲第一主题描写雪山草地的情境,第二主题歌颂革命气节,吸纳了青海藏族歌舞及河北蔚县秧歌的音乐特征,十分具有地方特色,用两个音乐主题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相融合。即使是学习基本乐理、中国音乐史等理论课程,也可以引入相关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案例进行讲解,从创作背景、节奏、旋律、调式、配器等方面深度挖掘思政元素。通过在课堂中实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向教学模式,实现音乐与思政协同教学,体现“课程思政”的多元融合结构。
其次,在课堂外开展音乐与思政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大学校园中的课外实践活动众多,应鼓励音乐学院以及相关音乐社团积极组织開展合唱表演、红歌比赛、传统节日音乐活动、论坛、系列讲座等,使课堂中的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运用,发挥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特长,引导整个校园产生对音乐与思政融合教学的兴趣。例如每年举办“一二·九”红歌比赛,以此形式传唱红歌所代表的时代内涵与爱国主义精神;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主题音乐活动,用音乐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
(三)提升教师政治觉悟与音乐素养
创新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途径,最终还是需要依靠一线教师。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其个人素质在无形中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提升教师政治觉悟与音乐素养是关键。
从学校层面看,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院校教师资源优势,加强思政教师与音乐教师队伍的整合[3],通过培训学习、教学研讨、示范引领等方式打造一支结构科学、层次分明、教学任务分工明确的学科融合师资队伍,形成不同专业共同配合的教育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学科建设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音乐教师和思政教师各自的成长,促使不同学科的教师重视思政教育水平与教学创新意识。同时,应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组织音乐与思政实践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
从教师层面看,除学校的培训活动外,其自身也需要加强自我学习以实现教学相长。对于音乐教师而言,不仅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不断开拓自己的学术视野,把握学科的发展前沿,业务能力上做到与时俱进[4],还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音乐与思政融合的逻辑,思考如何在课堂中“变现”自己的感悟与思想成果。对于思政教师而言,不仅要强化和巩固自身政治思想觉悟,更要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思考能够用于思政教学的爱国音乐、励志音乐、亲情音乐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互动式、竞赛型、合作型等教学形式,利用音乐强化对学生政治思想的正确引导。只有教师的政治觉悟和音乐素养双向提升,才能在课堂教学环节实现音乐与思政的深度融合。
四、结语
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思政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必将经历一定的坎坷,尽管当前两者融合的教育理念、深度以及途径还有待于提升或完善,但大的方向已明确。高校在课程建设与师资建设中应当着重强调深入挖掘音乐艺术的思政功能,鼓励课内外教学实施主体聚焦“课程思政”,创新音乐教学形式,努力提升教师的政治觉悟与音乐素养,全方位落实思政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促进“课程思政”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周长缨. 音乐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分析[J]. 当代音乐,2021(7):37-39.
[2] 赵晖. 音乐院校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9):58-61.
[3] 资讯[J]. 琴童,2017(9):75-77.
[4] 刘秋明. 音乐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音乐分析”课程为例[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9):145-149.
基金项目:上饶师范学院2020年度教改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 (JG-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