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采玉
1.在直角坐标系xOy下,曲线 C1的参数方程为下变成曲线 C2.
(1)求曲线 C2的普通方程;
(2)若 m>1,求曲线 C2与曲线 C3:y=m|x|-m 的公共点的个数.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l 的参数方程为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 12
(1)求 l 的普通方程和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求曲线 C上的点到l 距离的最大值及该点坐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 C1 的参数方程为y(x) o,s θ, (θ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 4
(1)求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以及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直线 l:y =kx与曲线 C1、曲线C2在第一象限交于 P,Q 两点,且|OP|=2|OQ|,点 M 的坐标为(2,0),求ΔMPQ 的面积.
4.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x =mt+ , ( t 为参数,y =t - ,m >0),以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θ=α与直线ρ sin θ=2交于点P,动点 Q 在射线 OP 上,且满足|OQ|·|OP|=8.
(1)求曲线 C的普通方程及动点 Q 的轨迹E 的极坐标方程;
(2)曲线E与曲线 C 的一条渐近线交于P1,P2两点,且|P1P2|=2,求 m 的值.
5.以直角坐标系xOy的原点为极坐标系的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已知曲线 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4 cos θ+8 sin θ,P 是C1上一动点,O P =2O Q,Q 的轨迹为 C2.
(1)求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并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若点 M(0,1) ,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直线 l 与曲线 C2的交点为 A,B,当|MA|+|MB|取最小值时,求直线 l 的普通方程.
6.在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经过伸缩变换 x,, 后,曲线 C1:x2+y2=1变为曲线 C2.
(1)求C2的参数方程;
(2)设 A2, 1,点 P 是C2上的动点,求△OAP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 P 的坐标.
7.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 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椭圆 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 cos2θ+3ρ2 sin2θ=48,其左焦点 F 在直线 l 上.
(1)若直线 l 与椭圆 C 交于 A, B 两点,求FA+FB的值;
(2)求椭圆 C 的内接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8.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y(x) t(t) , (t 为参数),圆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
(1)求 l 和 C 的普通方程;
(2)将 l 向左平移 m(m >0)后,得到直线 l′,若圆 C
9.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参数方程为y(x) s(c)in(os)(其中θ为参数)的曲线经过伸缩变换φ:y(x) x,, 得到曲线 C.以原点 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D 的极坐标方程为ρ sinè(æ)θ+ ø(ö)= .
(Ⅰ)求曲线C的普通方程及曲线D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设 M、N 分别为曲线 C 和曲线D上的动点,求MN|的最小值.
10.过点 P-1,0作倾斜角为α的直线与曲线x = cos θ,(1)写出曲线 C 的一般方程;
(2)求PM ∙PN 的最小值.
11.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 C1 的参数方程为y(x) o,sα, 其中α为参数,曲线 C2:x2+y2-2y =0,以原点 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射线 l:θ= aρ≥0与曲线C1,C2分别交于点 A,B (均异于原点 O )
(1)求曲线C1,C2的极坐标方程;
(2)当0<a <时,求OA2+OB2的取值范围.
1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2,s,( s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 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 cos θ+2ρ sin θ+9=0.
(1)求 C 和 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 P 为曲线 C 上的动点,求点 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
1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 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4 cos θ.
(1)求直線 l 的普通方程与圆 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已知点 P1,0,直线 l 与圆 C 相交于 A,B 两点,设PB=λPAλ>1,求实数λ.
14.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 C1的参数方程为 (α为参数).以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θ=θ0(θ0∈(0, π)),将曲线C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
(1)求曲线 C 的普通方程和极坐标方程;
(2)设直线 l 与曲线 C 交于 A,B 两点,求+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1)因为曲线 C1的参数方程为y(x) s(c)in(os) ,,
所以曲线 C1的普通方程为x2+y2=1,
将变换T :即 x,′,将其代入x2+y2=1,
得 +y′2=1,
所以曲线 C2的普通方程为+y2=1.
(2)因为 m >1,所以 C3上的点 A0,-m在在椭圆E:x +y2=1外,
当 x >0时,曲线 C3的方程化为y =mx -m ,
将其代入 +y2=1,
得(4m2+1)x2-8m2x +4(m2-1)=0,(*)
因为Δ=64m4-4(4m2+1)∙4(m2-1)=16(3m2+1)>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1,x2,
又 x1+x2=8m2 >0,x1x2=4(m2-1)>0,
所以 x1>0,x2>0,
所以当x >0时,曲线 C2与曲线 C3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又因为曲线 C2与曲线 C3都关于 y 轴对称,
所以当x <0时,曲线 C2与曲线 C3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综上可得,曲线 C2与曲线 C3:y =m|x|-m 的公共点的个数为4.
2.【解析】(1)由 x = = =1- ,为参数),得 x ≠1.
消去参数t ,得l 的普通方程为x -2y +1=0(x ≠1);
将ρ2= 去分母得3ρ2+ρ2 sin2θ=12,
将 y =ρ sin θ, ρ2=x2+y2代入,得 x2+ y2=1,
所以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2+ y2=1.
(2)由(1)可设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 α
为参数,则曲线C上的点到l 的距离为:
d =|2 cos α-2 sin α+1|=4 cosè(æ)α+ ø(ö)+1,
当cosè(æ)α+ ø(ö)=1,即α=-+ 2kπ,k ∈Z 时,
所以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 l 距离的最大值为,该点坐标为 è(æ)1,- ø(ö).
3.【解析】(1)依题意得,曲线 C1:(x -2)2+y2=4,
即 x2+y2-4x =0,
故ρ2-4ρ cos θ=0,即ρ=4 cos θ.
cos2α+4 sin2α ,
即 x2+4y2=4,即 +y2=1.
(2)将θ=θ0代入ρ2= ,
得ρ= ,将θ=θ0代入 p =4 cos θ,得ρP =4 cos θ0,由|OP|=2|OQ|,得ρP =2ρQ ,
则4 cos θ02= ,解得 sin2θ0= ,则 cos2θ0= .又0<θ0<,故ρQ = = , ρP =4 cos θ0= ,
故ΔMPQ 的面积 SΔMPQ =SΔOMP -SΔOMQ =∙|OM|∙ρP -ρQ∙ sin θ0= .
4.【解析】(1)由题:x =mt + , 所以=t + ,
两式平方得 x -y2=4,曲线 C 的普通方程为x2- y2=1,设Qρ,θ,则Pρ1,θ,因为|OQ ||OP |=8,所以ρ∙ρ1=8,又因为P 点是直线θ=α和ρ sin θ=2的交点,所以ρ1= ,所以ρ∙= 8,即ρ=4 sin θ,
所以动点 Q 的轨迹 E 的极坐标方程为ρ=4 sin θ,ρ>0,
(2)双曲线C 的渐近线过极点,所以渐近线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它与曲线E 的两个交点 P1、P2,其中一个为极点,
所以|P1P2|=2, 得2=4 sin α, 即 sinα= , 则tanα=± ,所以±= ± , 解得m = .
5.【解析】(1)设点 P,Q 的极坐标分别为ρ0, θ,(ρ, θ)),因为ρ= ρ0=2 cos θ+4 sin θ,
所以曲线 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θ+4 sin θ,两边同乘以ρ,得ρ2=2ρ cos θ+4ρ sin θ,
所以 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2+y2=2x +4y ,即(x -1)2+(y -2)2=5.
(2)设点A,B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
则|MA|=t1,|MB|=t2,
将其代入 C2的直角坐标方程x 12+y -22=5中,整理得 t2-2(cos α+ sin α)t -3=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t1+t2=2(cos α+ sin α),t1t2=-3.
所以|MA|+|MB|=t1+t2=t1-t2= = = ≥2 ,(当且仅当 sin2α=-1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MA|+|MB|取得最小值时,直线 l 的普通方程为 x +y -1=0.
6.【解析】(1)由伸縮变换得到 x′, 、①
将①代入 x2 + y2 = 1 ,得 (12 x′)2 + y′2 = 1 ,整理得C2:+y′2=1.所以 C2的参数方程为y(x) n(c) ,α,(α为参数).
(2)设P2 cos α,sin α0≤α<2π,直线OA:x -2y =0, 2 cos α-2 sin α
所以 S△OAP =OA∙d =∙∙d ≤∙∙252= .当α=或α=时,△OAP 面积的最大值为 ,
7.【解析】(1)将y(x) s(c)in(os)代入ρ2 cos2θ+3ρ2 sin2θ=48,得 x2+3y2=48,即 x2+ y2=1,
因为 c2=48-16=32,所以F 的坐标为(-4 ,0),又因为F在直线l上,所以m =-4 .
把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代入x2+3y2=48,
化简得 t2-4t -8=0,所以 t1+t2=4,t1t2=-8,
所以FA +FB =t1-t2= = =4 .
(2)由椭圆C 的方程 x2+ y2=1,可设椭圆 C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任意一点M 的坐标为(4 cos θ,4sinθ)(0<θ<),所以内接矩形的面积 S =8 cos θ∙8 sin θ=32 sin2θ,当θ= 时,面积S取得最大值32 .y(x) t(t) ( t 为参数)
圆C 的参数方程为y(x)1- i(s) ,θ, (θ为参数)
消去参数t ,得l 的普通方程为3x -4y -7=0,
消去参数θ,得C 的普通方程为(x -1)2+(y +2)2=1.(2)l′的方程为y =(x +m)- ,即3x -4y +3m -7=0,
因為圆C上只有一个点到l′的距离为1,圆C 的半径为1,所以 C(1,-2)到 l′的距离为2,
即=2,解得m =2(m =-<0舍去).
9.【解析】(Ⅰ)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y(x) n(c)θ, (其中θ为参数),因此,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y2=1,
曲线D的极坐标方程为(ρ sin θ+ρ cos θ)= ,因此曲线D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y -3=0.
(Ⅱ)设 M(2cos θ,sin θ),则|MN|的最小值为M 到直线 x +y -3=0的距离为d ,
sin(θ+φ)=1时,|MN|最小值为 .
10.【解析】(1)由曲线 C 的参数方程(θ是参数)可得 x2+ y2= cos2θ+ sin2θ=1,即曲线C 的一般方程为
(2)直线 N 参数方程为y(x)1s c,osα, ( t 为参数)将直线MN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 x2+ y2=1,
得2-1+t cos α2+3t sin α2=6,
整理得3- cos2α∙t2-4 cos α∙t -4=0,设M,N对应的对数分别为t1,t2,
则PM ∙PN =t1∙t2= 4
当 cos α=0时,PM ∙PN 取得最小值为 .
11.【解析】(1) C1的普通方程为(x -2)2+y2=4,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 θ,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 sin θ,
(2)联立θ=αρ≥0与 C1的极坐标方程得|OA|2=16cos2α,联立θ=αρ≥0与C2的极坐标方程得|OB|2=4 sin2α,|OA|2+|OB|2=4+12 cos2α,0<a <,可得|OA|2+|OB|2∈4,16.
12.【解析】(1)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2=4x ,将 x =ρ cos θ,y =ρ sin θ代入 l 的极坐标方程得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 +2y +9=0.
(2)设Pè(æ) s2, sø(ö),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 s2+2 s +9 (s +2)2+5
当 s =-2 时,距离最小,最小值为d = = .
13.【解析】(1)由消去参数 t ,
得 x -y - =0.
由ρ=4 cos θ,得ρ2=4ρ cos θ,即 x2+y2=4x .故圆 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2+y2=4.
(2)设点 A ,B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λ=- t1.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代入圆 C 的直角坐标方程并整理得 t2-t -3=0,∴t1+t2=1,t1t2=-3.
∴=-,∴+ =-,
得 t1= 6 ,∴λ=- t1= 6 .∵λ>1,∴λ= .
14.【解析】(1)∵x = = sin2 , y == , ∴y2= =4x, 即曲线 C1的普通方程为 y2=4x ,依题意得曲线 C 的普通方程为 y2=4(x +2),令 x =ρ cos θ,y =ρ sin θ得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 sin2θ-4ρ cos θ-8=0;
(2)将θ=θ0代入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得ρ2 sin2θ0-4ρ cos θ0-8=0,
∴ρ1+ρ2=4 cos θ0 ρ1ρ2=- 8
∵ρ1ρ2<0,∴ρ1,ρ2异号,
∴+ =1+2=ρ1ρ2=
sin2θ0 sin2θ0 1
sin2θ0
∵θ0∈(0, π),∴ sin θ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