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创霖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刘慧慧
2021年,上海成功举办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为主题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目前,上海正在积极制定并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实施意见及工作方案。
作为人群集聚的滨水片区是城市功能的浓缩点,也是社区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建建设用地紧张的前提下,以及生活需求与生活环境发生诸多变化的背景下,滨水社区更有待重新审视与评估,多元、复杂的滨水特征使其成为近年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更新实践的场所,以适应生活需求的转变和城市治理的转型。
共康社区N120702单元位于宝山区庙行镇北部,其范围为北至藻浜、南至长江西路、西至康宁路、东至南北高架路,总用地面积1.86km2,常住人口约3.1万,如图1所示。以呼兰路为界,北侧以智力产业园为主,南侧以已建住宅区为主。随着城市发展变迁,共康社区沿河建设的老仓库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老厂房逐步转型为智力产业园等科创园区。整个滨水区由多个地块组成,但相互间以围墙分隔,滨水区域公众也无法进入,属于相对消极的边缘地带。
1共康社区N120702单元区位
2评估框架
3技术路径
一方面,立足实际,统筹共康社区资源条件,结合资源禀赋,加强分类引导和差异管控,使社区生活圈“因需制宜”。另一方面,基于上海一号湾建设,契合园区发展新需求,配置特色引导型服务要素,打造具有附加功能的特色产业园。
依托共康社区实际情况,以人为中心,重点聚焦“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道路交通”三大方面,通过社区土地资源挖掘与全要素短板梳理,同时结合布局指引、环境提升及差异引导等内容,直击现状问题与公众诉求,探索滨水社区更新发展方向,着力打造15分钟滨水便民服务圈,提升滨水社区服务水平和居民幸福感。
结合滨水区特征,以人性体验为主要评价方式,以公众获得感为最高衡量标准,将评估因子分为基础保障型、品质提升型、特色引导型3种类型服务要素,并对其展开主客观评估,围绕其演绎新的滨水生活方式。
3.1.1 夯实社区基础服务
1)评估研究 聚焦基础服务,评估滨水社区基本服务水平。共康社区是相对成熟的已建社区,对社区内公众日常生活所需的文化、体育、教育、商业等设施进行梳理。共康社区生活圈平均功能混合指数较低,表现为较侧重于商业等盈利性设施供给,但基础教育、文化、休闲等公益性设施配置相对单薄。
2)评估建议 创建集中布局、复合建设的基础服务设施。应当进一步提高文化、休闲、教育等基础保障型设施的供给水平,并将功能关联度高的服务要素集中布局,促进共享办公、终身教育、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等服务要素与商业服务业用地混合布局,倡导医养结合、文体结合(见图4)。
4基础服务评估建议分析
3.1.2 保障社区便捷出行
1)评估研究 聚焦可达性,评估滨水社区生活圈的交通服务水平。藻浜和东茭泾贯穿共康社区区域,是社区特有的水资源环境特征。随着城市发展变迁,藻浜沿河建设的老仓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老厂房转型为智力产业园等吸引年轻人聚集的科创园区,而其沿河空间却一直空置,部分区段被围墙分隔,市民无法进入;东茭泾紧邻住宅区,但由于产权问题多处入口被阻隔,场地可达性较差。因此,共康社区整体滨河空间格局和绿地构成均无法达到城市居民使用的基本通行要求。
2)评估建议 创建高效可达、网络化社区滨水交通体系。可达性是保证社区空间利用率的基础,亟需加强其全面利用效率,拆除阻碍的围墙,协商滨水空间产权问题,完善滨水社区慢行系统,加强沿河步道的连贯性,加速人的流动并将人流导向滨河空间,构建完善的社区空间步行可达圈,实现公众步行到达滨江活动的便捷性和可达性(见图5)。
5便捷出行评估建议分析
3.2.1 提供多元社区服务
1)评估研究 聚焦多元服务,评估滨水社区多元服务水平。结合共康社区发展情况,对社区内的健康管理、文化活动、体育健身、商业服务等品质提升型服务水平进行评估。整体上,共康社区生活圈表现为较侧重于社区小型文化设施供给,但结合藻浜相关的滨水特色文化、体育休闲等设施配置相对单薄。
2)评估建议 创建高质量、多样化的多元服务设施。根据滨水社区特色和公众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藻浜“科创之河”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补充文化、休闲等品质提升类设施供给,打造科创企业和科创人群工作与生活互融的社区,加快有温度、高品质、多样性发展要素集聚,创造交融舒适的滨水社区空间(见图6)。
6多元服务评估建议分析
3.2.2 塑造宜人社区环境
1)评估研究 聚焦生态功能与效益,评估公共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一方面,藻浜原有防汛墙以内的道路标高较低,且防汛墙有一人多高,即使行走在岸线旁边也无法看到藻浜的河水。另一方面,滨江空间本身虽然存在一定的生态基础,但整体空间还是以满足防汛功能为主,硬质空地居多,绿化场地局促,且绿化类型单一,整体生态效益低下(见图7)。
7生态服务评估分析
2)评估建议 打造人性化、高品质、富有活力的社区空间。一方面,可结合水务防汛要求,按照岸线现有条件,让市民可以最大程度地亲水、见水,感受藻浜与东茭泾的水岸魅力。另一方面,可根据滨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绿化空间,设置连续的步道系统及休憩、健身、服务设施等,形成连续有序的滨江界面,提升藻浜公共空间品质,创造绿色生态、开放活力的岸线空间(见图8)。
8生态服务评估建议
9更新前现状滨水情况
2)评估建议 建设富有人文魅力的公共空间。对历史遗存最好的保护就是再利用,同时基于上海一号湾建设,结合藻浜资源禀赋,结合庙行文化等元素,契合周边园区发展新需求,加强特色塑造,可针对性地配置面向不同人群、体现科创性和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和服务要素,打造具有智慧科创活力等功能的“科创之河”,展现其独特魅力(见图10)。
10更新后特色化引导
以需求层次为导向,完善全覆盖与均等化的社区服务,聚焦社区生活圈提出指向性明确的规划建设措施,形成项目清单,整合各方力量推动社区更新建设(见图11)。
11行动方案规划
通过不同维度的更新展示,具象体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场景缩影。以“服务设施”为“点”,打造人人可享的滨水社区服务空间,构筑服务多元宜居社区;以藻浜与东茭泾水岸为“线”,打造高品质的滨水空间“秀带”,构筑环境优美魅力社区;以共康社区为“面”,展示和发掘滨水社区生活的多样性,激发社区发展创新模式,构建智慧科创活力社区。
人是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核心,也是未来不断探索社区更新理念和方法的初心。本研究将滨水社区供给和人性体验有机结合,利用不同层级需求评估论证,较精准地把握社区供需关系,着力打造兼具人文与生态的文化活力滨水社区。这既是对社区生活圈的供需平衡研究,也是对当下存量背景下滨水区的发展潜力和更新方向的探索。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实践建设的时代,需进一步加强城市更新评价深度研究,以人性体验为主要评价方式,以公众的获得感为最高衡量标准,以实现滨水区更新发展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