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速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国内传统的特殊教育设计教学领域,对特殊生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正常生教育模式的“迁移”,而非针对其特殊性采用特别设置[1]。平面构成课程属于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锻炼学生创新能力,为后期专业核心课程打好基础。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自2009年开始设立特教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面向全国单独自主招收听障特招生,至2021年已连续招生13届。学校特教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自创立以来,一直与学校的文化创意学院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正常生专业)开展合作,交流师资资源及教学技术与经验。笔者兼任本校两个专业的平面构成课程教师,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在分析听障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面向听障学生的一些教学改革体会,以期为同侪提高同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得益于国家福利政策,很多听障学生在较小年龄时便脱离父母进入全日制特殊学校进行封闭学习。听障学生由于听力缺失,只能借助肢体语言、图片等口语以外的方式获取知识,因此获得程度低、进度慢、效果差,与正常人相比,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积累少、基础薄弱,这也造成这一群体进一步学习的能力低下、分析判断力较差[2]。
由于手语语法体系的局限,使听障者难以充分领悟文字含义,进而限制了他们从移动手机、电脑等平台获取充分的信息。受宿舍、班级同学甚至网络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从众现象非常普遍[3],而从小就进入住宿学校的听障学生,由于远离家庭,长期的小圈子的生活造成他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单一,获得的知识片面[4]。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很容易形成群体性单一的价值观,进而导致从众心理的产生——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便是正确的事情、教师说的话都是正确的,久而久之形成了惯性思维,甚至出现不去思考事情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便直接照做的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教师都可以从教学中获得非常积极的反馈。在线下教学中教师的认真指导可以获得学生真诚的喜欢和配合,这种好评往往呈现较普通学生更为明显的一致性,获得班上表现较为活跃学生的认可的教师往往容易获得全班的认可。2021年由于全球爆发新冠疫情,全国各高校都启动了一段时间的线上授课,在线上授课期间,学生的回复上也会呈现相较于普通学生更为一致且积极的回复。对于优秀的听障学生作业,其他学生不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会通过手语或表情包即时表达赞赏和认可。
这些是由于手语语法区别于普通口语,给听障学生在日常中文构成的世界中同健全人交流亦或是从其他途径获取外界信息都造成了一定困难。一个听障学生在交流方面更愿意选择同样使用手语作为基本语法的其他听障学生,这就导致听障学生群体之间互相会更加信任、默契进而表现得更加团结,这种团结相比健全人群体更加单纯,不是因为某种理性思考或权衡利弊,是单纯地相处而产生的信任。
在这样的群体中,学习成绩优秀、活跃聪明的学生非常容易成为其他学生所认可喜欢的榜样,活跃的学生在通过活跃表现收获认可和自信,同时也十分愿意向其他学生输出自己的想法,出于对活跃同学的信任和认可,其他学生会将这种认可转移到其所认可的教师或是活跃学生的其他行为上,便产生了群体性的好评及配合,包括不限于课堂的认真听课、积极的课堂反馈以及争先完成绘制作业、向教师提问等。
在对听障学生的教学中虽然容易获得良好的教学反馈和热烈的课堂气氛,但在实际的教学质量中却隐藏着许多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个别活跃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出现偏差,则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全班性的错误发生——活跃的同学会热心地将自身的理解传达给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听障学生中存在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由于沟通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薄弱,无法完全听懂教师上课的内容而习惯于直接去向其他同学学习。活跃的学生在同他们的交流中则无意识地承担了部分教师的职责,将教师的授课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转述给没有完全听懂的同学,而再传达的过程中手语相对普通话表意更为笼统模糊,有时即使活跃学生本身理解到了作业要求,但在同其他同学的交流中为了更方便表达而直接传递了一个总结出来的简化结果,在之后其他同学与同学间的交流中又可能将简化过后的结果越传越偏。
例如,教师向学生讲解平面构成中点的构成原理,活跃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做出了正确的点的构成作品(图1),在跟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交流时为了解释“点”的形态而使用了“圆点”来解释点的形状,被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理解为“圆形”,并且向其他学生表示老师所教授的内容为“圆形”,最终学生作业出现大量形状为圆形甚至是只有单个圆形的作业(图2)。即使是一开始理解正确的听障学生由于对群体的信任以及自身的不自信、交流不顺畅等原因,在面对其他学生的错误解释时也可能选择修改成错误答案而没有向教师进一步求证。
图1 优秀学生包含圆形的点的构成作业
图2 错误地用圆形表示的点的构成作业
公开课堂上教师即使全班性地向学生确认是否理解所学内容,所有同学一般都会表示“理解,没有问题”。但是,在整齐积极的反馈背后,也隐藏了作为个体的听障学生欠缺独立思考的动力和能力的情况,因此,除非教师亲自监督作业的完成全过程,否则在看到最终成稿前很难从学生的反馈中了解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除去个别积极思考的优秀学生,更多的学生在长期的集体生活学习中养成了跟随大流的固化的思维模式——做和大家一样的事情、画相同的图、使用固定的模板等。即使在教师发现指出后,也很难改变,尤其是在需要较强逻辑思维的课程中,一些听障学生往往不愿意多思考,转而选择与照搬他人作业或直接套用模板。
在统一授课时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将知识点细化简化,采用适应特教学生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用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举例,旨在帮助绝大部分听障学生可以理解教学内容。
听障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能互相之间呈现较大差异[5],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心理上也相对正常学生更加复杂多变。因此,作为教师在对学生的要求上应避免一刀切的方式,在统一授课结束后留出课堂实操作业的时间,重点巡视观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解发散创意的方法,帮助其探索课堂介绍的式以外的其他表现手法;向学习认真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展示更多优秀参考案例,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要素,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待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则采取制定阶段性小目标的方式,由诸如画面干净整洁、线条粗细均匀这类细节要求开始,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改善学习状态。
对完成质量高的优秀作业进行鼓励和表扬,有助于提升被表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帮助本身就优秀的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发挥带头和榜样作用,受到表扬的学生通常会更加认真听讲,更加乐于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学习上的困惑,促进产生积极良性的学习氛围。并且这种表扬不仅限于优秀学生,对待大部分学生都可以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在作业中的进步及时肯定,在肯定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同时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统一授课调动课堂气氛,在公开表扬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结合一对一教学,帮助学生改正不足,明确学习目标。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听障班整体学习氛围热烈的同时学生不掉队,保证个体学生的学习质量。
采用相应对策后,学生的学习理解、作业完成情况均有提升,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改善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