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兰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普遍为13-16岁,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普遍比较心浮气躁,无法长时间的安坐于教室中学习文化知识,需要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活动来缓解自身的学习压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重点内容,初中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强,正处在学习传统文化的黄金时期,所以在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多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来帮助学生放松因繁重课业压力而紧绷的神经,并在此期间培养学生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让学生正确的集成和发扬传统文化。鉴于此,本文将对借助校园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具体措施展开进一步论述。
关键词:初中;校园活动;传统文化;有效途径
中华文化悠久璀璨,但在其中也存在许多糟粕,在新时代下的初中生,需要建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进而全方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为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不仅需要在具体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更要灵活利用校园活动来传递传统文化。为此,教师可以从“开展参观活动,培养爱国情怀”、“开展诵读活动,提升文化素养”、“开展主题班会、形成人文情怀”
一、开展参观活动,培养爱国情怀
在现行的初中教材当中,有很多能够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怀的教育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利用好这些教育资源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热爱祖国,怎样在点滴小事中体现爱国,怎样理智爱国等。但教师仅仅依靠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教材学习之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参观,从而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的烙印在骨髓之中。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到当地的革命博物馆进行参观,并请专人讲解本地在革命过程中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从而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美好时代下。同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历史课本上学到的具体内容,对本地的历史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使学生对革命先烈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做出了怎样的牺牲,为人民的安居乐业做出了怎样的奋斗。在参观活动结束后,教師还可以让学生写出对本次参观活动的感想,从而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通过此类型的活动,学生就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开展诵读活动,提升文化素养
中华文化得以绵延不断,持续上下五千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从古流传至今的诸多经典著作,其中包含着古代贤者的生活智慧和治世哲学,并且对当代人的生活也有极强的启发意义。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些经典著作,在学习之余开展诵读活动,让学生通过诵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在诵读活动当中汲取知识,形成更强的文化素养。
诵读活动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前和课后的时间,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利用几分钟集中诵读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如《论语》、《礼记》、《诗经》等。在诵读时,学生不仅可以安下心来体会中华传统文化,更有助于帮助学生调整自身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当中。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朗诵比赛当中,学生为了准备比赛,自然会对经典著作当中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观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从而在朗诵时带着最为恰当的情感,选择适当的语气进行诵读,加深学生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也便于教师利用初中生的好胜心,从而实现诵读活动的目的,巩固诵读活动的效果。
三、开展主题班会,形成人文情怀
主题班会是开展校园活动的有效开展形式之一,在主题班会前,教师和学生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在主题班会中,教师和学生又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展开激烈讨论,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为了使学生更了解传统文化,有效传承传统文化,教师在选择主题班会的主题时,可以选择一些与传统美德相关的话题。比如“路遇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什么样的‘孝’才不是‘愚孝’?”等。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学生马上就会给予教师反馈,并结合当下的时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看法。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学生能够从这样的主题当中学到传统文化中乐于助人的宝贵品质,做好事不求报答的优良传统,也能学到传统文化中对“孝”的赞美。在这样的班会活动当中,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总而言之,借助校园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生群体中得以有效传承,需要教师了解如今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并以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作为切入点,从中挖掘出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然后再通过不同的校园活动向学生传递,才能够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有效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永玲.传承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之途径探究[J].理论观察,2022(01):132-134.
[2]於谋芝,王国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路径探析[J].文化产业,2021(35):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