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攻击性的关系:特质愤怒的中介作用

2022-05-18 03:19王潇婕
关键词:攻击性外界领悟

王潇婕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0008)

攻击行为普遍存在于青少年这一特殊的群体中,因攻击行为而导致的青少年欺凌和霸凌事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攻击是一种因对他人或自身产生敌意、愤怒等不满情绪而故意伤害他人生理及心理的行为[1]。以往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攻击性的产生不仅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个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格因素,如特质愤怒会影响个体非人性化等心理活动[2,3];情境因素包括青少年自身所处的家庭、社会、学校的环境及对这些环境因素的知觉及主观体验。大量关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研究表明,领悟社会支持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加强青少年在学校、家庭、同伴等周围环境方面的支持,在一定范围内可减少其攻击行为的发生[4]。

领悟社会支持是从社会支持研究中提出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人们所感知到的由外界提供的尊重、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及评价,以及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的信念[5]。领悟社会支持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个体的自我评价,增强其在不良环境下缓解心理压力的能力,而且还能对外在压力事件所带来的的负面影响起到直接缓的作用,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增益性功能[6]。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功能越好的青少年能更好地接纳和面对其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同时还可以减少诸如打架斗殴等问题行为[7]。其中,压力和家庭支持能预测青少年的违抗、攻击性、违纪等外在的反社会性行为[8]。

特质愤怒是一种比较持久而稳定的人格特质[9],会促使个体对外界的环境更加敏感,对他人习惯性地产生敌意思维和怀有敌意情绪[10,11],催化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从而对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难以理解和体验到来自社会的支持和关注[12]。在探讨大学生的特质愤怒是否与攻击性存在关联的研究中发现,研究对象愤怒的人格特质越明显,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越强[13]。此外,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愤怒的人格特质显著相关[8],作为社会支持重要概念之一的领悟社会支持与特质愤怒可能也存在着相关。

综上所述,外部环境和个体内在心理因素是青少年攻击性产生的重要因素[14]。现有大量研究探讨了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愤怒情绪与攻击性的关系,发现攻击性的产生与其从社会外界获得的支持及愤怒水平关系密切,即其获得的社会外界支持越多,攻击性发生的可能性或攻击水平越低,愤怒对攻击性有正向预测作用[4,13]。人们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会对其维持平稳的情绪带来越有利的条件。但是,现有研究缺乏领悟社会支持与高职生的特质愤怒、攻击性相关的研究。那么三者是否存在相关及其内在机制是什么?青少年对社会支持的期望和评价越高是否人格特质突显水平越低,从而能够预防攻击性的产生?本研究试图对此作出检验,从而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效预防和控制学生攻击性和暴力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贵州高职类院校招募学生,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0份,有效率为90%。其中,男生199人,女生161人;农村生源地302人,城市生源地58人;有留守经历158人,无留守经历202人;年龄在17—21岁之间,平均年龄19.14±0.75岁。

1.2 研究工具

1.2.1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姜乾金修订的Zimet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并对量表中提供社会支持的角色进行了修改[15]。共12个条目,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个维度,采用1—7(极不同意到极同意)的7点计分方式,分值越大,表明个体在社会中所感受到的被外界给予尊重、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及评价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系数为0.90。

1.2.2 12-攻击量表

采用杜亚松博士翻译、英国学者ShunAu复译的12-AQ[16]。共12个条目,包括躯体攻击、语言攻击、愤怒和敌意四个维度,采用1—5(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的5点计分方式,分值越大,表明个体越容易产生攻击性。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系数为0.72。

1.2.3 特质愤怒量表

采用Spielberger编制的特质愤怒量表[17]。共10个条目,包括气质型愤怒和反应型愤怒两个维度,采用1—4(从来没有到总是)的4点计分方式,分值越高,表明愤怒的人格特质越突显。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系数为0.93。

1.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对所有条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18]。结果显示:KMO值为0.861,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6 176.98,df值为561,p<0.001,发现特征根大于1的公共因子数有8个,第一个因子的总方差的解释率是24.23%,小于临界值40.00%[19]。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考察和讨论领悟社会支持、特质愤怒及攻击性的关系;通过Amos24.0建模以及Bootstrap方法,对三者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2 研究结果

2.1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各量表中的得分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方差检验对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在领悟社会支持、特质愤怒和攻击性的得分进行了差异检验(见表1)。结果表明,攻击性和领悟社会支持在生源地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领悟社会支持、特质愤怒及攻击性在性别上有统计意义;特质愤怒在有无留守经历上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高职生各量表得分比较

2.2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以高职生为调查对象的各量表相关性结果表明,攻击性、特质愤怒均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1),特质愤怒与攻击性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高领悟社会支持和低特质愤怒的个体攻击性行为更低(见表2)。

表2 高职生各量表描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r)

2.3 特质愤怒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攻击性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以攻击性为因变量时,领悟社会支持和特质愤怒都进入回归方程,都对攻击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见表3)。

表3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鉴于三个变量之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这说明变量间存在中介效应的先决条件。因此,对特质愤怒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攻击性之间的中介作用进一步验证,模型拟合指标为:χ2/df=2.82,CFI=0.96,TLI=0.94,RMSEA=0.07,SRMR=0.05(见图1),即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存在显著性,也就是说特质愤怒在社会支持与攻击性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17.24%[20](见表4)。

图1 特质愤怒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攻击性间的中介模型路径

表4 Bootstrap法的中介效应

3 讨论

3.1 三个变量间的差异特点分析

研究发现,相对于农村生源高职生,城市生源高职生所感受到的被外界给予尊重、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感及评价更强,攻击性更低。男性高职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及攻击性的总分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上,女性高职生所感受到的被外界所给予尊重、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感及评价较高,男性高职生在特质愤怒水平和攻击性上较高,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21,23]。可能是由不同性别的性格特征、生活环境、家庭氛围、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教养方式及对孩子负面行为的情绪反应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男生性格比较好动,喜欢追求挑战,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善于表达自我,在遇到问题时,更多是靠自己去解决,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较低。此外,本研究发现有无留守经历的高职生在特质愤怒方面存在差异。有留守经历的高职生对外界的环境更加敏感,对他人习惯性地产生敌意思维和怀有敌意情绪。这可能是由于父母长时间在外打工,得不到父母充分的关爱,导致其在青少年时期体验到的亲密关系或支持较少,在负面事件上容易产生自卑、敏感等负面情绪,并且易采用消极且无序的方式去应对,从而可能在生活中更容易产生攻击性[24]。

3.2 高职生领悟社会支持、特质愤怒与攻击性的关系分析

在探究高职生领悟社会支持、特质愤怒与攻击性之间关系的结果表明,三者存在密切的内在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对攻击性有显著负向影响,也就是说,感受到的被外界给予尊重、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越强,攻击性可能越低,较高的领悟社会支持可以避免高职生产生较高的攻击性,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4,25]。“拓展—建构”理论强调对事物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扩展人们的知和行范畴,构建和加强个体持续和稳定的资源[26]。因此,若个体能够从社会外界获取较多的社会支持,其正面情绪的体验越强。通过引导个体对负面情绪的调节和应对不利的环境时采取合理的方法[27],可减少高职生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研究结果发现,高职生领悟社会支持对特质愤怒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他们感受到的被外界给予尊重、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越强,其特质愤怒水平越低,表明个体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对特质愤怒这一人格特质所表现的行为和心理造成影响。缓冲作用模型认为人们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败、被欺骗、被利用等不利的境遇时,所感知到周围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能够有效缓解因负面刺激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个体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的产生,从而调适负面刺激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28-30]。另外,已有研究表明,在负性情境中,高领悟社会支持的个体对生活充满了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在逆境有较好的应对策略;相反,低领悟社会支持的个体在生活中容易出现消极悲观的心态,因而感知到的负面情绪较多[31]。

此外,从本研究的结果发现,高职生特质愤怒与攻击性有着密切关系,特质愤怒水平越高越容易引起攻击性行为的产生,这与以往研究一致[32]。综合认知模型(ICM)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不同特质愤怒水平的个体在经历同一设定的情境时,在对外界信息等进行认知加工时会存在差异,进而对行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高特质愤怒水平的个体易形成带有敌意的认知偏差,情绪调节能力降低,并反复思考过去愤怒事件对自身造成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较强的攻击性[33]。从环境角度考虑,这可能是因为高校虽然给家庭环境贫困的学生提供很多资助项目,但这些学生若未从自我层面感知到被支持与被尊重,或处在没有好好利用这些社会支持的模糊情境中,个体的特质愤怒可能会导致其倾向于对感知到的他人激惹和挑衅行为产生消极的解释,将他人的行为或动机解释为具有敌意性[13],从而提高其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攻击性的可能性或频率[34,35]。

3.3 教育启示

由于高职生正处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时期,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应当让他们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使他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感受到外界给予尊重、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及评价,增强其能够获得社会支持的信念,避免因缺乏亲密关系与支持而产生自卑、敏感、孤僻等不良情绪,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此外,家长与学校应关注高职生的人格特征及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引导其发现社会中的美好,学会感恩,善意助人,引导其对事物有合理的归因及积极的应对方式,发现自我的优势以面对挫折与困难,掌握合理控制愤怒情绪及正确表达愤怒的能力,进而降低攻击性的频率和可能性,预防犯罪行为的产生。

猜你喜欢
攻击性外界领悟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