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在展品收藏、保管职能基础上新增了向参观者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向社会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职能。博物馆需要通过自身职能的精准定位做好角色调整,通过体验式学习模式的引入,构建利于参观者学习知识的良好氛围,丰富学习过程,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从而保障博物馆公众教育活动开展的品质。文章从体验式学习的内涵、特点及价值分析入手,探讨了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中“体验式学习”的基本模式,而后通过体验式学习的设计应用引申出了开展体验式学习所获的启迪,需要通过更新观念、需求了解、策划评估、有效互动确保体验式学习科学的引入与实施,从而彰显博物馆的公众教育职能。
关键词:博物馆;公众教育活动;体验式学习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5.025
0 引言
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化的同时,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也逐渐诞生与推广,博物馆这一服务载体在教育方面的服务价值越发显著,需要依托多种公共教育活动展现其教育服务的功能价值。公共教育活动能够为公众提供学习空间,创造学习机会帮助公众掌握更多利于自身发展的新知识与新技能。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理论,注重于真实的体验,并在反思中获取学习经验,对学习者的感受关注度更高,注重于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是一种可应用于博物馆教育活动之中的新型方式,目前此种方式逐渐在各大博物馆中得到了应用,并形成了独有的体验式模式。
1 体验式学习分析
体验式学习是基于经验学习理论诞生而来的,此种新型学习模式包含四个阶段:一是具体体验;二是反思观察;三是抽象概括;四是行动应用。这一理论为体验式学习的建构提供了基础,能够为体验活动规划与组织提供启迪。体验式学习注重于学习者自身经验的获取,以主体需求的满足为目标,更加注重体验过程中学习者的感受,可使学习者于体验过程产生反思,能够调动学习者的情感,增强学习者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的关联度。此外,体验式学习还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反思意识的培育,可帮助其吸收内化经验知识,并实现知识向运用的灵活轉化,从而提升教育活动的开展成效。
2 博物馆公众教育活动中体验式学习理念的特点及价值分析
2.1 体验式学习理念的特点
2.1.1 平等性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习过程的平等性是体验式学习的一大特点,博物馆体验式学习过程不注重学习者的年龄、职业,所有人均可享受无差别服务。在开展文物展览或是开放性接待活动时,均注重要全员参观者的共同参与。同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摒弃自身专业及文化优势,以真诚、平等、积极、耐心的态度与所有参观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2.1.2 特定性
博物馆的教育服务对象具有特定性,并且其服务对象范围更加广泛,任何年龄段、各种职业的民众以及分属于不同级别的干部均属于其服务对象范畴。鉴于博物馆服务对象类别的多样性,更需要提供具备特定性特征的教育方式,从而满足不同类型服务对象的学习需求。
2.1.3 功能性
相较于学校教育而言,博物馆教育不以考核为目的,学习者可以在一个无压力的环境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基于参观博物馆的过程,通过设计一些体验式学习活动,实现知识与娱乐教学的有机融合,可使学习者获得趣味性与丰富性的学习体验,增进学习者的知识见闻,使他们了解文物的起源及发展,通过文化感受与体悟实现其创新创造意识的激发。
2.2 博物馆公众教育活动中体验式学习融合的价值
体验式学习方式的融入,突破了教育活动场所过于封闭的局限性,既可在博物馆的专门活动室开展教育活动,也可在馆外场地或者考古现场实施教学,所有参与者无须端坐于课堂,参与形式更加丰富。同时,博物馆的体验式教学中并无实体教材,可基于真实、有价值的实物藏品进行文化内涵的体会,并对文物背后价值进行挖掘,在创设情境或接触文物(复制品)的过程中,通过直观化、生动化的方式实现知识的传递。此外,博物馆体验式学习的整个过程轻松愉快,参与者是基于兴趣的驱动走进博物馆,在愉快的体验和感受过程中获得知识,通过对话互动式、创造性理念的有效融入,增强博物馆公众教育活动的趣味性与有效性。
3 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中“体验式学习”的基本模式
3.1 启发式导览与操作体验结合的模式
无论参观者年龄如何,通过视觉、触觉感官的应用可使之获得更加深刻的参观印象,更加深入地理解参观内容。当前博物馆的教育活动逐渐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在观众的参观展览中融合了启发式讲解,并与参观者展开平等性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参观者亲自参与实践,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有趣的学习过程,此种启发式导览与操作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传统教育方式趣味性欠缺的弊端,整个学习过程有明确的主题,自导览伊始,博物馆工作人员便承担起引导者的职责,通过对观众进行引导,使其跟随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思路,通过倾听展评、审视展品从中发现知识并产生认知,从而增进参观者对展品制作技术、文物内涵的了解。比如可组织开展文物认知与手工DIY活动,根据类型各异、年代不同的文物,引导各年龄段观众参与设计及操作,由教育人员引导参与者参观展厅、欣赏文物,基于对文物历史知识及文化内涵的了解产生自我感悟,在活动现场通过图案描绘、手工制作等方式进行文物创造性设计,展现文物的风采,参与者参与文物的创造性设计,也能增进对文物的了解。
3.2 情景式感悟与表演体验结合的模式
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记录着古人的生活,具备悠久的历史,观众对其既陌生又好奇。通过情景式感悟与表演体验学习模式的有机融合,可在真实性的情境再现过程中,帮助参观者消除年代屏障,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了解文物。这是一种与参观者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学习模式,观众可基于自身生活经验,结合已具备的知识,在丰富的情境之中,通过参与体验了解历史文物的内在价值。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时,可设置与文物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相契合的情境,由此驱动观众探索文物的好奇心,通过质疑提出、猜想启发,使观众在参观期间可以更好地思考,从而获得显著的学习成效。如古代体育文物展览,通过专业体育运动团队的演示及讲解,为观众亲自体验古代运动项目、试用古代运动器材提供契机。此种以触摸展品取代观看展品的参观体验方式,对参与者的吸引力更强,引导观众从多个方面、以多种方式了解展品的历史及文化价值。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的发祥与初创期,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真正地了解仁义道德、谦让守信的精神,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常州博物馆研学团队立足经典,将“泰伯奔吴”“季札让国”“季札挂剑”“季札观乐”等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串联,通过戏剧还原、细节编排、角色心理活动探讨以及先秦时期礼仪制度环境模拟演示,鼓励青少年学生多思多想,将“彼时”和“此时”融为一体,并通过“梦回先秦”儿童剧展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常州博物馆“梦回先秦”儿童剧自2020年8月23日首演至今,共计演出9场,服务线下观众超过2000人,线上观众近13万人次。为了更好地宣传传统礼仪文化,除了自身的演出平台外,常州博物馆还与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实现合作演出,由常州博物馆提供剧本和艺术指导,由学校进行小演员选拔和常规排演,让更多的孩子们参与到传统礼仪文化的学习和传播中。剧目演出还在“悦纳龙城 博悟万物”劳动实践课程展示活动中惊艳亮相,受到了全市乃至省内专家、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3.3 合作式探究与参与体验结合的模式
探究式学习是基于教师的启发与引导,由学生实践参与其中,对活动进行探究与分析,从而使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概念、自主总结规律而获得知识。体验式教学以参与者学习内驱力的激发为目的,若是缺乏参与,则无法体验,也会因学习过程缺失而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如博物馆可组织与生活关联密切的生活器具主题展,参观者可将现代同类物品作为切入点,对这些展品的古代形态及其向现代形态所演变的历史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其特色及价值。通过分组的方式,由不同组的参观者各自负责该主题下不同方向的探索,可为参观者提供探索内容提示卡,引导参观者在展览观赏中发现信息,从而结合信息做出相应的结论。此种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可使参与者了解展品知识,同时也为参与者提供了分析与了解展品的方法,使其掌握知识获取的技能,利于其实践能力及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通过团队协作配合还能体会到参与体验的快感以及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
常州博物馆2020年开启了“一个人的博物馆旅行”活动,主要针对3~6年级学生,活动分为四个环节:首先,领取《旅行手账》和活动服装,观看博物馆原创动画短片,学习参观礼仪。其次,独自制订参观计划。再次,按照参观计划完成参观挑战。最后,将《旅行手账》交给工作人员做活动成果认定,归还活动服装,盖活动纪念章。每场活动完成速度最快、准确率最高的小朋友将被评为“独行侠”,奖励旅行勋章一枚。学生穿上荧光安全背心,带上《旅行手账》,一个人的博物馆旅行就正式开始了,活动的精彩设计也在于其没有老师的引领,也没有家长的陪伴,通过《旅行手账》的指引,同学们去打卡完成任务,既考察了同学们的时间规划能力,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组织力,在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探索博物馆的奇妙之处。
4 博物馆公众教育活动中体验式学习的设计应用
博物馆文化精髓的挖掘、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文物研究与学习的新方式,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更好传承。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以往相对单一、无趣的陈列式展览方式进行调整,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方式交融于展览展示的过程中,使观展过程更加生动与立体,既能吸引观众参观展览,也可通过体验交互激发观众的参与度,使其对展览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在趣味性的情境下汲取知识。可基于多个感官的调动,通过观看、倾听、触摸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可基于反思中产生认知,在情境沉浸中获得体验,在互动中实现知识内化。
4.1 融合反思式认知体验,在无形中实现知识传递
反思认知是一种可通过某种现象或细小事物而引发哲理思考的过程,在认知形成之后,可基于认知深度思考,并循环往复地参与体验及学习。博物馆包含多种类别的文物或模型,这些实物是博物馆展览展示的必要方式。博物馆可通过多媒体的引入,营造一个互动性、趣味性的观展环境,从而使青少年观众具备更加浓厚的观展兴趣,使其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饱含趣味元素的观展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融合渗透与有效吸收。如在陈列文物的过程中,可在展柜上方设置多媒体装置,参观者通过触摸可自主了解展品的基本信息及历史故事,并在此过程中产生认知,之后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反思,实现对知识的吸收与利用。
4.2 设计沉浸式情境体验,加深印象并增强感受
博物馆在进行实物展览的同时,也可营造与展品相关联的主题,利用声光、影像技术营造一个情景交融的观展环境,对展览的主题内容进行揭示与升华。可利用控制台控制电脑灯,通过灯光投射在墙面上营造光影氛围,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通过投影中景物的变幻,复现历史场景,引导观众了解历史信息,感受历史的演进与发展。使观众沉浸在灯光投影、声音与图像的交互过程中,了解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视听盛宴开启时空旅行。觀众可在沉浸式的情境体验中,加深对文物或文物历史的印象,并将体验感受及体验经历深深烙印在自己脑中。观众可亲自操控互动装置,基于多媒体的互动,通过应用虚拟技术,体悟先人们的苦乐、艰辛,也可对其经验及知识进行传承。
4.3 基于互动式学习体验引入,实现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互动式学习体验可引导观众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艰难困苦,并在互动中了解历史事件。通过模拟历史场景,打造与文物相似的造型装置,并让观众亲自操控,同时在多媒体屏幕之上播放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使观众仿若重回历史时刻,对当时人们的感受进行体会理解。同时也可设置制作涵盖历史信息的二维码卡片,由观众自行选择卡片,游客将其置于二维码识别器下读取之后,控制主机会给出反馈,由投影机将卡片内容投影在投影区,进行立体化的影像播放。影像集图像、声音甚至文学于一体,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更加生动地展示历史故事,观众在参与展品互动的同时,能深入地了解和吸收展品的知识信息。
5 结语
体验式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的有机融合,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与喜爱,利于增强博物馆的知名度,扩大自身的影响力,通过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正能量的有效传递,彰显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博物馆要把握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及特点,正视其在博物馆发展及职能展现中的重要价值,通过应用启发式导览与操作体验结合、情景式感悟与表演体验结合、合作式探究与参与体验结合三种体验式学习模式,引入融合反思式认知体验、设计沉浸式情境体验、基于互动式学习体验三种方式,于无形中实现知识传递,并加深印象、增强感受,实现知识的吸收与内化,从而提升博物馆公众教育活动的开展成效。
参考文献
[1]石羡.浅谈体验式学习理念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实践与启示[J].神州,2019(19):251.
[2]袁文婷.体验式学习理念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实践与启示[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5):94-97.
[3]秦一.博物馆体验式展览研究[J].青春岁月,2017(16):22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