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教室里看风景

2022-05-18 13:26陈铁梅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

摘要:教育是看景、造景的过程。教室,作为教育的一个单元,是教师看景和造景的地方。在坚守教室的32年里,既是看景人,也成长为造景人,这离不开一批关键的人在关键时刻、关键事件上的助力。风景这边独好,美妙且隽永。

关键词:专业成长;关键人;关键事

名师成长故事自述之十。“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诗人卞之琳这首如画如梦的《断章》里,我总能看到教育的影子。教师、学生、课堂、校园,何尝不是那个人、那座桥、那栋小楼、那树杨柳、那汪湖水、那轮明月、那场浪漫的梦。教育是看景、造景的过程。教室,作为教育的一个单元,是教师看景和造景的地方。

很幸运,在坚守教室的32年里,我是看景人,也成了造景人。更加幸运的是,有一批关键的人在关键时刻、关键事件上,助力我站在教室里看风景。于是,他们、我和学生,成就着教育的轮回。风景这边独好,美妙且隽永。

一、 “你可以更好”

1989年8月,我大学毕业,通过双向选择,到海门东洲中学任教。

我从小喜欢涂涂画画,成为一名美术教师,是我随意而安的结果。大学期间乃至毕业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始终梦想做一名画家。当然,不得不承认,“梦”的成分居多。我的课余时间几乎都用在练书法、看书中。日子波澜不惊,惬意自由。

大约一年之后的某天,校长张炳华踱着步来到我的办公室,一眼就在我这个兼职教务员的办公桌上,找到了他订阅的、但经常“失踪”的报纸——我正在上面挥毫泼墨、畅意抒怀。张校长看着厚厚一叠散发着墨香的报纸,没有责怪我,而是问道:“你的书法练得不错,你的目标是什么?”我瞬间愣住,因为我从没思考过这个问题,理想、方向、目标,于我而言,只是别人的事。“你的基本功很扎实,你可以更好。”这句话犹如当头棒喝,让我幡然醒悟:人应该仰望点什么!

决定教育基本品质的是教师,决定教师成长基本朝向的是校长。“三岁定八十。”刚步入教育岗位的头几年,是教师思考人生价值、规划专业成长方向、决定行动路径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我成为一名教师的最初几年,就有这样一位校长关注着我的成长,用信任鼓励我勇于担当,用项目鞭策我挑战自己,用目标激励我不断超越,这是何等幸运。这个场景和这场对话,很小、很短,却时不时从我的记忆旋涡深处升腾出来,成为我成长旅途中的坐标。

经过反复追问,我与自己有了这样的约定:我也许可以创作一幅自己的人生作品,生活在自己的作品里,成为我自己。我可以从做好每一件事情开始,会做的直接做好,不会做的学着做好。我要用行动来证明,就像一朵花用开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恰逢学校举办第二届“东苑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师自愿报名参赛。我也主动报了名。参赛名单出来以后大家发现,参赛者基本都是大学科教师,就我一个小学科教师,而且教龄最短。当时就有人认为我“好出风头”,而我除了跟自己的约定,别无他想。好在教务主任、我的师父陆惠贤认為我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她说:“人生来就是面对挑战的,总想退缩的人没前途。”是的,进,还有50%的希望;退,将一无所有。在之后的岁月里,这句话成为我面对各种挑战时的自我告诫,也成为我激励名师工作室成员和同行者的“铁梅箴言”。

我开始认真备课,苦练基本功,练的书法和看的书全都有了用武之地。那次比赛,我获得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奖励:“三字一话”一等奖,“课堂教学”三等奖。这两张证书现在看来不值一提,因为之后所获得的任何一张证书都比它们含金量高。但对我而言,正是它们,让我收获了人生道路上的三个重要命题:

一是要善于突破自我。危机是危难、危险,是大厦的轰然倒塌,是江河的突然决堤,但也包含着机遇。只要善于思考和反省,并立刻行动,便能转危为安。所以,重要的不是危机,而是面对危机的态度。

二是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课堂,是教师所有教育理想的出发点。教师可以让课堂变得很大,弥漫追求真善美的气息,让学生在这里拥有无限生长的可能。所以,每一次备课时,我都会想很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如何让美术课从传统的技法学习中脱离出来,成为生活美学课、文化体验课。于是,我开始尝试整合课程,把课堂搬到了教室外,与学生在荷塘边赏荷、说荷,品味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分析八大山人的《荷花水鸟图》,比较潘天寿和莫奈笔下荷花、睡莲的笔触与色彩。我们看色美、形美、光美、影美,看时间美、角度美、距离美,唤醒发现美的眼睛;想对比美、节奏美,满足视觉和心理的需求;悟历史美、地理美、人文美、意境美、和谐美,理解和认同审美文化;绘图绘景、以文写景,进行艺术化的提炼和表达,由此让自然美成为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这种无功利目的的审美情感,带着浓烈的美学内涵和美的精神向度,走向致用、比德、畅神这一中华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审美三境界。出于简单的成就感,我将教学的思与行写下来,寄给了《中国美术教育》。出人意料地,文章竟然发表了。我欣喜若狂——没想到一节课的“副产品”竟然如此芬芳宜人。事实上,此课所产生的“蝴蝶效应”远出乎我的意料:省教育厅来文点名要我参加省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并参与面向东南亚地区播放的电视教材的录制,参加全国中师教材《手工制作》的编写,而当时我还仅是一个26岁的年轻教师而已。可以说,这样的效应,足以为我的人生作品注入激情和活力,并长久地影响了我的教育追寻。

三是要将自己的专业发挥到极致。书籍装帧设计、园林设计、版画、书法、篆刻、陶艺、电脑设计……但凡与教学相关的技术、活动,无一不出现在我的学习与生活中。我在忙碌中练成了一名“杂家”,但收获了诸多实践案例,更重要的是,我的基本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这为我之后屡获全国美术评优课一等奖夯实了基础。正是在一次次的追赶与超越中,我渐渐理清、拉直了成长路线。

此时,危机已经成功转化为契机。我也明白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来不是一部浪漫史,而是需要每一天坚持“擦亮星星”,每一天向外追问、向内自省,每一天都以一种不屈的生命姿态,努力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而且要用一生来践行。我很庆幸,每一天的坚持让自己收获满满,也让学生的欢笑和创意迭出。有学生因为对艺术的热衷而执着地走上了艺术之路,说是要追随我的脚步。当然,我有教学成功的窃喜,也有教学失败的反思。校长、师父的不断督促和热切的期盼让我懂得,要坚实稳健地走在这条路上,就要以空灵之心倾听,以坚韧之足践行,以专业智慧走向澄明,以教育探索言行充实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的教育幸福之源。

二、 “这是你的教室”

1995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落实教育優先发展的战略”之后,全国上下掀起了教师基本功比赛的热潮,旨在以赛促教,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促使教师以此为起点,扎根教育大地,生长根系,茁壮成长。我是千万参赛教师中的一员。在海门和南通两级比赛中,我都以分项目和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夺得初中组冠军。

恰逢首届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录像课评比,这是国家教委第一次组织教师专业发展类的重量级比赛,既是国家重视美育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在经历了时任南通市美术教研员严抒勤和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美术教研员徐淳的三轮听课和考察后,我被确定为国赛参赛选手。

两个月的备赛期被我过成了读研的日子。在严抒勤老师和徐淳老师的安排下,我多次前往南京借班上课,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屠曙光教授,《中国美术教育》杂志社陈通顺、张劲等主编听课、磨课。几位导师从教育教学前瞻理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美术评价方法等方面给予我多层次、多角度的指导,帮助我进一步厘清了教学思路,尤其是明确了既符合教学内容又能为学生创作提供足够丰富的想象力的示范作品的创作和呈现方法。20世纪末,信息技术还停留在幻灯片时代。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备课阶段的范画创作,以及在黑板上随手精准地板画示范,是必备的基本功。相比于当下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智能的技术支持,那时范画全靠自己创作、板书全靠自己书写的教学状态,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何尝不是一种福祉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导师的指点、反复的研讨,让我的教学理念日渐清晰、思路日渐开阔,使得我身上的稚嫩、无序等劣势,逐渐转化为感性与理性相容相契的优势。但是,我也开始产生审美疲劳,觉得原先的教学设计,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已经不足以体现审美性和文化性,原创示范画的独特性也得不到呈现。更严重的是,经由专家导师多次修改的课堂,让我产生了“我的课堂里没有我了”“我是各种思想理念的‘傀儡”的感受。怎么办?严抒勤老师说:“这是你的教室。”

我豁然开朗,是的,我的教室应当是我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奇迹,我们应当相互成就,一同生长无限的可能——我在教室的行动,以灵动的、丰富的、个性化的视觉符号语言介入我和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直观的形态特质成为我们知、情、意的解密者、唤醒者、参与者和建构者。这是一种专属于个体的、复杂的自我学习系统的建构和创造,并伴随着美术的特质作用于我们的成长。决定教室这一气质的,是我。

我抛弃“躺平”,选择“连根拔起”——课题从色彩学习换成平面设计《分解构成》,课业类型从造型表现换成设计运用,作业形式从绘画创作换成设计创作。一切从头再来,有可能让前期的所有准备付诸东流,但也可能是重生。我相信,只要理念在场、思维在场、审美在场,努力的结果必定是后一种。所以,即使离比赛只有一周时间,我还是毅然选择从头再来,“既然选择了,就要风雨兼程”。

上课非常顺利,45分钟一气呵成。导师们觉得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我饱含激情的师生互动、原创的16张示范作品,以及学生被充分激发出来的创造力。他们当时就断言“一等奖没问题”。1996年3月,国家教委公布的全国中小学美术课教学录像评比10位一等奖名单里,我的排名令人满意。这一成绩是对我和导师们共同努力的最好褒奖。

这次参赛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例如,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多元综合的方式审视、选择、重组课程内容,让教和学变得可思、有趣;课堂应当像“雅典学院”那样,是思辨的圣殿,我和学生在艺术创造与创造艺术中成为相互支撑的生命体……这些思考很浅薄,很零散,但研发课程、生活美育、生命价值等行动策略、研究方法乃至于一些形而上的哲学命题,都以一个朦胧的质态成为我的教学潜意识,忽隐忽显地出现在我的课堂里,给予我无穷的教育探索的勇气和力量。

三、 “就差0.3分”

2001年4月,我的论文《谈成就动机在儿童绘画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获得“新世纪园丁杯”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时任海门教科室主任的吴勇电话通知我时,我即将上课。幸福来得太突然,我开心地在教室里转圈圈。然而,高兴得快,失落更快,一节课后,我就接到了吴主任的第二个电话:“就差0.3分,太可惜啦!”原来,经过专家严格的匿名评审和再三投票,我位列第二,与第一名的差距只有0.3分。评委说,这0.3分的差距在于人文底蕴的不足。

“人文底蕴不足!”又是一记当头棒喝。是置之不理,还是迎头赶上?徘徊、犹豫之际,我又撰写了《顿悟与学生美术发展》一文,再次投稿参加“新世纪园丁杯”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这次,我获得了第一名。但我没有狂喜,而是开始理性思考成败背后的根源。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复盘”,我找到了一种语言表述的方法,那就是将观点置于案例中,以案说理,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说明白。所以,在导师冯卫东主任看来,我开始慢慢成为一名“雄辩者”。但是,我很清醒,这只是偶发事件,接着要做的,就是要使之成为必然事件,之后逐渐锻造自己,让更多的必然事件铺设专业成长之路。那么,我需要怎样做呢?

解答这一困惑的,是跟着“第一名”而来,在海门举办的颁奖典礼。那天,我迎来了生命成长的一次“转向”——牢牢地记住了朱永新教授在颁奖典礼上列出的“成长保险单”——每天阅读,每天记录自己的教育叙事,坚持三年,一名普通教师一定会成长为卓越教师。“我也许可以去试一试!”我告诉自己。

我开始恭敬地捧读经典。为了读懂一本本并不好读的理论书籍,我的读书笔记记了厚厚一叠,而阅读的“副产品”是“不动笔墨不读书”习惯的养成。渐渐地,我喜欢上了阅读,并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阅读让我安宁,让我常常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意犹未尽——从《谈美》到《艺术哲学》,努力寻求美的根本、美的价值;从《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到《教育机智》,学着用思想丈量自己的脚步……至此,我也后知后觉地用亲身实践验证了一个事实:原来,人的厚度首先是思想的厚度,而思想的厚度必定来源于阅读的厚度。“一字一世界,一书一天堂,无意证菩提,随性见慧光。”专业阅读,让我站在了大师的肩膀上,看到了更远的风景。

我也开始写教育叙事,但慢、挫、卡是常态,常常半天写不了几个字,一天下来看着寥寥数语,只幻想自己能像大咖一样奋笔疾书。直到有一天读到了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我才释怀。书中写道:“练笔就好比开花,没有一定的时间和力量,是不可能让一瓣一瓣的花朵展开自己的面容的,以为刚一动笔就能一鸣惊人,那或者是天才,或者只是妄想罢了。后来读到——鲁迅称自己的文字是‘硬写出来的,心里这才颇感安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长的、艰苦的修炼。”于是,我开始坚守每一天的修炼。我相信,文章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教学现场才是教育写作的第一生产力。我持续做着有规律甚至显得刻板的“耕耘”:

——下课回到办公室,会与同事们分享课堂里发生的点滴。我通过讲述,梳理课堂点滴,辨析并提取有效信息。

——将有效信息用文字记录下来。我通过书写,将原本零碎的课堂片段条理化,继而形成基础教学案例。

——翻阅书籍、杂志,再与同伴分享领悟到的理念、理论。我希望能有理念支撑课堂所发生的欢乐或者烦恼,能揭示尚属于无意识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然后通过对话,在认同或者争辩中加以理析。

——继续写。我再次记录找到的理念、理论以及对话后的理解,写在案例本的左侧页。这种带着强迫症的做法,是针对我大大咧咧、过事就忘的性格特点的。为了能帮助自己记得所思所想,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笨拙的办法,就是把我认为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于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我的案例本便有些特别,案例记在右侧页,留着的左侧页便是用来“继续写”。

这样的书写方式,我称之为“倒过来写论文”,并多次与老师们分享。此般“耕耘”我持续了很长时间,基础案例也记录了厚厚一叠。

多年后,我很感谢自己曾经这么执着于记录教学日常,因为它们成为教育研究的基础储备,让我有机会持续攀升:不要一味地奔跑,更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沉思——哪些地方为什么灿烂如彩虹?哪些地方被我轻松略过,又有哪些经验可寻?奔跑的时候很快乐,但停下来回味的过程更快乐!回味的结果是3本专著的出版,以及80多篇论文的发表……专业写作,让自己在别人都停下来的时候再努力一下,在别人都停下来的地方再前进一步。也许这一点努力、这一小步,就可以让自己看到全新的教育风景。

四、 “今天开始再出发”

2006年5月,经过极其严苛的遴选,我成为南通名师培养工程第一梯队首批20名成员之一。“今天开始再出发。”每到关键时刻,导师团总会对我发出提醒与告诫。

在专家讲座、课堂研讨、导师访谈等密度高、强度大、针对性强的培训过程中,我开始思考: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应该是基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人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就是在经历艺术修炼——修炼成懂得欣赏美的人。2007年1月,导师团进行课堂跟踪,我在教学内容上挖掘审美元素,在教学工具上讲究审美视觉的冲击,在教学过程上追求审美推绎,在教学拓展上关注审美文化的认同,让学生更近距离地走近美术,感受美术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得到璀璨文明的滋养与陶冶。朱嘉耀、何广余等导师对这堂课给予充分肯定,他们希望我不囿于技术,而是探寻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我逐渐明白,审美功能是美术课堂的天然属性,它的崇高职责在于引导学生追求基于美术技能之上的真善美,目的是帮助学生享受幸福的、完满的人生。这是超越技术层面的哲学命题,更有研究价值。

2008年8月23日,我把自己肤浅的认识在导师团“晒”了出来。喜欢追問的导师严清反问:“这不就是你的追求?你不是在用审美的态度来观照、涵育儿童高格调的人生吗?”于是,“审美人生教育”这一教学主张正式提出。2010年,我将实践后的再思考撰写成文发给《人民教育》,杂志社建议压缩至8600字后迅速刊发,题为《这一扇窗,极为重要——审美人生教育思考》。文中,我对这一教学主张做了描述:美术教育在于唤醒学生的美感经验,引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之自觉用美术表达情感,以此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并使其心领神会地享受其中。渐渐地,我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有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生命密码。

之后,我继续沉潜于教学现场,在教室里探寻美术及美育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意义和作用;聚力初中美术课程变革,力求解决美术课程技法至上的问题,扭转美术教学应付、应试现状,破解美育城乡不均衡的难题,整合、创生课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出了美育“成人之美”的价值追求,希望通过课程变革,以美的力量与美的境界,弘扬真善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达成育人成人。我研发了指向“美育正心立人”的课程体系,从生活素养课程、创新思维课程、综合课程、乡土美术课程,到“眼、手、脑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我建构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模式,以美的体验、美的发现、美的表现与创造,以及贯穿始终的美的欣赏,营造充满美学精神的美术教学文化。一路探寻的结果,是我两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然后呢?经过南通名师培养工程十多年的培养,虽然我的角色已经从第一梯队成员转变为导师,但是追逐“永远的地平线”的使命感从未停止。“今天开始再出发”,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命自觉。2021年8月,导师团年度暑期研训提出“做一个有思想的名师”的理念。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思想。那么,如何实现从教学主张到教育思想的迭代升级?如何进行足够强大的心理建设,敢想敢为,淬炼自己,创立具有正向性、社会性、前瞻性的教育思想?我开始犹豫,裹足不前。2022年1月14日,导师团团部成员在团长王笑君的带领下,再次对我进行访谈。副团长郭志明语重心长地说:“今天对你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你选择了再出发。”于是,我继续从漫滋于人心和社会沃土之上的审美教育、人生教育之河中,探寻那迷人的“自在之物”——审美人生教育。

我认为,美术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建立长久的美术思维,提升审美素养,拥有感悟和建设美好生活的能力,并涵养心灵,开放胸襟,涵养人格,升华人生境界,成长为人格健全、生命充实的人。这样的美术教育,即审美人生教育。

审美人生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心智成长规律为根基,研发课程,落实教学。其次是“美的教育”,以美术习得规律为依据,开展始终朝向美的教学,在更广的时空里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再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教育”,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通过美的润泽和演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学习和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美术文化,学会兼容并取,提升文化理解力和艺术创新力。所以,审美人生教育不是局限于教科书和课堂的小学科,而是课堂、学校、社会联手,影响学生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温润心灵,激励精神,享受生活,品味幸福,促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促进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大美育。审美人生教育也不囿于技术和知识,而是超越了个体需求,走向高格局、美人生的教育。它既是知性与道德的中介,也是“必然王国”通往“自由王国”的津梁;既是美术教育的意义规定,也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理性回应。

“审美人生教育”的目标,是培育精神自由、生命高贵的“审美人”。“审美人”在生活方式、状态和观念上能按照审美原则进行取舍,是对生活和世界持一种非功利静观态度的人,是一个超越个体之私而成为具有民族、国家大义的人。他们以每一个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为前提,使生命的主观性、自觉性与认识性相统一,自主觉察自己的使命、责任和担当,让自己的生命(也助力他人的生命)进入完满的境地。生命完满的人,不在于他有智力、有健康、有能力、有温饱,也不在于他有权力、有财富、有名誉、有地位,而在于——他有丰富的情感需要,有敏锐的生存感受,能觉察清风晓月的舒朗,能欣赏南山兰菊的优雅,能领悟竹林七贤的孤傲,能感佩狼牙英雄的豪迈;能发现日常生活的亮点和暖点,并借用所学所知进行审美表现和积极改造,让生活更美好,成为生活美学家;能对美好生活进行心理建设,享受神思飞扬、气韵生动的心灵愉悦,拥有澄明、神畅的自由洒脱的审美人生。

精神自由、生命高贵是“审美人”的精神维度,它的长度或者厚度不尽相同,但面对正直与奸诈、善良与邪恶、勇敢与怯懦、美好与丑陋的时候,会选择前者。精神自由、生命高贵生长在他的灵魂上,并随着时间继续沿着审美走向再生长,继而成为他的行为模板,让审美成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这就是审美人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由此,我构建渐进体验、全域融合的大美术区块链课程,开展认知积淀、审美迁移的持续美术思维学习:优化美术课程结构,带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本土课程建设,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与拓展、完善与融合,构建丰富的美术课程;实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满足个体审美发展相结合。我努力帮助学生获得幸福,解除人生精神上的饥渴——真善美的需要的饥渴;获得人生成长最重要的能力——辨别美与丑的能力;发现生活的美好,发现人生的乐趣,认识自己,幸福他人,成为一个“审美人”,开始诗意生命和审美人生。

教学主张和教育思想是一个教师的“登顶之作”,也是其专业影响力的核心,能使教师借此从认识自己到追求教育本真、从求知规划到自我定位、从开发潜能到止于至善、从心灵跃升到密契合一,逐步明晰教育的风向。人应该有新的荣耀——不在于来的地方,而在于将要去的地方。提出教学主张,形成教育思想,就是知道“新的荣耀”在哪里,知道自己的教育将到哪里去。

五、 “扔一颗石子,也许就发现了路”

2009年末,海门市教育局给了我一个特别的成长平台,以文件的形式正式成立海门市“审美人生教育”名师工作室。在招募工作室成员的时候,时任局长许新海亲自参与选拔。于是,来自学生生命成长的不同学段——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基础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的十位老师,共同构建了一个团队。我们有着相同的特质肌理,那就是热爱美术教师这一事业,热爱与自己生命交融的学生。

但是,工作室要做什么,怎样运行,有没有具体的操作策略,有可依循的样本吗?这些问题让我很困惑。于是,我又请教许局长。他说:“扔一颗石子,也许就发现了路。你应该成为一个探路者。”在这份信任和鼓励中,我确立了“美美相生,美美与共”愿景,工作室的运行风生水起。2011年到2013年,我们“文化立魂”,聚焦课堂,扎根教学现场,丰盈“审美人生教育”教学主张,生长力量,努力诠释工作室的价值内涵。2014年到现在,我们“创新立脉”,整合力量,研发课程项目,落实“审美人生教育”教学主张,催生品牌,努力追寻工作室的品位。我们多次收获各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在2011年升级为省名师工作室、“审美人生教育”研究所。

工作室的建设路径充满了共性与个性的高度融合。

工作室目标达成:既强调共同指向,又突出私人定制。我每三年修订一次工作室发展目标,包括思想成长、教学成长、专业素养、科研成长和发展目标。工作室成员在此框架下,细化各项目标,凸显长项,补齐短板。清晰的目标追求,成为成员的行动标杆。

工作室职责分工:既强调合力协同,又善于分力协作。我约谈每个成员,准确把脉他们的特长,把工作室的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群策群力,聚沙成塔,保障工作室葆有向上攀登的勇气与能力,生成富有厚重质感的研究成果。一个人最大的发展是自我发展,最大的认同是自我认同,所以,工作室本着自愿申报的原则,划分出策划部、通联部、课题部、设计部、档案部,成员各司其职。

工作室运行机制:既强调模式稳定,又尝试形式创新。工作室的运行机制直接关系到研修成效,没有正常运行的工作室只是一个虚幻的影子——看得见摸不到,而稳定的运行模式能帮助工作室成员保持节奏,继而形成良性循环。我们在九年的运行周期里,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一套“每月一事”和“十个一”行动系统,即每月一次活动,每次活动开设一堂课、一個讲座、一场研讨,每学期组织一次观摩、深读一本书、组织一趟采风,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平台,每周期组织一项课题或者项目,每次活动后设计一辑《简报》。创新活动机制是工作室富有活力的保障。工作室运行与南通市学科基地活动、南通市中学美术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等打通互联,让“乡村行”成为常态,帮助工作室成员在“送教—跟学—互研”机制下,不断推广、践行“审美人生教育”理念。

工作室职责认同:既强调成果塑造,又开展公益行动。教育最大的慈悲,是公益送教——将教育资源、教育智慧带给所有需要的学生,实现教育普惠。我们在常态化的“乡村行”的基础上,大力培育乡村美术教师,还研发了聚焦核心素养的《百幅名画欣赏》课程读本和立足视觉唯美的“百幅名画”微课视频,通过“新教育”App和海门电视台向全社会播放,帮助人们窥得艺术美的冰山一角,接受艺术美的惠泽,让“互联网+”教学、翻转课堂成为可能,并作为公益项目,为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艺术教育资源。这一项目得到了朱永新、尹少淳、周建忠等教授的高度评价,也引发了学生、教师以及社会人士的高度关注。

专业交往,让我们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被评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也晋升为正高三级。工作室成员也先后收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骨干教师等专业荣誉称号,6名成员斩获江苏省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江苏省优课评比一等奖,所有成员都在原有基础上向上跨越了好几个台阶。

工作室的收获仅限于此吗?绝对不是!更重要的是所有成员生命的觉醒。

成员们经由工作室收获了成长的经历。一是驱动力。他们深知:不进则退。二是引领者。我来自一线,我的存在就是他们成长的范例。三是成长平台。四是发展机遇。所以每一个成员都在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而更可喜的是,我们唤醒了一大批教师的生命生长意识,我们的周围已经形成一个成长“共同圈”。工作室在历年考核中均获优秀,并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教师群体、南通市优秀学科基地。工作室也引起了权威媒体的关注。

当然,我也收获了“对手”!毫不掩饰地说,好的人生,往往是由对手“帮”着实现的。他们给我带来了争奇斗艳的成就感,给我带来了共铺锦绣的共同体,给我带来了“俏也争春”的内驱力。我们在解读审美人生教育的过程中,彼此默契,心意相通。成功,不是你能左右很多人,而是很多人在你的左右。一个人也许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一定能走得很远!我们在共同体中思维交锋、智慧碰撞,唤醒着自主发展的意识,“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从一个人走到众人携手一起走,我们一起探出一条朝向美景的路,直至创建了一个“景区”。

做一名教师,于我而言,意味着信仰。朱光潜先生曾用“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诠释美之于不同的人,其美感态度存在着不一样的审美情操。这一美学分析同样可以观照到教师的职业目的:第一种是以牟利为目的的功利欲念,第二种是以谋生为目的的器物功用,第三种是超越了前两种的以审美为目的的人生情怀。作为社会人,我当然不排除也不能排除前两种;但作为一名教师,我定会努力超越前两种,追索第三种,并深切地体验着源源不断的幸福感,觉察着自己的成长。我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行走的路线和方向,找到了教室内外的风景,继而将其作为精神眷注和永恒寄托。(陈铁梅,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區东洲国际学校副总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著有《让孩子喜欢美术的理由》《美术教育的真谤:审美人生教育让生命绚丽成长》《百幅名画欣赏》等。)2022年4月教育研究与评论关注关注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年4月【编者按】 核心素养时代,不仅要落实指向素养的教学,还需关注基于素养的测评。自2014年起,江苏省从建立本省基础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需要出发,独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以检测区域内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核心素养。近年来,江苏省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初中数学项目组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逐步明确了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测评的实践依据、表现水平和研究思路,不断改进测评试题,优化测评方案。本期《关注》栏目,分享相关实践探索。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
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三部曲”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借信息化管理模式,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叙事研究与阅读反思
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