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丽 曾旭东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作为中国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和香港有着诸多的相似性,对这两个城市的比较始终是个热门话题。保险业是重要的金融产业支柱,其中的人身保险在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香港保险业有170多年历史,其保险市场发展成熟,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发达的人身保险市场之一。对香港人身保险市场进行研究,并与上海的保险市场进行对比,可以给上海保险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重要启迪。通过对两地在2005 年至2019年的人身保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发现,上海保险市场在有效保单总保费、有效保单件数、保险密度(人均保费)等方面有着与香港保险市场相仿的平均增速,而在保险深度、件均保费以及续期保费在总保费中的占比等指标又与香港保险市场有着显著差异。那么,产生沪港两地指标差异性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其对上海保险市场的未来发展又有怎样的启示呢?
▶图1 2005年至2019年间,上海和香港人身保险市场的(a)有效保单总保费、(b)有效保单件数、(c)保险密度以及(d)人均GDP
有效保单总保费和有效保单件数是衡量一个地区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该地区保险业发展状况的宏观反映。保险密度(人均保费)则是评估一个地区保险业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上海人身保险市场的总保费、保单件数和保险密度在2005年至2019 年均快速增长,3 个指标的平均增速都与香港差不多,甚至还略高,这标志着上海地区的保险业务在不断发展,居民保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如图1a和1c所示,从两地人身保险的总保费收入来看,香港地区的年度总保费从2005年的1140亿港元逐年上升到2019年的5110 亿港元,年平均增速为12%;上海地区的年度总保费从2005 年的240 亿人民币上升到2019 年的1191 亿人民币,年平均增速为13%,与香港的平均增速相近。从人身保险的保险密度来看,香港地区的保险密度从2005年的16843港元上升到2019年的68126港元,平均增速为10%;同期上海地区的保险密度则从1299 人民币上升到4816 人民币,平均增速为11%,与香港地区的平均增速相仿。
从有效保单件数(图1b)来看,香港地区的有效保单件数从2005 年的658 万件逐年上升至2019 年的1322 万件,呈现出每年5.1%的稳定正增长。而上海地区的有效保单件数从2005年的1536万件增加到2019年的3723 万件,平均增长率为7.4%,比香港地区的平均增速略高。不过,上海地区保单件数并非稳定正增长,件数增速在不同年份有较大的波动,比如在2018年达到过最高27%的正增长,也在2009 年有过高达18%的负增长。
经济条件是人身保险发展的基础,在保险市场三大指标蓬勃增长的背后是两地人均GDP 水平的持续提高。如图1d 所示,从2005年到2019年,上海和香港人均GDP均呈整体上升态势。其中,上海的人均GDP 从2005 年的49377 人民币增至2019 年的153299人民币,香港的人均GDP从2005年的207862港元增至2019年的377161港元。上海和香港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两地人均GDP 的年增速在2005 至2019年间的相关系数为0.68,这意味着对香港地区的人身保险市场进行研究对于上海的保险业发展会有借鉴意义。
▶图2 2005年至2019年间,上海和香港人身保险市场的(a)保险深度、(b)件均保费、(c)新单保费与续期保费以及(d)新单保费在总保费中的占比
需要留意的是,香港地区人均GDP的平均增速为4.5%,而上海地区人均GDP 在此期间的平均增速为8.6%,几乎是香港的两倍。上海的人均GDP 在2005 年约为香港的24%,到2019 年上升到香港的41%。然而,上海的人身保险总保费在2005 年约为香港的21%,到2019 年仍只有香港的23%;上海的保险密度在2005 年约为香港的7.7%,到2019 年仍只有香港的7.1%。相比香港的人均GDP增长程度,上海的人身保险总保费和保险密度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在如下部分尝试分析上海的人身保险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
虽然香港和上海2005 年至2019 年的总保费收入、有效保单件数以及保险密度3 个指标均与当地的人均GDP 呈现出高度正相关,但是上海人身保险的保险深度、件均保费、续期保费占比(与之对应的是新单保费在总保费中的占比)等指标与香港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如图2a所示,两地人身保险的保险深度有着较大差距。香港地区的保险深度在2005 年就已达到8.3%,并且逐年增长,到2019 年更是高达18%,在全球名列前茅。而上海地区在此期间的保险深度则表现相对滞后,从2005年的2.67%到2019年的3.15%,与香港地区的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如图2b 所示,香港地区的人身保险件均保费从2005 年的1.7 万港元稳定增长到2019 年的3.8 万港元,而上海地区的人身保险件均保费则从2005 年的1500 人民币增长到2019 年的3000 人民币,两地增速相仿,但上海的件均保费显著偏低,仅为香港的1/10。
▶图3 2005年至2019年间,上海和香港人身保险市场的(a)保险公司数量、(b)TOP10保费收入占比
新单保费收入体现的是寿险公司的产能,而续期保单业务保费体现的是寿险公司品质指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寿险公司总保费构成中,续期保费与新单保费的理想比值应该约为6:4。如图2c 和2d 所示,在2005年至2019年期间,香港新单保费在有效业务总保费中的平均占比为37%左右,即续期保费占有效业务总保费比重的63%左右,仅在2007 年、2008 年以及 2016 年由于新单保费激增而出现较大波动。香港地区的续期保费持续增加且几乎各年份都高于新单保费,属于指标十分理想的成熟保险市场。上海新单保费在有效业务总保费中所占比重在不同年份波动较大,且平均占比达到59%左右,也就是说上海地区人身保险的续期保费平均只占总保费的41%左右。长期有效业务占比较低,导致续期保费占比始终低于新单保费,这是目前上海人身保险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香港保险监管制度一直是保险行业监管的典范。香港保险监管采用自律和他律结合的方式,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自2019年9月23日起,香港保监局取代3个自律规管机构(保险代理登记委员会、香港保险顾问联会及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负责全面规管香港的保险中介人,包括审批牌照、进行查察和调查,以及施行适当的纪律制裁。
比较而言,上海地区保险监管体系的组建相对滞后,自律性组织功能尚未成熟,发挥主要监管职责的还是保险监管机构,监管政策的变化往往会引发市场的极大反响。比如,原中国保监会于2013年放开普通型人寿险预定利率,2015 年2 月放开万能险的最低保证利率。一些中小型寿险公司借机推出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中短期存续保险,成为市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实现“弯道超车”,一跃成为大型保险公司。这个现象同时反映在2015 年至2016 年期间市场数据上:上海地区的新增保费从2015 年的478 亿元大幅增加到2016年的865亿元,年度增速高达81%。然而由于新增保单里短险占比高,使得续期保费并没有相应增加。2017年,号称“史上最严”监管要求的134 号文《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出台,使得2018 年整个中国内地保险市场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增速放缓,上海地区的人身保险新单保费更是急剧下滑,相比2017 年骤降46.8%。可见,监管政策变化对上海地区的保险市场有着极大的影响,且会快速地反映在新单保费上。从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来看,行业自律和监管他律都是必要的。培养保险市场的自律能力,减少“严格监督”的出手频率,也被视为保险监管较为成熟的境界。主要依赖银管他律的上海保险市场也间接说明其在市场化程度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香港保险市场外资林立。根据香港保监局公示的个别寿险公司的年度业绩报告,本文按照不同保险公司名称对市场上的保险公司数量进行了统计(不排除有些属于同一集团的保险公司独立参与统计)。香港地区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数量从2005 年的 56 家到 2019 年的 58 家,其间并无太大变化。这反映出香港保险业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市场竞争者相对稳定。与此同时,上海地区人身保险公司数量则从2005年的 25 家上升到 2019 年的 57 家,平均每年增加2.3 家,显示出该地区的保险市场尚处于开放发展和不停有新的竞争者进场的特点。
对保费集中程度进行分析,从年度保费排名前十位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总和在该地区总保费的占比(简称为“TOP10 保费收入占比”)变化可以看出两地的区别。香港保险市场在保险公司数量并无较大变化的情况下,TOP10 保费收入占比从2005 年的68%上升到2015年的90%左右,显示出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情况下市场新增保费有向头部保险公司稳步集中的趋势,市场的新增保险需求被有序吸收;上海保险市场的TOP10保费收入占比则从2005 年的91%下降到2019 年的61%。这反映出上海保险市场有新的保险公司成立并进入寿险市场,市场正处于激烈竞争状态,过往的头部保险公司的市场优势地位在减弱。也正因如此,中小险企为了能迅速做大市场份额会更愿意投入短期就能见效的保险产品,刺激传统头部险企也参与到短期业务市场进行抗衡,从而造成整个保险市场的保费结构变化。
保险产品属于金融工具之一,带有储蓄投资性质的人身险产品在市场上直面的竞争对手就是各类理财工具。香港金融市场产品种类较多,客户选择面广,保险产品的金融属性定位于长期的资产保值增值;而上海保险产品的金融属性与中短期理财产品有重叠部分,客户会根据其短期收益与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对比结果作出投保决定。举例来说,上海保险市场在2012年曾出现过投保3 个月即可退保的万能险,即便是在2017 年出台134 号文叫停快返类产品之后,市场上仍可见最快第二年就回本的趸交储蓄险,而香港的趸交储蓄险最快也要第四年才回本;上海市场可见的5 年期储蓄险最快第六年就可以回本,并在第七年就能达到最高预定利率下的内部回报率IRR(3%~4%),而香港的5 年期储蓄险则基本上要到第八至第九年回本,IRR 到第十四年之后才达到3.5%(但此后IRR会继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到20 年往后达到4%~5%,某些理想情况下甚至能达到6%~7%)。
因此,上海人身保险市场长期业务不如香港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两地对人身保险的理解不同。香港地区作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经历过多次金融危机,比如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 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客户群体已经不再过分追求短期高收益,而更看重保险的长期保值增值,保险公司将人身保险定位于长期保障,因此更重视长期稳定的收益率。上海作为中国内地城市,相对较少受到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客户群体还处于看重和追求收益的阶段,保险公司在保险产品设计和宣传上也会比较强调短期理财特点。二是两地的投资环境存在差异。香港资本市场发达,资金流通自由,保险公司较易在全球范围寻找长险投资标的,从而获取较高的稳定收益。同时,香港从2008年已经进入低息环境,保险产品可以很好地在长期收益上展示优势。上海虽然也是金融中心,但内地整个资本市场起伏很大,银行的基准利率较高,保险公司要从收益上做到高于银行理财且长期稳定有较大难度,同时让当地客户重视长期保障的教育工作尚需时日,因此保险公司更愿意用短期高收益保险产品与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竞争来获客,并快速抢占市场。这些差别导致了上海保险市场的总保费主要靠新单保费拉动,续期保费距离理想水平尚有较大差距。某些年份新单保费一旦出现波动,对保险公司运营带来的风险也相对较高。成熟的保险市场如香港地区则会有大量续期保费对冲新单保费的波动风险。
从监管方面来看,保险业监管除了他律,还应该促进行业自律,提升保险公司的自我约束力。受监管政策的影响,上海人身保险市场利用“新产品不如老产品”和“老产品即将停售”作为噱头进行恐慌式营销的行为屡见不鲜。不同于一般的快速消费品,人身保险往往意味着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保障与服务,保险行业加强自律从而获得客户的信任非常重要。配合当地社会环境及保障缺口,根据居民需求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合适产品,提供不同于其他金融工具的价值,以及维持自身长期可靠的经营服务,这些才是保险公司的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因此,参考借鉴香港保险业自律的做法,上海地区保险业应加强自律监管,让市面上的保险产品更具有可持续性和发展性,而不是在开发保险产品时都盯着监管变化,在政策边缘反复试探。
目前上海人身保险市场的公司数量和保费聚集度都比较类似2005 年时香港保险市场的情况,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从香港保险市场在2005 年至2019 年的发展轨迹来看,保险公司数量继续增加的意义不大。中小保险公司突然“弯道超车”的现象是比较罕见的,新增保费会向优势产品和优质公司逐渐集中。上海市场的头部保险公司和已经实现“弯道超车”的中小险企应该珍惜历史机遇,未来应更加着眼于深耕自己的优势领域,推出细分板块的优势产品,将品牌效应充分发挥,把人身保险产品的口碑放在第一位,并且做好可持续发展。
香港和上海都是国际金融中心,两地客户的投资理财意识都很强。不同的是,香港市场对于保险产品在金融工具中的长期定位更为清晰,与其他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工具有着差异化的互补关系,客户对此的认知更为清晰。无论是保单设计上的前期退保价值较低,还是在“重要资料申请书”上会特别提示客户提前退保(以及转保)的风险,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香港保险市场“长险短做”的情况。上海市场目前则较为侧重于将保险产品的短期理财功能放在市场上与银行理财产品去正面竞争。要改善这一局面,可以从两方面去参考:一方面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客户对于不同金融工具拥有的不同属性应该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在关注资金收益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保险本身在长期保障上的优势;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在人身保险的产品开发设计上应重视长期保障及长期保值增值的功能,与短期金融投资工具有明显区分,更多地通过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的长期优势去获取市场份额,避免陷入短期收益的市场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