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勇 孙井东 颜春萌
摘 要:为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促进其专业技能发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本文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对高职教育改革与实践提出研究分析,通过设立人才培养教学目标,提高高职学校的教育质量,重构企业需求类型课程结构,合理安排课程时间,更新以实践为本的教学方式等措施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构建以企业培养方向为主的师资团队,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就业意识,建立开放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学生双方共同成长,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育改革实践产生一定成效,即高职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实现了学校对教学的有效控制,以及企业人才需要与学生就业双赢的目标。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 教育改革 多元化评价
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形成双方共同培养学生的合作模式。该合作模式实施以来,学校可以提高高职学校的学生实践能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就业率;企业获得了较为优秀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满足企业基层工作量达标的目标。校企合作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企业进行专业性的人才培养,能够保障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专业性的技能知识和稳定发展。[1]本文通过设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目标,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因材施教,重构职业需求类型的课程结构,合理安排不同学科的教学时间,根据职业的需求层次设置对应的学科课程,更新以实践为本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训锻炼,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构建以企业培养方向为主的师资团队,增强师资力量,建立开放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开放性沟通的桥梁,对该改革方案下的高校教育情况进行实践成效分析,实现了高职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达成企业与学校双赢的目标。[2]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教育改革
(一)设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需要严格把控,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设置阶段性计划,该目标需要学生具备岗位要求的能力,掌握专业相关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令学生适应其自身专业的相关工作内容,保障其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高职学校应该根据学生自身专业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式,保障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掌握该专业的实际工作内容。高职教育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高质量教学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为专业职业技能教育,因此,在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下,高职学校应该将两种教育方式相结合,形成一体化融合教学。[3]
在人才培养教学目标下,高职学校应先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自身定位后,进行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设立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校应该制定相关制度,例如幼师专业的学生应在毕业前取得对应的学前教育上岗资格证书。设立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后,从三个方面对学生开展系统教育,分别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综合三个目标,以三个目标为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迎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增强学生专业技能能力。
(二)重构职业需求类型课程结构
在设立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后,学校需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职业需求方面的课程,合理配置专业技能的学科时间。
在教育改革中,课程结构应该构建五个模块,分别是人文素质模块、职业基础知识模块、职业技能模块、素质拓展模块与实践模块。对五个课程模块结构合理安排,设置其课程比例、课程内容以及组合结构。在人文素质模块中,应该使学生着重明确道德标准,学习相关知识,保障道德素养,不出现违背法律与道德的行为。在职业技能模块中,应该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专业分别设置课程,例如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设置乐理学习、舞蹈学习等专业性强的课程。在素质拓展模块中,应扩展书本之外的知识[4],例如加入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计算机的操作方式,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在实践模块中,应该考虑职业的类型与需求,综合设计课程结构,加入课程实训,对学生定期培训,在每学期期末设置对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实习、认知实习、习惯实习。学校应该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毕业实习机会,合理分配学生的学习时间,在高职教学的过程中,将实践模块的时间设置为总体课程时间的40%,大幅度增加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快速提高。
本文通過将五个模块紧密结合,实现多类型的课程结构体系,在该课程结构下,以科学为标准,针对每一个学科进行时间规划帮助学生劳逸结合地学习,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迎合企业的职业需求。
(三)更新以实践为本的教学方式
在重构课程结构后,针对学生所学的学科严格按照课程规定时间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根据书本上的内容教授学生,更新后应该形成以实践为本的教学方式,保障学生在课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以提高其实践能力为基础进行教学。[5]
在阶段性的教学结束后,学校应该联系合作企业,增加课堂上的实践内容,将学生带至实际工作岗位中,实现学生与未来岗位的零对接。学校在教学方面应该与企业合作,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扩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之间共同合作,建立对应的实习基地,在该基地中,由企业与学校共同为学生提供培训实习课程,能够保障实习环境的安全完整,使学生具有优秀的实习机会。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对管理方面的学生设置沙盘模拟演练,该演练能够加强学生的管理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使实训内容充实起来,不再是书本上空泛的知识。设置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使学生最接近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由企业专业工作人员带领,令学生在毕业前先熟悉其专业的工作岗位,进行一些工作上的实际操作,从中学习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实习内容分块训练,每个板块为一个阶段性的训练,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热情。
(四)构建企业培养方向的师资团队
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企业会设置一些实习岗位,学校可派送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同时学校还应构建强而有力的师资团队,其师资团队的构成主要以企业培养方向为主,促进学生树立创新就业的思想。
传统的师资团队主要以教授专业技能知识为主,不能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相关的就业专业知识,因此,学校应构建企业培养方向的师资团队,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宣传的平台,企业派出具有就业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传授学生就业相关的知识。例如,学校在内部开设定期的就业指导讲座,能够使学生对就业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到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确定专业方向。在构建师资团队时,学校应设立一定的要求标准,例如,团队中的教师除了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知识,能够为学生的实习提供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实习问题,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6]
企业培养方向主要以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主,因此,师资团队应与企业多次合作,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与社会环境,从而制定相关的培养制度,按照企业标准培养人才,培养出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五)建立开放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完成一个阶段的教育后,学校需建立开放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构成部分含有多个组织,能够进行双方评价,采用开放自由的评价方式。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学校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该结合企业相关人员的评价,因此,在设立评价体系时,应加入企业因素。主要评价目标体系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师专业技能、知识技能教学质量、实习环境、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试卷质量、学生理论成绩、学生实践成绩等。评价主体为:学校、教师、企业、学生。评价方法为:教学内容监控法、教学方法监控法与单元专项评价监控法。[7]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再次设计。
该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三类评价,分别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其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采用匿名的方式公布,主要根据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态度等,教师可将多方面因素综合,最终完成综合性评价。该评价体系能够保障学生能力的综合性,而不是只看重学习成绩。企业可观察学生的工作过程,对其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提出综合性评价,用人单位可根据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结合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操作与实际态度,对学生提出综合性评价,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育改革实践成效
(一)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育的改革,使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保障教学环节内容充实,增加了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教育目标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使普通的教学课堂多样化,形成多媒体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实践发展。多媒体的实践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与教师均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全员参加,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因此,在课堂丰富化的基础上,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热情,在进行阶段性测评时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从而保障了教学质量。
(二)实现了学校对教学的有效控制
完成上述的教育改革,能够使高职学校有效控制教学,改革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体系得到改变与完善,细化了教学过程的众多细节,高职学校对于教学细节的掌控能够对整个教学环节产生有效控制,使得学校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指明了方向。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学校对教学有效控制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筛选优秀人才,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同时,保障学生的就业率。由于教学评价体系的更新,学校通过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等评价结果,掌握教学内容每一步环节,学校可以针对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提高评价结果的反馈利用率。针对学生、教师与企业的反馈,学校将作出创新性的改革,也增加了对教学环节的把控,因此,实现学校对教学的有效控制,加速了教学过程一体化的发展。
(三)实现了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与学生就业双赢的目标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为学校提供学生实习的机会能够帮助企业寻找优秀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目前,多数企业的底层专业技术岗位空缺,不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的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企业与高职学校合作后,可以按照企业的规定培养其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在人才毕业后,可直接与其签署就业协议,收纳优秀专业技能型人才。
从学校的角度看,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得到了企业资金的大力支持,能够使学生全方面发展。与企业合作可以构建校外实习基地,促进学生综合性能力的提高,在企业的帮助下,学校就业率有所上升,因此,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签约了优秀的专业性人才,学校也将自己的学生送到了发展前景优秀的企业中,企业与学校实现了双赢。
三、结语
本文對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提出了分析,通过分析当前校企合作的时代背景,将其与高职教育相结合,从而得出对应的改革方案,此改革方案实践后能够实现教育质量大面积提升目标,保障教学内容充实。本文将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目标,树立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增强高职学生的知识技能,保障其在工作中能够胜任其所在职位。本文建议建立开放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出发,对教学过程进行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同进步。本文行文结构符合逻辑关系,能够清晰地将高职教育改革的各项举措说明清楚,具有一定的严谨性,保障了文章结构的完整性与学术性,在选题上具有一定创新意义,注重高职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能力培养问题,希望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中,能够着重研究高职就业方向与规划等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 姚娟,杨晓莉,张春梅.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文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21(1):33-35.
[2] 付玥.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20):47-49.
[3] 沈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探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学习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20(2):156-159.
[4] 孙国梁.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校企合作模式探究——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2):71-72.
[5] 刘芬.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索[J].知识经济,2020(16):111-112.
[6] 顾芳菲.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4):202.
[7] 周春玲.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对策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7):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