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玲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应用导学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促使其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确保“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效果,需要教师结合具体内容,选择合理的运用策略。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导学案”展开深入探究,以期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
关键词:导学案;小学语文;运用;策略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进行导学案教学,但是从教学结果看,不少教师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如何充分发挥出“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首先需要教师结合新课改要求,积极调整教学理念和模式,引进新型教学策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完成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和以学促教的目的。
一、“导学案”概念及对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导学案概念
所谓的导学案就是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引导的方案,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教师根据具体要求和情况编写出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预习方案。将其应用在课程教学中,主要目的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因而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对导学案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之后做好相应方案的编制。期间,要确保导学案编制满足学生学习需求[1]。
(二)导学案对教学的重要意义
对教师而言,导学案深刻作为其教学工作开展的指明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因而将其合理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与此同时,导学案还可帮助教师开展多样化课外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由此可说明,导学案在教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为促进学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在将导学案运用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时,为确保其作用的发挥,教师应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拓展反思这三个阶段进行,以此能够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逐渐提升自身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课前预习——导学
在以往课前预习中,大多数学生都是盲目进行,没有明确课文重点,所以在学习中处于迷茫的状态。随着导学案的出现和应用,学生可在其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以此能够深入掌握所学内容[3]。比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中,教师可在导学案中为学生设置简单的谜语,即:胡须入泥沙,房屋自安家,地上只结果。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植物?在这种“猜谜语”的方式下,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其对问题的探索欲,经过思考后,学生根据谜面进行猜测。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应用,如查阅资料、网络、咨询家长等,得出“花生”这一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花生所具有的品质,进而全身心投入在教师课堂讲解中,掌握相關知识内容。
(二)课堂学习——探究
众所周知,小学生各方面能力比较有限,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导学案的辅助,推动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导学案与课堂教学进行同步,以此保证学生紧跟教师教学进度。学生在导学案的要求下,完成课前预习。接着,教师在课堂中则要根据具体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探究[4]。
比如在学习《爬天都峰》这节内容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较为精细化的导学案,确定学生学习主要目标,并将需要掌握的生字、字词等填写在导学案中,以此帮助学生解决生字难题问题。另外,教师还可通过习题方式对学生自学生字情况进行检查。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也利用拼音形式,让学生填写相应的字词,或者是直接写生字,让学生进行拼音标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运用导学案,让学生进行探究。
再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导学案中,教师可设计具体的问题,让小组进行探究:圆明园被谁毁灭?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除了建筑以外还有什么?各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分工,期间根据各个成员特点,安排记录人和发言人,将各组对问题探究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在这方式下,不仅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还在提升学生合作意识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三)拓展延伸——反思
导学案是学生进行预习的重要方式,在具体运用中还可起到巩固知识、复习知识和课后反思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这方面,根据学生在导学案中的学习成果,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以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切实保证课堂教学质量[5]。
依然以《落花生》这篇文章的导学案为例,很多事物都是与生活相关,并蕴含一定的道理。这时,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找一找”的课外活动,让其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接着提出:“有哪些事物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学生之间则可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在校园内进行搜集。其中,有小组是以粉笔为主,认为粉笔虽然只是简单的物品,但是为了能够让他们学会更多的知识,而牺牲自己。此外,还有小组以蜡烛为观察对象,认为蜡烛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而自身则慢慢消失等。在这种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各种道理,进而促进其更为全面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和理念上需进行一定的调整。在所应用的教学模式中,导学案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效果。因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导学案的运用。为确保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马绍清.课前导学案在提升小学语文自学能力中的运用措施研究[J].考试周刊,2021(20):33-34.
[2]覃宁枝.探究"导学案"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思路[J].幸福生活指南,2019(25):0164.
[3]张梅珍.以电子书微课+导学案为课内导学的小学语文新型教学模式[J].文渊(小学版),2021(4):2020-2021.
[4]石俊强.小学语文新课改的实践与反思——对导学案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20(11):99-100.
[5]冯笑兴.以生为本,让学生在汉字王国遨游——《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及反思[J].中外交流,2019(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