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生体育社团模式的重构(XC2010013)。
作者简介:孙艳秋(198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从学校教学方面抓住体育教育的本质,配套完备的保障措施,发挥课外活动的辅助功能。高校领导要重视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理解体育核心素养的深刻意义和对人未来生活的重要意义。体育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以致用”。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高校;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0.086
从“双基教育”“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中国学科课程在实现“立德树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路径上不断发展。从理念到现实,从活动到学科;从课堂到课程先天性+后天到后天,体现了学科培养人才的价值认同,是中国几十年来通过实践提炼出来的课程目标,是我国对当前教育的整合和提升,培养完整人教育的一个前进步伐。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体育核心素养直接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与人的生活、工作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面对社会的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为此,本文结合体育核心素养的定义,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形成原因,在教学上明确培养方向,使体育课程在发展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体育核心素养的构成
体育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内涵的外延,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身体健康、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都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關系,相互依存。
1.1 美国、加拿大体育核心素养的构成
美国将有关体育健康相关的知识均纳入学校的核心课程。首先,人的基本健康信息,通过信息获取,学会如何锻炼和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对将会出现的问题的采取的保障措施。其次,通过学习,“学以致用”,对自己以及家人的锻炼做出正确的决定。最后,了解和掌握有关健康的国际公共卫生和安全问题。
掌握体育知识、发展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和运动习惯是加拿大的体育核心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目标的培养,要求每个学生最终能够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参与体育生活。
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学生体育的核心素养都要掌握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健康常识。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家人能够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可见体育核心素养在人一生的发展中都处于实用、稳定、核心的关键位置。
1.2 中国体育核心素养的构成
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管理的意见》,学校体育教育的重点内容是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培养运动锻炼的兴趣,形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对象,学校体育在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开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健康水平应作为政府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标准之一。
通过体育课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健康知识,面对体育运动问题的解决能力,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形成吃苦耐劳、团结的体育品格。
体育核心素养定义目前争议较多。体育学界普遍认为应从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体育情感三个方面定义。虽然定义不统一,但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发展健康的运动行为习惯,为个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根据现有的研究调查,笔者认为体育核心素养是个体通过体育运动,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将体育锻炼融入生活,最终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品格和能力。它应该由基础体育常识、运动技能和方法、健康知识和行为、体育品德和情感组成。首先要培养运动兴趣,掌握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其次在运动的同时,掌握项目规则、保健知识,预防运动损伤,了解体育安全防范等。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专业对学生品格和情感的培养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互动性、交互性。借助体育教育的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体育态度,使体育课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前奏”。
2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影响
影响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根据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高品质体育教育:政策制定者的行动指南》报告书指出,学校体育是将发展身体运动能力、价值观的学习和交流结合起来的唯一方式,是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理想之路。学校体育主要包括体育教育和课外体育锻炼两个模块,学生作为体育锻炼的主体,在体育教育中发挥着最主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学生体育的核心素养,首先要明确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这两个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现实影响。
2.1 体育课程对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形成的影响
体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最突出的学习平台。现有调查显示,各大学通过体育课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比例达到89%,体育课程正在不断改革,但效果甚微。“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引体向上学生的近一半是0”“12年来学过的体育什么都不会做”等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对学校体育的偏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如下:
(1)体育课程的目的不明确。学校开展的项目和课程内容千年不变。体育教师可以一本教案可以十几年内容不变,学校方面体育课随便安排只要安全,搞形式化的教育和形式化的活动,这样形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课程的目的不仅是锻炼学生的体能,加强体质,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体育促进心理健康,学习到体育的品质和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2)项目开展单一,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兴趣。学校开设体育项目保守,与时俱进的项目由于安全问题无法开展,开设课程的时间固定,58%的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现在的学生对新事物很好奇,比如滑板、登山、旱冰、hiphop等,由于教师和场所的原因,很多项目无法开设,无法吸引学生的参与度,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需求。学生在兴趣、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一方面,传统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由于标准的统一,学生没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也没有选择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发主思考和选择的机会,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在评价过程中追求分数,评价方式单一。为了在体育评价中通过评价,教师对运动功能的简单化、模糊化让很多项目失去了自己的魅力。为了评价而评价,12年来所学的体育没有学到任何技能,这种体育课也失去了教育价值。
2.2 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影响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重要补充,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之一。调查显示,为了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需求,现有高校体育社团的开展情况达到100,98%的高校通过举办校运动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大约89%的学校开设普通大学生运动训练队,满足了部分体育爱好者的兴趣要求。体育培养大学生自律,调查显示,79%的学校实行早操制度,适当合理的早操,一方面促进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通过督促学生锻炼体育的手段,为学生的健康行为形成打下基础。为了扩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部分高校开展体育文化月活动,体育文化月时间跨度长,活动形式多样,开展项目繁多,参与人数不限等措施有效地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播,学生在竞争过程中更能体会运动所带来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3 优化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国务院《关于加强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意见》强调,学校体育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学生体质为主线。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应从单纯的技术教育逐渐转向技能和感情。这种体育价值观的转变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和学生体育发展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保障。
3.1 适应时代需求,构建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
以体育为手段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大学生处于探索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学校体育发展学生的必由之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体育品格。其次,运动能力和习惯的形成策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尽可能“动”,“动”要有效,“动”要养成行为习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习,愉快地学习,多方面地学习。最后,要将运动项目与健康保健知识联系起来,提出正确的锻炼方式,落实到现实中要切实可行。课外体育活动时体育课的重要补充,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平台之一。体育素养的培养应外延到体育课外锻炼当中。课外体育活动相较于体育课具有时间、空间和项目等的开放性、灵活性、丰富性的特点。在具体的学校体育锻炼当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体育课。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下,激励学生参加体育社团,满足自己的体育锻炼需求,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3.2 坚持有的放矢,制定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体系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活跃度可以很好地带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参与课外活动的锻炼是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将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列入学校体育当中,形成早操-体育课-课外锻炼“三位一体”的锻炼形式。学校要在学生刚入学时,强迫所有学生参加某一体育社团,培养学生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另外在课程安排上,单独划出某一时间段为自由活动时间,确保学生课余锻炼时间充足。
3.3 完善社团管理制度,实行“体育部-指导教师-学生”全面管理体制
课外锻炼形成一定的规模,可以鼓励对某一项运动感性兴趣大学生加入体育社团,规范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的设立对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效果。在社团的建立和发展上,学校团委和体育部要给予社团的指导和支持,确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弄清社团的发展方向。设立专业的社团指导教师,在这方面,体育部要发挥师资优势,特别是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发挥特长优势,立足社团的发展。要想社团发展的有活力,除了学校扩大相关宣传之外,应积极参与体育竞赛活动,为社团注入强心剂。社团活动鼓励学生自我创新,加大学生的自由度,满足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需求,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習惯,形成健康行为。
3.4 参与校外组织的体育活动,扩大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学生锻炼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目前,很多社区。大集团的场区都开设了很多健身活动,高校更是集中在大学城内,可以形成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区,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利用校外资源不仅能满足学生参与多种体育需求,还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3.5 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的组织保障
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否成功,离不开学校制度和学校领导的支持。学校的扶持和重视程度,是相关部门、教师实施培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对实现培养起到提高和发展的作用。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终身锻炼”的习惯。学校和领导要表明支持的态度。创新大学体育培养管理,坚持以德治国的基本原则,使学生在形成运动能力、体育知识、健康行为的同时,提高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坚持学本开发,创新发展开放的培养氛围,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无限动力。重视新媒体力量,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形成开放的锻炼氛围。将体育的外在功能不断扩大,促进培养方式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洁.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18.
[2]素梅.学生体育专业的核心素养培养应掌握的关键和有效战略[J].体育杂志,2017,(06):84-88.
[3]马孝志.学校体育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02):261-264.
[4]陆平.都均市高中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现状和培养对策研究[D].都匀:贵州民族师范学院,2019.
[5]李群龙.云南省大学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8.
[6]岑艺生,张守伟.在国外核心素养框架下探索体育教育改革[J].体育学刊,2018,25(01):104-109.
[7]岳辉.新学科素养研究的进展、问题及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16,(1):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