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萍
摘要: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将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观念和知识讲解方法渗透在幼儿机构的教育活动中的现象。这种现象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基于对教育经验的总结,论述了当代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原因分析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了很多父母,父母的焦虑情绪间接地促进了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成,提高了对幼儿的要求,改变幼儿教育的教育形式。总的来说,这种教育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是非常超前的。通过这种教育方法,幼儿的想象力受到抑制,并失去了探索万物的兴趣。
一、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一)幼儿教育缺乏政策管理
九年义务教育不包括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管理制度、教育标准都有待强化。幼儿园的初衷是为孩子们融入世界提供一个良好的起点,给孩子们一个个性张扬、创造力发展的美好童年。我国没有为儿童出版统一的幼儿园教科书,这是为了让幼儿教育摆脱束缚,激发各幼儿园的创新活力,推动幼儿教育发展。但是,近年来,许多幼儿园违背了这一政策的初衷,并在儿童的学习课程上实行了小学化教育。
(二)父母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十分重视幼儿教育,儿童被迫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兴趣班。父母的育儿观念对于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具有重要影响,许多幼儿园正在采用小学化教育来满足父母的需求。当前,一些幼儿园通过开办英语,数学等课程,有时分配作业来让幼儿掌握知识,从而迫使孩子被动接受着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
(三)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幼儿教师的招聘和考核相对于小学、中学而言,并不严格和规范。一些幼儿园教师缺乏专业教育技能和专业知识教育,不了解幼儿成长规律,也没有掌握正确的幼儿教育方法,很多地方幼儿园教师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因此一些非专业教师加入幼儿园教师队伍,他们较缺乏教学和处理经验,无法从容应对,给整个幼儿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影响。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影响
(一)影响幼儿身心健康
从目前幼儿园推行的小学化教育成效来看,这一教育模式是错误的,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导致了很多幼儿一开始就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感。幼儿教育主要是启蒙式教育,在游戏中诱导儿童对知识的探索,让幼儿在各种探索活动中认知世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的同时,同时也推动他们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和逻辑能力等,让他们能够从容应对未来的学习生活。而将小学化教育引入幼儿教育的课堂中,是让幼儿学习还在他们理解能力之外的知识,这种强制性的教育模式会加大的幼儿自身压力,剥夺他们开展多样化探索活动的权利,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幼儿过早的接触文化知识,也会导致幼儿无法依靠自身好奇心对事物进行思考,不利于儿童在幼儿时期的人格完善。
(二)不利于幼儿多元发展
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往往需要家长辅导幼儿学习,但是在辅导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部分家长缺少耐心的现象。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实施,不管儿童年龄有多小,都会要求他们进行写字与算术,作业完成度成为衡量幼儿能力的主要指标。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都不受到重视,这种单一化的教育和评价模式,难以让幼儿获取到快乐,也会将学习定义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传统的幼儿教育,主要是由幼师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探索,而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将知识强加给儿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忽略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运动能力及识别能力的全面开发与发展。
三、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策略
父母对幼儿教育缺乏了解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父母在解决学前教育问题方面可发挥关键作用。为此幼儿园应强化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在幼兒园和家庭之间建立联系,让幼儿父母充分了解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负面影响,了解幼儿的成长规律,引导幼儿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园以及政府部门还应该重视幼儿教师的培训,制定适当的培训方案,确保他们具备最新的专业知识、教学理念以及方法,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指导幼儿健康成长。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引导幼儿园创新教育模式,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给幼儿打造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工作应该重视启蒙教育,结合其认知能力和成长需求开展教育活动,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杜绝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幼儿园领导、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努力,加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强调与父母沟通,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不应该急于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李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制度基础及对策建议[J]教育科学研究,2019(7).
[2]陈相.幼儿园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倾向化及相关对策[J].科技信息,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