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玲
摘要: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出现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文化。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美术教育需要不断在发展中创新。通过引入民间美术资源,教师可扩充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感知传统美学,提升其审美品格和人文素养,使其成为民间美术文化的推广者。
关键词:民间美术资源;高中美术教育;应用
在我国璀璨的特色文化宝库中,民间美术文化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审美的认知、对自然的感知,还体现了先民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的载体。为挽救先辈留下的文化瑰宝,美术教师应认识到民间美术资源与美术教育的关系。通过挖掘和开发民间美术资源,教师可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鉴赏独具民族、民俗特色的美术文化,激发其传承美术文化的兴趣。同时,学生在了解、鉴赏民间美术资源的过程中,能够拓宽个人视野,了解我国传统民俗、人文景观,自觉地成为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和推广者。
一、导入视频资源,培养学习兴趣
凭借网络引擎、计算机工具的优势,教师可从网络中搜集经典的民间美术资源。相较于以往的介绍形式和教学方法,视频资源能够刺激学生多重学习感官,辅助教师呈现各种民间美术资源。基于网络资源的支持,教师不仅可迅速搜集地方性的民间作品,还能呈现相关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发展历史,带领学生感受民间美术文化的魅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整合不同类型的民间手工艺品资源,如作品图片、制作视频、文化展览介绍等。这样,教师可一边介绍手工艺品历史背景、现实意义,一边呈现相关制作工艺。通过融入丰富的视频、图片和文字材料,教师可有效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其审美水平。以“京剧脸谱”为例,教师可介绍常见的化妆方法,呈现一系列的脸谱面具,以及脸谱的三种色画方法,如抹脸、勾脸、揉脸。脸谱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在美丑的矛盾统一性上,不同图案代表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普及相关知识、播放相关图像资源,教师可打造生动性的美术课堂,激发学生对色彩绘画的热情。
二、挖掘美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从美术教材内容角度看,诸多美术知识与民间美术资源的关系十分有限。为了将民间、地方美术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课外时间,走进地方调研,搜集地域性的民间美术资源,开发出系统化的美术教材。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势多变,不同地理文化环境造就了多彩多样的民间美术文化。教师可选择性地整合美术课程和美术资源,让学生便捷地鉴赏民间传统文化,激发其弘扬和传承的兴趣。在我国民间美术资源构成上,主要划分为以下几类:其一,绘画类。主要有扇面画、年画、版画、壁画等;其二,玩具类。包括了布玩具、纸玩具、泥玩具等;其三,雕塑类。主要有砖刻、彩塑、木雕、建筑石雕等;其四,服饰类,包括绣花荷包、嫁衣、民族服饰等;其五,刺绣染织类。有蜀锦、蜡染、土布。此外,民间艺术还有编织、戏剧、剪紙等。在搜集教学材料时,教师应根据不同资源类别进行搜集、整理。同时,也可组织学生加入材料搜集队伍中,鼓励其深入生活中寻找民间美术文化的足迹,搜寻美术实物材料、制作民间美术手工艺品。这样,学生们在教师的带动下,可以了解地方特有的民间美术资源,学习民间手工艺,陶冶其精神、文化情操。
三、邀请民间艺人,创新美术工艺
美术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讲授阶段,只有将鉴赏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动手制作,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民间美术资源大多来自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活跃着民间美术艺人,其掌握着民间美术手工艺的精髓。要想渗透民间美术资源,教师不应仅研究理论。还应根据民间手工艺特点,组织课外实践或特色实践活动。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邀请地方的著名民间手艺人,共同设计美术实践活动方案。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民间艺人可手把手演示操作过程,展现民间美术文化的魅力,让学生们积极传承和弘扬。同时,教师也应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运用油画、素描的相关材料,创新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通过灵活搭配色彩和线条,提升其人文素养、创造能力。此外,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去往校外,拜访民间手艺传承人,如蔚县剪纸、宜宾竹雕等,让学生们跟随手艺人学习剪纸和雕刻技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美术资源与高中美术教育的有效整合,关乎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因此,教师应主动搜集和开发地方和我国的民间美术资源,通过导入视频资源、划分资源类别、开展特色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手工艺,带领其感受民间美术文化的魅力,提升其审美境界、文化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吕明昭.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分析[J].文存阅刊,2020(14):74.
[2]邵可东.民俗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浅述[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