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瑶 王梦蕾 武启云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在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以下简称“后疫情时代”)对于教育价值观应再进一步深度思考。文章通过世界各国价值观的博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导向与疫情期间教育价值的内隐作用四个方面论述对于教育价值的思考,并提出在后疫情时代下我国对于教育价值观的展望,旨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教育价值;教育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4-0018-06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教育等都受到影响。教育肩负着培育未来创新人才和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任,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教育对全民素质的提升作用愈加凸显。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教育的价值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更加凸显自己的特色。后疫情时代下教育价值观的变化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后疫情时代价值观的博弈
2020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通电话时提到了“后疫情时代”一词。时隔6天后,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视频交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及“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1]。王竹立先生认为,所谓
后疫情时代,并不是疫情发展的后期的时间阶段,而是疫情起伏不断,时好时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暴发,从外国、外地回流,以及季节性发作,而且具有延时性与长期性,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就像一个人大病初愈,不可能还与没病之前一模一样,而是发生了很多生理、心理乃至行为方面的改变。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可能再回到从前,教育尤其如此[2]。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使得国际局势再次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已成为时代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虽然联合国以及多国国家首脑提出保护多边主义,强调只有世界各国、各民族团结协作,才能更快、更为有效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与发展,但依旧会有部分国家逆向而行,奉行单边主义,激化民族矛盾,甚至于退出各级各类国际组织。
(一)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博弈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保护单边主义无异于效仿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激化民族矛盾。“白人至上”的思想更是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违背“以人为本”的人权理念。对于高举“自由”大旗,反对疫苗接种的部分国家来说,新冠肺炎疫情就像扯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暴露出了以往被掩藏的种族歧视、保护主义,特别是“右翼民粹主义,其具有强烈的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倾向,对内维护白人种族利益优先、对外维护民族主义的利益,不惜采取政治极端化手段,通过逆全球化摄取本国经济利益,反对移民在经济文化价值上对西方产生的影响”[3]。在此次疫情期间,联合国发挥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进行国际合作,解决国际间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4]。但由于右翼民粹主义借此次疫情为其势力抬头,致使联合国长久以来的努力遭到重创,为国际形势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自我保护与合作共赢的博弈
正如馬克思所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的、曲折的,我们相信时代的发展也会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过程中虽有阻挠与坎坷,但时代前进的步伐不会因部分国家的故步自封而停止。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
新,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够形成系统的,只有学会分工合作,才能取得共赢。自从疫情暴发以来,部分国家发现本国的基础医疗设施生产出现问题,因此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引导企业归国,以及资金、技术回流,从而满足本国需求,并更好地控制经济主权。也就是说,部分国家不再依靠资本输出来促进经济发展,而是让自己国家工人进行劳动,从中获利来发展自身的经济,从多边主义的发展走向贸易保护主义。在当今社会,核心技术固然重要,但过于“独立化”,就是在重演“闭门造车”。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想要在和平中发展、在发展中和平,合作共赢必然是推动和平与发展的第一要务,更是我国引领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的新创举。
(三)群组化的出现
后疫情时代的发展不仅仅是各国之间经济、文化的合作共赢,还有“群组化”的发展与崛起。在疫情期间,中国、韩国和日本在东亚区域内互帮互助,中国与俄罗斯、巴基斯坦、塞尔维亚之间的深厚情感,都是后疫情时代中地理位置区域性或非区域性的“群组化”的体现。这体现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与合作,还有国家的治理能力。国家的治理能力会影响国家的发展状态和趋势,还会在当今各国紧密相连的全球化社会中影响国际的政治格局,因为国际政治中制度的较量已经让位于治理能力的较量。“制度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不仅取决于多党制和公民投票等程序的设计,更取决于制度运行的实际效果,即能否带来良好的发展与治理”[5]。
后疫情时代的来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在新时代发展经济、文化的合作共赢,如何将中华民族伫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二、后疫情时代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凸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确立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美国的《国家利益》杂志上,日裔美国人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一文中发表共产主义终将失败的论断。但我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证明了共产主义不仅没有失败,而且更适合于我国社会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人民”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的优越感从来不是自我标榜的,也不是通过自我满足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通过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才实现的。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要明确认识到人民的利益为国家的根本利益,这就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的民主。社会主义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因此,在疫情期间,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一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二做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从疫情初期无法确定病毒到疫苗研发;到新疆喀什地区暴发二次疫情后紧急封城,对市民进行全面核酸检测排查;再到国家负担所有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费用;再到广大医护人员、部队官兵、社区工作者等在疫情中坚守岗位等方面都体现了我国以人民为先,人民至上的制度特色。
(二)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共同”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从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的“共同富裕”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精准扶
贫”,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裕”所做的努力。这种使得中华民族的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发展也是我国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集体主义精神不仅对促进我国物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有巨大影响。世界多民族、多文化的发展造就了现有的多元化国际形势,从东、西方文化和国家意识形态等方面出发,以美国为首的欧美文化中凸显出人民对于自由、民主的追求远高于安全的表象,以西欧国家在此次疫情期间的“封城”之举所引起的游行和抗议事件中不难看出这一特点。但细究其原由会发现,欧美国家对于“新自由主义”的追求不过是对于“资本至上”的美化。政府放任人民追求“自由”导致的疫情失控其实质是为了维护垄断金融资本利益、防止股市动荡,而这恰恰符合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化的社会制度[6]。由于传统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中国人民心中“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家、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千万家庭的稳定成就国家的欣欣向荣。东、西方不同的思想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观念,而此次疫情充分体现了集体主义在时代变革中具有的优越性,以及在全球治理中各国将本国视为世界团体一份子的重要性。我们也崇尚自由民主,不过要明确自由民主是现代文明的基本,但还是要守住最基本的人道主义底线[7]。
三、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多元化的世界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戴着独特而又神秘的面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通过五千多年的发展、演进而来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
征,是具有中国独特性的一种文化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飞速发展并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体现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价值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以受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贯穿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中
“盘古开天地”“夸父逐日”,以及“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都在显示中华文化是不依靠外在神灵的,而是靠人的自觉与自律,处处体现的是人的主动性、自律性。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和家庭的秩序也都是通过人的自律来体现的,如百善孝为先等。这些学者的看法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不仅将人的发展放在基础位置,更强调人对他人、对家庭、对家族,以及对国家天下的义务。如今,我国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立足当代实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合文化”的价值
中国人自古以来万事讲究一个“和”,和合文化就是看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G20领导人大阪峰会上讲到“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比摩擦好,对话比对抗好”。這句话中所倡导的“和”就是在当今这个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实际运用,同时也是我国对外关系上“和合”的体现。另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人民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封城居家,其他国家震撼于中国这种万众齐心的抗疫之举,感叹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团结和集体信念……这些则是“和合文化”对内的体现。邢贲思教授认为,这种 “和合文化”有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和道德水平;有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助于我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价值评判标准,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三)中华传统文化中“信念”的价值
信念感是人文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众多思想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人对于复兴中华的信念感激增,由之前的“中国人出国后更爱国”转向“生于中国,三生有幸”。“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人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很大程度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当自身成为“领头羊”时,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也会显著提升。身为具有五千多年文化底蕴,以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通过历史的洗礼,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之中,这为中华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以及文化自信的增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我国的教育价值观在疫情期间的隐性力量
(一)中华民族思想中教育的文化价值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古书《尚书·舜典》中记载:“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在尧舜禹时期就出现了对贵族子弟的教育;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开授私学,有教无类,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以及今日我国提倡的“科教兴国”都体现出我国对教育的重视。教育是立国立民之
本,在《大学》中就体现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现今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变化,但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个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和家国情怀不可分离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传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能生生不息必然离不开教育,而我国教育发展就是在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背景,结合社会实践,不断充实、发展和创新的。
(二)多角度理解中国教育的价值
教育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如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政策价值与自我建构价值等。在现实生活中,教育价值的体现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价值的融合。从社会价值来说,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同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同心协力共同抗疫的精神;从实践价值来说,教育者通过科学的解释使学生认同和理解国家在疫情期间的举措,也可以给教育管理者提供建议,例如,“停课不停学”和“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在自我修养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如何做人。作为学生、教师,或是教育管理者,不同身份的人在后疫情时代可以为自己的学业、孩子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做些什么。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思考“双减”政策为什么实施,有何意义,暴露出哪些问题。教育的发展以及对其价值的思考大可关乎国家发展,小可关乎个人成长,有必要从多角度分析教育的价值。
五、教育价值观的时代反思
(一)教育价值与时代变迁相辅相成
从古至今,不论是发展不过几百年的美国,还是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底蕴的中国;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价值都是随着历史、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此次疫情给我国教育价值、教育的实施与过程,甚至对“百年树人”的结果带来的既是打破与改变,也是重建与机遇,更是“教育体系重建化”的机遇,涉及我国教育的价值观念体系、课程与教学体系、教育管理体系,以及治理体系等多元性、结构化的重建。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性与对生命的威胁性,使人们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与求生意识。这种生存危机下产生了相应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而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长久以来所坚持的教育价值观念。在国家出现重大灾害时,每个中国人必须将自己置身于人与人互动的集体社会环境中,整个中华民族必须将自己置身于自然环境中。追求和谐发展的中华民族更希望各国人民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式在社会和自然两大环境系统中长久生存与发展,并以使命感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指南,养成“我为人
人,人人为我”“我为社会,社会为我”“我为自然,自然为我”的共生意识。这些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完成。教育的演进过程是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在后疫情时代,将生存与发展的使命感融入教育的过程中,并将其与国家的愿望、期许和现有资源相联系才能更好地在时代的变迁中发展教育,发挥好我国的教育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反作用于时代变迁,使我国长远而稳定地发展。
(二)教育价值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
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所具有的特质会影响我国教育价值的发展,教育价值会反作用于我国的社会特性,并将其加以吸收和发展。教育在国家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将影响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从国家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教育是由国家的政治、国家的意识形态、人们对于教育的传统需求,以及对它的价值与未来发展的看法所决定的。在这
里,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国家的政治,不论是封建的华夏王朝,還是不断发展的新中国;不论是君王统治时期,还是如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几千年的发展离不开集体主义。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在《荀子·王制》中就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君王就已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体主义意识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民的心中,这种意识不是瞬息之间产生的,而是受教育的传统需求所影响的。这种集体主义的意识在我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得到了升华与发展。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集体主义不再是除去王朝统治者以外的集体的力量,或者说是同宗同族的宗法思想,而是指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是贯穿于共产主义道德各项规范的核心,是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贯穿于人民的生活实践中。教育体系是每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文化与传统的最高表现[10]。这种政治意识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打上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烙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党课和党会中会强调集体主义教育,并在实践中引导干部、群众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和集体荣誉;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阶段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为人民、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意识。集体主义不仅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当青年通过教育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时,能够深刻地认识并认同我国发展集体主义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受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结合国家发展的需求,我们可以明确认识到社会主义强调集体主义的意义所在,集体观念的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在复兴之路上的成败。当然,我们对于集体主义的理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使青年真正理解其意义所在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舆论众多,对于言论的真伪辨识难度增大,容易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教育具有解放思想的能
力,应该用教育去鼓励和激发人的潜能,并使个性与共性协调发展,不助长个人主义,而是发展一个具有创造性的集体。积极组织和参加社会活动就是培养创造性集体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社会活动中,学生可以发挥个人力量,同时可以保证集体的效用,在集体活动中发现与谋求个人的发展,掌握日常管理社会与控制事物的权利,从而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通过自身命运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集体的发展。通过教育方式的积极影响,更好地使学生认同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对后疫情时代下我国教育价值观贯彻落实的展望
第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的接班人。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变革,人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不再仅限于本国之内的自给自足,这在经济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加快,使得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这种信息的全球化正在消除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正在重塑现在及未来社会。由于信息的全球化与“谁掌握知识、科技,谁就强国”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全球化的另一个特征也就是科学与技术网络的发展使得提供资金或信息的强国与贫困国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那些贫困国家的研究人员或者企业家也有很大可能被排斥在外,这样,知识的差距也将进一步扩大,致使那些缺乏知识的国家与这方面的重要活动更加无缘[11]。这两种特征激励我国不得不加快发展进程,中华民族想要完成伟大复兴的愿望,就必须发展以知识为基础、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科技与经济是我国走向强国必做之事。对于为何要一再强调我国要提高科学技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国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我们的灵魂之中,但思想观念的形成不仅仅受本国文化的影响,在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学生还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那些拥有系统化信息的大国或多或少都会隐晦地宣传他们自身所认为的“世界文化”的价值观,如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之前,甚至于当下,依旧会有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外国的空气比中国的甜”。如果长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之我国在科技领域的不足,很可能会使下一代中国人“忘
本”。在这次疫情后期,各国开始加入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这不仅是一种国际合作,其中也有竞争。中国是新冠疫苗研制的主力军,中国疫苗的问世,以及在未来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会为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中国贡献的同时体现大国担当,提升国际地位。不论是全球化带来的影响还是中国自身的发展,我国教育的价值不再以“功利”目标为导向,培养应对考试、考取职位的“工具人”,而是在信息流通自由化、无界限化的知识带动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的人才,这才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第二,提升教育的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在疫情初期有李文亮医生的舍身为民,有钟南山院士、张定宇等研究人员、医务人员的坚守阵地,更有千千万万中国民众的齐心协力。这些现象表明,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与守护的情感会在灾难来临后被激发。此次疫情教会人们的也不只是珍惜生命、珍惜时光和身边人,更有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保卫国家、保护人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彻落实于课堂之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教会学生用批判的精神来看待后疫情时代各国对中国的态度,以及中国在国际局势中的角色。我国还应该拓宽教育主体视野,使国人以全面了解世界和尊重他人、尊重他国文化的态度去理性爱国。古人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但在当今世界“知己知彼”是为了通过了解和学习他国之所长更好地发展自身。最主要的是学会培养“共同体”“同呼
吸、共命运”的国际合作意识。中国在不断壮大,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处境依旧不容掉以轻心,要在国泰民安的生活中看清我国潜在的危机,要在东西方文化被划分得泾渭分明的世界,将自身文化展示给世界的前提是国民自身对文化的自信程度。我们在了解世界和他国的同时也应该让世界了解中国,“共同”二字只有达成共识才能最终通过一代代中国人的努力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第三,发展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不论是此次新冠疫情,还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悲痛的,但我们会发现,除了国家在疫情期间的防控要求外,全国人民对疫情的防控意识很强,这就是道德与修养的约束,即“自律”。一个国家想要稳定,不仅需要完善法律制度更要不断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而教育恰恰是公民学习与运用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并增强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倡“德行天下、法度自如”,法治的最高境界是“德治”,通过教育发展公民的自身道德修养,对我国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强调“德行”的同时,教育也应着眼于世界。我们不仅需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更需要通过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来反观中华文化中的优缺点。每个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向其他民族学习,在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必然也会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历史上绝对没有任何民族在文化上专门引进,毫无创造,或者是专门创造,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12]。因此,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崇尚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尊重外来优秀文化,提高人文道德修养,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才能积极探索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益的知识,并将其实践于中华文化的发展中。
大连“日本风情街”开业、中国粉丝为韩国反华明星定制“专属飞机”应援等现象的出现,表明增强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一些人之所以不认可本国文化,就是因为不了解、读不懂,何谈崇尚?无崇尚,何谈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总而言之,教育需要从宏观出发来提高全民道德修养,也要从微观角度出发,结合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历程,读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发展教育的人文精神,最终实现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
参考文献:
[1] 潘子荻.习近平的2020·六月:“后疫情时代”彰显“中国策”[DB/OL].(2020-07-14)[2021-09-2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20-07/14/c_1126236129.htm.
[2] 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 研究,2020,41(4):13.
[3] 韩海涛,陈月.警惕欧美新民粹主义思潮右转的危害[N].中国教育报,2020-06-11(5).
[4] 聯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J].中国公务员,1999(6):3.
[5] 吴心伯.疫情加速世界后霸权时代到来[DB/OL].(2020-06-16)[2021-09-24]. http://www.cankaox- iaoxi.com/china/20200616/2412828.shtml.
[6] 邢彩丽.新自由主义危机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美国应 对新冠疫情的影响分析[J].新闻传播,2020(5):4.
[7] 马国川.抗疫的三个尺度:人文、法制与科学——专访历史学家葛剑雄[DB/OL].(2020-03-15)[2020-03-16]. https://xueqiu.com/3288261856/144024749page=2.
[8] 鲁志美,杨凯乐.中西方文化比较下的以人为本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39(5):77.
[9] 张文哲.中华和合文化的整体及其现代意义[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4):33.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9:218.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
[12] 艾哈迈德·艾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一册) 黎明时期[M].纳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
■ 编辑∕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