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 甘美泉
摘 要:高等院校办学形式日益多元化,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成为紧要任务。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保证内部控制效率与效果的基础。文章针对现阶段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即在评价体系运用、监督机制、评价报告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组织结构、评价体系、人员素质、监督体系、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4-0032-0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部分高校已经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同时,高校自主办学意识加强,大量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以及资金来源、经费支出的多样化等均加大高校经营管理风险。大多数高校即便实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但仍未形成有效体系。
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内控系统运行中的关键环节,可以及时发现内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内控运行有效性的标尺,在高校内部控制建设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实现新形势下的高校经营管理稳定发展。
一、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决定其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与企业存在很大差异。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等相关文件,为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运用不成熟
目前,高校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仍不够成熟。首先,高校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认知不足。高校作为事业拨款单位,领导对资金运营、风险防控的敏感性较差,缺乏对内容与方法的有效认知。其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未能形成闭环,缺乏运营分析控制。现阶段,高校制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注重目标的实现,而忽视运营分析控制,致使通过内部控制发现风险却难以准确把握风险点,仍需通过人为分析做出风险应对,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实践性差。最后,高校内部控制评价客观性差。我国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多以定性指标为主,主观因素对结果影响较大,而不易量化的指标缺乏可靠性,使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方面,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机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其内部监管制衡失效。目前,高校的内部控制流程是以财务管理、内部审计为基础的延展,而非自上而下的重新构建。因此,高校内部控制视角相对较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能够约束的范围有限,不利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实施。另一方面,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机制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内部控制监管结果缺乏可信度[1]。高校的外部监督主要由审计机关和纪检部门负责,但其参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并不高,真正了解高校内部控制情况的是内部审计,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很难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有效的监督。同时,对高校领导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未与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挂钩,导致审计部门的自律性不强,影响评价体系实施效果。
(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利用程度低
一是高校内部控制缺乏自我评价。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和监督两方面,在实践过程中,高校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极为重要,能够发现高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2]。但现阶段,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利用程度偏低,自我评价过程有所欠缺,整改报告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缺乏实践性,致使应解决的问题未得到有效处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失去原有价值。二是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透明度不高。信息透明化能促使高校从“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变,有利于加速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设。
二、构建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推进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转型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前提是提高领导班子的重视程度。推进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设必须抓好“头”,让领导干部意识到内控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决策观和风险观;让领导干部熟悉本校的内部控制运行情况,带头发展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财务处、审计处牵头,由一到两位分管校长领导,以财务风险控制和内部业务审计为主的内部控制;另一类是由几位分管校长领导,由纪检、审计、财务、资产等部门联合组成,涵盖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合同控制等方面的内部控制。相对而言,第二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应当由上级部门下派,由事业单位管理,牵头领导应当由党委书记和总会计师共同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建立有效的组织构架,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做好内部控制体系。因此,推进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转型,是加强经济责任意识、加强控制监督的必由之路。
(二)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内部控制評价指标体系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需要考虑三方面:一是评价指标的设定应具备层次性,可以是战略层面的,也可以是业务层面的,根据这些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保证评价指标的全覆盖,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指标制定上,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学校的发展战略作为总体目标,将党建、教学、学科、科研、教辅、学工等方面与战略目标推进的匹配情况作为二级目标,将各部门和各单位的预算、收支、采购、资产管理、人员管理、项目开展等具体业务作为三级目标,从而搭建整体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二是注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系统性。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必须有完善的系统,能够突出不同层次中的重点内容,各指标之间相辅相成,避免重复设计。三是加强对评价方法的研究,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提高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效率。事业单位也应紧跟互联网的浪潮,加强高校自身的信息系统建设,搭建完备的信息系统,有利于实现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以图书采购、差旅报销等常见大宗项目为例,如果能以单位层面招标,就能实现现金折扣,或者实现融资功能,减少高校的银行贷款和利息支出。
(三)强化内部审计建设
内部审计部门在高校内部控制中起到组织、引导和协调的重要作用,强化内部审计建设是提高审计效率的重要途径。首先,应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但其自主性还需进一步增强,着重加强经济责任及管理效率审计,而非简单的审核采购合同、招标程序、原始会计凭证等。其次,应加强内部审计专业化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根据内部控制特点建立职业技术准入资格考试,强化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对已入职的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履职能力。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团队能够适应院校内部控制体系特点,提高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执行效率。最后,培养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适当增强审计人员数据分析能力、内控系统审计单元的流程优化能力及审计业务宣传能力,进而实现审计人员引领信息建设、利用信息成果、宣传业务成效的目标。
(四)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随着单位的发展壮大,主体结构和发展方向都会发生转变,曾经有效的内部控制策略可能不再适用,甚至存在缺陷。内部控制监督的基本要求是查找内部控制缺陷,监督的直接目的是检验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最终服务于内部控制目标,进而提升高校业务经营效率。一方面,高校应强化内部控制监督职能,由于高校本身部门众多,同时设有部分下属二级单位,其复杂多样的组织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高校的内部控制评价,因此有效的监督机制非常必要。基层监督可以与财务报销结合起来,在报销过程中,增添会计岗位的控制评价职能,对每笔基层业务的经济效率进行初审,实现机关与学院的互相制衡;同时,由纪检、审计等部门对内部控制监督情况进行复核。另一方面,对于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也不能忽视,应对高校治理措施是否合法合规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判断有无内部控制缺陷、有无重要内部控制缺陷、有无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等。并将监督结果及时上报,从而优化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促进内部控制循环发展。
(五)提高评价结果利用程度
首先,应建立内部控制信息评价反馈机制。信息反馈不及时会拖延风险的解决效率,并且信息反馈不准确会使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失真。因此,需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反馈机制,规范内部控制信息评价结果,明确信息反馈的对象,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实行“上传下达”制度,尽量做到“及時反馈”和“完整反馈”。同时,追踪反馈问题中的责任人或责任部门,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避免高校内部腐败问题的产生,提高内部控制评价效率。
其次,主动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一个评估、判断、优化、再评估的过程,而自我评价是利用评价结果寻找自身缺陷并进行改进的一种有效途径。高校应意识到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仅是外在强制要求实施的法律法规,也是自身经营管理的需求,高校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从主观意识上建立自我评价体系。
最后,自主实现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高校应将其年度或季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作为其财务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报送上级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查。同时,将内部评价报告相关信息向公众公开,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加强信息透明度,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方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财会学习,2019(9):231.
[2] 张凌燕,江林.关于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206.
■ 编辑∕李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