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与地区经济增长
——基于FDI与技术创新中介效应

2022-05-12 08:37曾夏锐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分权财政效应

曾夏锐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一、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在十几年内取得的傲人成就有目共睹,完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蜕变,而经济发展主要以投资拉动,故而在进行宏观经济研究时要重视地方政府的财政职责。如今,中国正致力于践行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理念,依赖财政分权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效率下降,高速增长时期的分权激励效应逐步失灵,财政分权体制亟待进一步优化。因此,科学讨论财政分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握二者的平衡,有助于约束地方扩张性财政支出,这在当前谋求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和推动经济发展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从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来看,财政分权已经被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所实施,在财政分权理论的影响下,其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扩充,其分权理论从单纯的财政分权引入到了其他领域的分权,经济学者和政治家们也不断关注分权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财政分权与官员腐败之间的关系、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方面。其中,中国式财政分权作为我国一项关键性财政制度安排,能否影响经济发展?随着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能否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又是通过何种路径来对经济水平产生影响,这些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从省级地域的角度出发,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的方法,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探讨其带来的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关于财政分权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观点并不能统一,其中既有促进作用也有反向的作用,有学者的研究表明财政分权提高了政府财政支出的效率,然后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提升的作用。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财政分权抑制了经济发展,比如赵文哲(2008)发现,财政分权使得地方政府更多地扮演“攫取之手”的角色,降低了市场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财政分权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不同观点中,认为财政分权可以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学者占大多数。例如李政和杨思莹(2018)在研究中发现,财政分权虽然抑制了地方政府的创新偏好,但整体上促进了区域创新效率,有利于经济增长。也有部分研究认为,中国式财政分权会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失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问题(贾俊雪等,2013)。还有研究则认为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或者政府行为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积极影响或者消极影响(张晏和龚六堂,2005)。

在财政分权影响技术创新与FDI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方面,在微观层面,台航等(2018)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使得企业研发创新的边际生产率有所提升。在区域创新层面,学者卞元超和白俊红(2017)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证明了财政分权能够使地方政府加大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以及投资力度;薛婧等(2018)还发现城市创新水平因为财政分权而提升了。在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研究层面上,从最早的《国富论》中就已经提及,亚当斯密认为,创新具有能够提升经济水平的作用,从技术创新的内生性来看,阿罗认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是科技技术创新力。国内的研究学者观点中,有指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门限效应的,也有通过实证证明技术创新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能够显著提升经济增长的。基于要素分配的角度上看,外资引进不仅推动了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且通过工资溢价促进就业影响城乡二元结构(颜伟等,2010)。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并没有对财政分权与区域经济增长形成一致的定论,而过往的学者对于财政分权、FDI、技术创新以及区域经济增长两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成果收获颇丰,可是没有将FDI和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对财政分权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进行考量,本文将基于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尝试对其影响路径进行探讨。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利维坦假说指出,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受益主体其实是政府,所以政府才想尽一切办法追求收税的利益。然而,对于普通纳税人来讲,吸引投资来增加自身的财政收入的政府行为对于纳税人是无益的。而财政分权可以改变“一家独大”的权力现状,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政府通过垂直以及水平的竞争,制止政府这种收入进入到自身腰包的行为。通过这种行为,可以调节劳动要素,减少资源的浪费,改善经济环境,提高经济水平。

伴随财政分权的水平的不断优化,地方政府在当地的资源配置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公共资源配置供给方面的效率会随之增加,根据相关经济模型,公共物品效率的提高又能显著提升区域经济水平,提高经济实力。

从制度环境的角度看,财政分权改变了地区与中央之间的力量对比,进而改变了地区政府行为,地区政府行为的改变导致了可能出现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财政制度,进而影响到生产部门之间的生存制度环境,生产部门有了优化的制度保证,提高了社会总产出,进而提升经济效应。

无论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还是制度环境的角度来看,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此,提出假说H1:

H1:财政分权能够提升地区经济增长水平。

财政分权的体制下,(何凌云,2020)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为增长而竞争”、“为创新而竞争”、“为引资而竞争”三个方面来影响地区创新水平的提升。地方政府的竞争必然导致了金融资源的争夺,促进金融市场的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的优化又可以给地区进行技术创新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对于创新项目的支持是显著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的一个必要条件。

技术创新能够通过影响投资、产业生产率变化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刺激供给需求结构的变化,促进各生产要素重新进行配置而达到最优解,满足节约能源的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一般来说,加大公共物品的建设,往往可以吸引到更多FDI的流入。而外商的投资能够给予一个地区生产活力,提高产能,调整人员配置,提高要素供给,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基于财政分权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以及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与财政分权对于FDI的作用以及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假说H2、H3:

H2:财政分权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还能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H3:财政分权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还能通过影响FDI的引入促进经济增长。

三、研究设计

在财政分权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中,可能发挥直接作用,也可能通过FDI与技术创新来影响区域经济,技术创新与FDI作为中介变量存在于财政分权影响区域经济的路径中,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并且加入相关控制变量,经济计量模型制定如下:

其中,i、t分别代表省市和年份,ε1i,t、ε2i,t、ε3i,t、ε4i,t、ε5i,t为残差,方程(2)、(3)为FDI中介效应方程,(4)、(5)为技术创新中介效应方程。

被解释变量区域经济增长(GDP),本文选取各省市区当年区域实际总值来衡量区域经济增长水平,按照当年汇率进行兑换后,使用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得到以2004年为基准的GDP额,并对其取对数。

解释变量财政分权(fd),考虑指标的可得性以及合理性,本文采用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与实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并对其数据取对数,这样做可以剔除数据的变动带来的实际影响。

中介变量外商直接投资(fdi),本研究选取各省市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万美元),按照当年汇率进行兑换后,使用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得到以2004年为基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额。

中介变量技术创新(pat),关于创新,可以细化为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两大类,关于衡量创新的指标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本文选取创新产出指标来衡量技术创新,采用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三个综合指标作为衡量技术创新的指标,因为授权量是能够说明一个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对于创新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控制变量:为了全面考察财政分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章在模型设定中加入以下控制变量: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值来衡量固定资产投资(Inv);采用地区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与地区年末常住人口的比值衡量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jci);关于产业结构(Ind),因为现在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第三产业处于发展快速的阶段,故采用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

本文在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现行统计体系中公开发布的指标数据,《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指标所存在的缺失值按移动平均法进行处理。表1为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

四、实证检验以及结果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在对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之前,首先要进行单位根检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避免面板结果存在伪回归的现象。根据数据所选取的特点,本文采用ADF以及PP检验对各变量样本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单位根检验过程中,一种及以上方法检验得出的结果通过检验,表明此变量具有一定的平稳性。通过表2的结果来看,大部分指标的检验结果都小于0.01,少数指标小于0.05,基于此,说明所有指标都通过了单位根检验,因此可以对原数据进行面板回归。

表2 单位根检验

(二)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对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分别对上文五个线性方程进行面板回归,通过hausman检验的结果显示,所有P值均小于0.01,说明了五个方程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而不是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表3的结果来看,在模型(1)中,财政分权能够提高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弹性系数显著为正,大小为0.103,拟合优度达到了73%,说明采用模型检验的说明效果比较可信。从模型(2)来看,财政分权指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弹性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了财政分权水平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存在正向影响作用。可是,在模型(3)的模型检验中,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不显著,可以判断外商直接投资在财政分权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的路径上没有起到中介效应作用。这判断了假说H3是不成立的。从模型(4)的回归结果可以知道财政分权的弹性系数为1.157,说明了财政分权水平能够显著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通过模型(5)的实证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弹性系数为0.079,并且财政分权的系数与模型(1)相比有所减小,说明了技术创新水平在财政分权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上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城镇化水平指标(urb)的弹性系数为1.4,正向影响了GDP系数,说明了城镇化水平能够显著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指标(inv)的弹性系数为-1.112,代表了固定资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了一个负相关的关系,其可能的原因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已经突破了能使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门槛,达到了使区域经济下降的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jci)的弹性系数是0.087并且显著为正,说明了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可能的原因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增多,能够减少地区间交流、运输成本,增强要素间的流动,信息更加透明,推动信息技术工业化,为经济的高速高质量增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三)中介效应稳健性检验

为了确保上文中介效应模型结果的稳定性,本文采取了添加控制变量的方法。在模型(5)中添加两个控制变量:对外开放程度(open)以及金融发展程度(fin)。根据表4的实证回归结果可知,在添加了两个控制变量后,技术创新、财政分权、城镇化、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指标的弹性系数大小只有些许变化,且弹性方向不变,由此可以知道上文的中介效应是稳健的。可以判断,技术创新是财政分权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水平路径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中介效应变量,并且通过中介效应的计算公式ab/c可以知道,中介效用大小为88.7%,科技创新中介效应发挥了大部分财政分权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

表4 中介效应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以及对策建议

财政分权与区域经济增长一直是我国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理论的推导,结合了中介效应模型,把FDI以及技术创新纳入了思考范围,探析了财政分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运用了2004—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固定面板回归分析,研究发现:

首先,财政分权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的影响效果,能够显著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其次,财政分权不能够通过先影响FDI的引入,再影响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中介变量不显著。然而,技术创新在财政分权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大小为88.7%。最后城镇化水平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了抑制作用。

基于理论机制分析以及实证方面的考察,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优化财政分权制度、提高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首先,国家政府层面上,完善财政分权相关法律并进一步深化财政分权体制改革,明确并理顺政府财权关系。其核心要义在于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特点,调整财政分权的结构并取最优解,达到事权与财权协调与匹配的目的,充实并保证各级政府自有财力,减少因为财权与政权不平衡而造成的政府间矛盾。其次,地区政府层面上,各地区因地制宜,在满足自身发展前提不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地方信息优势并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培育主体税种,鼓励地方政府之间的良心竞争,健全上下级人员的财、事权共同承担机制。最后,深入挖掘技术创新在财政分权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将税收政策与技术创新项目相结合。提高地方政府对于科技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加大投资力度与宣传力度,制定对技术创新做出贡献的个人以及企业的奖励制度,培养地区政府之间创新竞争意识。在教育层面,支持高校科研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扩大科研支出,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深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并培育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合理规划固定资产投资,推动新型城镇化,探索创新性城市。

猜你喜欢
分权财政效应
集权分权哪个更好?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地方政府科技支出与财政分权的促进行为研究
中国式财政分权、城镇化与城市空气质量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