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迁移应激的现象学研究

2022-05-12 08:17刘慧郭丽蕊陈秋香刘春英贺娟凤吴小佳
护理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入院急性患者

1992 年,北美护理诊断协会将迁移应激纳入护理诊断体系,定义为:个体从熟悉的环境转到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紊乱的状态, 主要症状为焦虑、抑郁、进行性的意识模糊、孤独、退缩5 大主要症状

。 迁移应激现象也被描述为转移创伤、转移综合征、转移休克、迁移综合征、转移焦虑等

,其发生范围非常广泛,可发生在任何人、任何类型的迁移过程中

。 研究认为老年人经历的迁移活动可多见于以下4 种:医疗保健服务机构间的迁移、医疗保健服务机构内部的迁移、迁居、家庭到医疗保健服务机构的迁移

。 本研究旨在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迁移应激的内心感受,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According to Eq.(8),the vector rp,iof the mass center of link Li(i=k+1,k+2,...,n)involved in link Lprelative to the coordinate system Rpis

以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为例,档案馆联合学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社会学院通过课题立项的方式研究馆藏数据,经过数据提取、汇总、计算和列表作图的档案数据信息分析,直观地表达事物的量变过程,从微观着手,发现宏观规律。该课题以馆藏的数字统计学院近十年就业数据,分析研究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例,旨在探究十年来学生毕业取向,总结各类学生的成长规律,为以后做好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打好基础。还依托大学校园网络服务大平台建设,抓住机遇积极与学校教务处加强合作沟通,在教务处信息化平台下,通过读取注册中心学生信息,掌握了第一手学生课程及成绩的档案信息,学校档案馆利用这些信息,开发网上出国成绩代办自助系统及综合档案业务利用系统。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访谈。 纳入标准:(1) 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 或MRI 确诊为脑卒中;(2)年龄≥18 岁,精神状态良好,意识清楚,病情稳定,能准确表达者;(3)无认知障碍及心理疾病者;(4)入院24 h 内;(5)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1)存在语言沟通障碍、 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2)既往有精神病史者;(3)近2 个月发生丧亲、离异、个人事件影响情绪状态者。 样本量以资料饱和为准,本研究共访谈了15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伦理审查号:WDRY 2021-K155),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接受访谈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研究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每例受访的患者被称为个案,按照N1~N15 依次编号。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各课题组讨论的基础上, 拟访谈提纲初稿,选择2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预访谈,根据预访谈结果对访谈提纲初稿进行调整, 形成正式的访谈提纲,主要访谈提纲如下:(1)请谈谈您从起病到住院的过程;(2)这段时间,您的内心感受是如何变化的? (3)您生病住院的这段经历,使您发生了哪些改变? 对自身的认识有何变化?

1.3 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研究者向研究对象介绍研究目的,保证对访谈内容保密,征得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提前预约访谈时间和地点,保证访谈环境安静、舒适、不被干扰,访谈过程中认真倾听, 仔细观察受访者情感变化并做记录,每例患者访谈45~60 min,全程访谈同步录音。访谈结束24 h 内将录音资料转录为文字, 采用Colaizzi 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认真通读材料,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将编码的观点进行归类,摘录出与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迁移应激感受相吻合的且有意义的陈述,并进行归纳和提炼,进一步形成主题和主题群,进行完整的叙述,最后保证主题提炼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将所得结果反馈给访谈对象,进一步验证主题词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结果

DeviceManager.GetInstance().DeviceAtIndex(EnumDevice.AI16AO2).ReadData(ref data,1); //设备调用,获得经过滤波处理的数据

2.2.1 解决问题的迫切感 患者入院后希望第一时间获得疾病的救治,缓解疾病症状,因此患者常表现得较为急躁, 并通过计算请求提出至接受治疗的间隔时间来判断医务人员是否提供了及时的服务。N2:“我在网上查了,出现症状的6 h 内是黄金时间,越早治疗越好,你们应该马上给我打针”。 N5:“住院手续太麻烦了,又是签字又是问病情,你们是在耽误我的病,出了问题你们谁负责(大声质问)”。 N9:“早上的降压药没吃,等着医生给我开药,等了半个小时药才来”。 N10:“医生说护士会给我单子去做CT,过了几分钟才送来”。

2.2 主题2:入院后体验

2.1 主题1:入院前感受

2.1.2 不信任感 患者心情平复后, 开始细细体会自己的症状与发展过程, 开始怀疑医生的诊断是否准确,对收治科室的诊疗水平持怀疑态度。 N1:“我就是头晕,医生非说我是中风了,我自己一点症状都没有,我觉得他在危言耸听”。 N5:“昨天晚上急诊来医院的时候我手没劲,打了营养针睡了一觉就好了,医生还说我是大面积脑梗,还让我签病危通知书,医生就是喜欢吓唬人,好以后推卸责任”。 N6:“我看来一个(病)人医生就说要住院,估计是来看急诊,管他有病没病, 都抓进去住着, 反正都是他们的收入”。N11:“来了就是把所有能查的都查了, 当医生只需要会开检查,仪器都检查出来了,他对着一念就是看病了。”同时,部分患者对护士的照护能力表示怀疑。N3:“我血管不好找, 不晓得护士的技术怎么样,莫(别)把我当小白鼠了。 ”N10:“病房那么多人,护士哪顾得上我”。

2.1.1 思绪与行为紊乱 半数受访者表示得知自己需要入院治疗时出现明显的思绪与行为紊乱。 N1:“有点不舒服,来都来了就想着都查查,就当做体检,结果走不了了,人突然一下就断片了,不晓得该干什么了。 ”N2:“我反复跟医生确认,一定要入院治疗,整个人就有点中奖的感觉,不敢相信。 ”N5:“我拿着导诊单在诊室门口走来走去, 走了几圈才想到要给家里打个电话。 ”N11:“家人说我要住院,我还骂了他们一顿,说他们小题大做,过后又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他们也是为了我好。 ”

The appearance score of each rat was measured on the Days 7, 14, and 21 (7th day of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TCM syndrome[26] and National standard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CM (State Bureau of Technical Supervision, GB/T 16751.2-1997).

3.1 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存在迁移应激 本研究结果显示, 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前普遍存在思绪与行为紊乱、 不信任感, 入院后解决问题的迫切感、危机隐患、角色行为冲突和认知、行为的改变等迁移应激反应,可能与脑卒中起病突然,短时间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交流受限等,导致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社会及家庭角色退化,患者适应不良有关[5-6]。 Saito 等

研究结果显示迁移会对老年人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心理方面,多数研究认为焦虑、抑郁、孤独是最常见的情绪反应,即使迁往的环境较原有环境有所改善,这些负性情绪也并不能完全避免

。社会适应方面,主要表现为人际沟通能力下降,日常生活质量下降。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在不同阶段,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迁移应激反应是不断变化的,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多次、分段评估,随着评估结果实时调整护理计划。

2.2.4 寻求关注与支持 (1)渴望获得家庭支持。 部分受访者表现出对家人的依赖感。 N4:“生病后就不希望儿女走远了,就想天天看到他们”。 N5:“简单的事情我勉强能自己完成, 但是上完厕所必须要找人帮我提裤子,现在完全离不开人”。 N6:“病了就希望有人陪着,孙子给我打个电话,发个视频,我能高兴好一阵子”。 N8:“儿子们在外面打工,我这一病他们都回来了,看着他们我就开心”。 N13:“老伴老伴,都是老来伴, 他生病了我照顾他, 两个人一起才是个伴”。(2)对恢复健康的需求增加。由于急性脑卒中多伴有偏瘫症状,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患者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N1:“睡了一觉醒了右手就不能动了,现在抬都抬不起来,刷牙还好,洗脸都不方便,要是没病就好了”。 N2:“总想着哪个年轻人不熬个夜,现在住院了,让我爱人提醒我按时吃饭、吃药、睡觉,现在作息都健康了”。 N3:“我们院子里也有个人中风,送来医院的时候不能动,走着回去的,我觉得我也可以,现在就是要多锻炼”。 N6:“之前我每天下午都要去打麻将的, 医生说这种久坐不好, 以后要避免”。 N9:“没事在抖音上看看怎么保健,怎么吃才健康,学习学习”。

2.2.2 危机隐患 (1)高度关注环境改变 患者表现出对从家庭迁移到医院的环境变化的过度关注。N4:“我睡觉对枕头有要求,住院的时候他们没给我带来,我担心我晚上睡不着”。 N6:“我家里的窗帘完全不透光,医院的床帘上面有孔,完全起不到遮挡的效果”。N8:“我的床尾没有餐板,我吃饭怎么办”。N11:“卫生间的抽水马桶噪音大,床头灯也不亮,病房太窄了,还要戴口罩,窗户开着又冷……”。 N13:“病床的高度跟我家床的高度不一样,我睡着不踏实”。(2)过分关注医疗仪器噪音 因病情需要,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多使用心电监护、推注泵等医疗仪器,部分患者表现出对仪器噪音的过分关注。 N2:“电视上抢救的时候都有心电监护,这个东西一会响一下,我感觉(心电监护)响一下我就病的重了一点”。 N6:“我在网上看的说这个仪器响的时候都是在报警, 它每次一响我就心里一跳, 我跟护士说了很多次让她把声音关了,护士都不肯”。 N8:“每次机器响我就得起来看看,不看不踏实”。 N10:“上次药完了,机器叫的好响,让我想到了急救车的声音,吓得我发抖”。

3 讨论

2.2.3 角色行为冲突 角色行为冲突是指从其他角色向患者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出现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冲突和不协调。由于急性脑卒中多为发病急骤,且发病时间多为凌晨或梦中, 患者常在清晨梦醒时出现自觉症状, 多数患者表示无法接受自己突然起病入院。 N2:“就是睡了一觉就变成了这样,我觉得我没什么大问题,今天还是该去上班的”。 N3:“非让我晚上住在这里,我今天早上都没送我孙子去上学,下午接他放学了还要送他去书法培优,我不在家不行,他们饭都到不了口”。 N5:“最近单位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检查,我不去不行”。 N8:“家里的猪都没喂,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 N10:“我之前就约了同学要去跳舞比赛的,医生非不让我走”。 N12:“我们老年大学篮球队今天有训练,我得去”。

3.2 急性脑卒中患者迁移应激具有个体、性别差异通过访谈发现,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前、入院后存在不同的迁移应激反应,这与Fraher 等

研究结果一致。 研究者认为,迁移者的生活背景与面对的疾病事件会造成不同的迁移感受,迁移应激反应多出现在迁移后的12 个月内,初期多表现为焦虑、抑郁等,后期迁移者会做出健康调整。本研究中,部分受访者在得知需进行住院治疗时表现出明显的思绪及行为紊乱,并对医生、收治科室的诊疗水平产生不信任感。 入院后,表现出对解决问题的迫切感、危机隐患、角色行为冲突,并且发生行为、认知的改变,与罗玉华的研究结果一致

。 因迁移应激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医务人员应针对不同情况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另外,研究中发现,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的迁移应激反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激动、易怒,获得满足后能迅速被安抚,从而保持平和。 女性患者常表现为淡漠、情绪低落,当被询问时,有较强的倾诉欲,但更偏向于生活背景、家庭关系的阐述,或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因此,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状态,满足其需求,此外,需加强与女性患者的沟通,并注意使用谈话技巧,保持有效性沟通。

(4)接入层:内部工作终端和外部终端的接入和访问控制等。ONT(光网络终端)设备部署到每个宿舍,采用GPON FTTH接入模式。

3.3 家庭支持是缓解症状的保障 本研究中,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体验到的角色行为冲突中, 大多数受访者都围绕着家人而展开。访谈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不同程度地承担着照顾后代、 料理家务的任务, 他们认为自己入院后会导致家人生活质量的下降,给家人造成不便,从而忽视了自己的患者角色。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由于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对家人的依赖感表现的更为明显。 因此,医务人员应积极鼓励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照护者多与患者沟通,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活动,帮助其更快地适应入院环境,提高就医的依从性。

3.4 树立信任感是缓解症状的前提 Wu 等

研究表明, 缺乏信任感是造成迁移应激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医院能提供住宿、护理、治疗等相关服务,但由于环境的变化、 疾病症状带来的躯体不适造成患者存在明显的迁移应激反应。 积极争取患者的配合,有助于消除其心理防御机制,促进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思想动态,进而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护士与家属接触时保持平等合作的关系,言语热情、诚恳。 认真倾听患者有关困难、 经济压力等问题的倾诉, 运用同理心的心理学方法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能够有效的缓解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迁移应激症状。

3.5 增强应对能力是缓解症状的关键 国外研究表明,当面对应激事件时,女性更倾向于采用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而男性则采用积极的方式面对

,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 大部分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会采取消极的方式来应对不良情绪, 而不会主动向医务人员及照护者沟通, 说明患者存在应对能力不足。应对能力的下降会增加迁移的心理压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增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应对能力有助于缓解迁移应激症状, 医务人员在诊疗中需应用心理学技术、理论等干预患者的心理活动,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沟通、交流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使其正确看待疾病。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情感安慰,使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从而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自我应对能力。

[1] Luo YZ, Chen W, Lian Y. Correlations among Relocation Stress, Health Conditions, and Life Adjustment of the Elderly in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s[J]. Revista de Cercetare Si Interventie Sociala,2020,69:69-78.

[2] Mi HW, Son YJ.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Relocation Stress Syndrome Scale-short Form for Patients Transferred from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s to General Wards[J]. Intens Crit Care Nurs,2020:102800.

[3] 靳沛琳,赵明利,韩梦丹,等.养老机构老年人迁移应激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12):1890-1893.

[4] 靳沛琳. 养老机构老年人迁移应激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1.

[5] 刘莉莉,林平,赵振娟.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21-25.

[6] 王清,沈小芳,陈湘玉.超早期活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及卒中后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5,22(22):30-34.

[7] Saito T, Sugisawa H,Sugihara Y,et al.The Impact of Relocation on Well-being of the Eldly[J]. Nihon Koshu Eisei Zasshi,2000,47(10):856-865.

[8] 曹祝萍,李萍,刘仕琪,等.国外老年人迁移应激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978-1981.

[9] Fraher A, Coffey A. Older People’s Experiences of Relocation To Long-Term Care[J]. Nurs Older People, 2011,23(10):23-27.DOI:10.7748/nop2011.12.23.10.23.c8838.

[10] 罗玉华,谢波,周庆,等.照顾者准备度对ICU 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22,22(1):5-10.

[11] Wu CS, Rong JR. Relocation Experiences of the Elderly to a Long-term Care Facility in Taiwan: A Qualitative Study[J]. BMC Geriatr,2020,20(1):280. DOI:10.1186/s12877-020-01679-5.

[12] 史广玲,宗薇,刘夕珍,等.31 例神经精神疾病患者转出ICU 过渡期间家属的心理干预[J].护理学报,2020,27(3):76-78.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0. 03.076.

[13] Park JH, Yoo MS,Son YJ,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Relocation Stress Syndrome in Patients Following Transfer from Intensive Care Unit[J]. J Korean Acad Nurs, 2010,40(3):307-316.

[14] 朱杏培,谢春芳,刘金玉,等.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应激障碍的改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3):66-68.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2113020.

猜你喜欢
入院急性患者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王振义 放弃专利为患者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恐高患者
法前总统希拉克肺部感染入院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