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模式研究

2022-05-11 04:47林中青
关键词:医风医德医学院校

林中青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1]。《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规定要“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2]。党支部组织力是否强直接关系到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否强,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也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3]。因此,提升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三转三合”模式的构建因素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三明调研时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4]培养守护人民健康,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卓越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肩负的使命。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坚强使命,团结服务医学生,引导医学生练就过硬医学本领,培养优良医德医风,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党支部组织力是整个组织的整体合力,组织力大小并不是党支部内部党员个人力的简单叠加,而是党支部成员在支部内外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为实现党支部组织目标而进行党支部组织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形成的合力[5],包括政治领导力、学习力、凝聚力、服务力、社会号召力和创造力等。“三转三合”模式旨在从校内到校外,从需要到专业,从服务到党性,让党支部成员转身份,将理论学习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提升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和学习力;转理念,将党性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提升党支部的群众凝聚力和服务力;转形式,将党性教育与医德医风教育相结合,提升党支部的社会号召力和创造力。因此,学生党支部可通过构建“三转三合”模式以提升党支部组织力。通过“三转三合”模式,学生党支部成员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图1)。

图1 “三转三合”模式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示意

二、“三转三合”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转身份,将理论学习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党支部注重理论学习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支部成员从普通医学生向党员身份转变,带头加强理论学习。

1.加强队伍建设。党支部注重领导班子建设,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和业务能力强的辅导员及学生党员骨干担任支部委员,全面推进支部工作开展,筑牢支部成员理想信念。

2.扩展理论学习场所。党支部建立“口苑”党建书屋,陈列党建相关书籍供借阅,支部成员轮流担任志愿者负责书屋日常开放和管理工作,书屋同时开设“口腔医学专业角”,陈列口腔医学前沿书籍供学习交流,定期开展“口苑之星”读书分享会、党史知识挑战赛等活动。

3.创新教育形式。党支部开设“党建课堂”“思政课堂”,邀请医德医风高尚的医务、科研或教育工作者与支部成员开展访谈交流活动。打造“美术经典与党史荣光”文化长廊,挑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重要时间节点具有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尤其是与医学相关的重要事件进行展示,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尤其是无数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书写的百年奋斗历程,引导支部成员以史为镜,从前辈奋斗足迹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组织开展“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吾辈勇担时代使命”献礼党的百年华诞主题活动,通过党史学习思想碰撞、党史经典代代相传和党史引领勇担使命,展开党史学习教育,涵盖党史知识竞赛、“我和党的故事”主题征文比赛及“口院学子谱芳华,医心向党砥砺行”实践技能系列活动等,引导支部成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4.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结合团学品牌活动,在五四青年节、毕业季、迎新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系列医学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医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如五四青年节期间邀请优秀党员医生开展青春事迹分享会,发挥医德医风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医学生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奋斗成长;毕业季开展“致敬百年峥嵘岁月,争做健康守护人”“忆孟超院士,传红色精神”等主题教育活动和“志存高远,医路可期”口腔医学专场招聘会等,通过党建带领团建,团建促进成长,协同创新,提升党支部学习力和党员党性修养,筑牢党员理想信念。党支部工作范围扩大,效果增强,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融入支部工作,提升了党支部在广大学生中的政治领导力[6]。

(二)转理念,将党性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

党支部转变理念,将党性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打造服务平台锤炼党员党性修养,形成“党建+服务”模式发挥党建魅力和思想引领作用,提高党支部群众凝聚力和服务力。

1.搭建服务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师生午餐会或专家论坛,邀请领导、职能科室相关教师或学术专家就学生关心的专业发展、医路成长及职业规划等方面问题解疑释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开展入党启蒙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活动,增强党支部吸引力,激发新生入党积极性,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培育后备力量:疫情常态化下邀请身边最美逆行者分享战“疫”故事,让新生深刻感受强大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加深对医务工作者的敬佩与感激,体会医学生自豪感与使命感;开展优秀党员医生经验交流会,搭建向先进前辈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引导新生从榜样中汲取力量促进自身发展;邀请援疆、援藏医生与新生面对面交流,引导新生领悟“专于业,精于技”“若有召,召必应,应必胜”的职业担当和使命。

3.拓宽服务渠道。突破校内实践局限性,寻求社会资源,拓宽志愿服务渠道,将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运用到具体实践,依托福利院、养老院、医院和学校等志愿服务阵地,结合医学特色开展“微笑快车进校园”“志愿服务在医院”等品牌项目,开展健康宣教、医疗义诊、协助就诊及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弘扬医学精神,彰显专业担当,造福人民群众,扩大社会影响力。

(三)转形式,将党性教育与医德医风教育相结合

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肩负培养良好医德医风医学生的使命,党支部活动从传统理论学习形式向立德树人形式转变,将党性教育与医德医风教育相融合,创新教育载体,开展以医学知识服务社会、学习弘扬医疗战线先进人物优秀事迹和医学生技能提升竞赛等系列品牌活动,形成“党建+医学”模式,支部成员关注党情、国情和民生,锤炼意志品质,练就专业技能,培养良好医德医风,提升社会号召力和创造力。

1.发挥医学专业优势。组织支部成员参加医疗服务团,服务范围包括医疗卫生、口腔健康知识宣讲、文明倡导、困难帮扶、寻访“乡村最美医生”“爱心医疗下乡”等,在服务中让医学生了解党情、国情、民情,在服务中培养良好医德医风,提升医学本领,承担医生责任,守护人民健康。

2.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组织支部成员参观抗疫主题宣传展,致敬“最美逆行者”,通过珍贵图像重温抗疫心路历程,感受医护人员全力抗疫的感人瞬间,彰显榜样力量,致敬逆行英雄。组织支部成员参观红色闽医展,了解红色医学革命史,引导医学生锤炼医德医风,追寻吴孟超、慕容慎行等仁医前辈足迹,践行守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医生使命。

3.提升医学人文素养。挖掘医疗、医生、医学教育奉献之美和价值之美,开展医疗战线先进人物和优秀事迹宣传学习,如学习“全国最美奋斗者”慕容慎行教授先进事迹,弘扬正能量引导医学生崇德向善;重视医学生仪式教育,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医学生誓言教育、廉洁从业教育等;优化品牌活动,如“名校名师名医进校园”系列活动、“医+1成长”论坛及医学技能提升竞赛等活动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

三、构建“三转三合”模式的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7]。“三转三合”模式构建可以有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医德医风教育效果;增强党员服务意识,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拓展支部活动形式,增强党支部创造力,对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党的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提升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推动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良好医德医风、过硬专业本领的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服务。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医德医风教育效果

通过构建“三转三合”模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支部活动,将党性教育与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成才意识,有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拓宽医德医风教育途径,培育“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增强医德医风教育效果,有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二)增强党员服务意识,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通过构建“三转三合”模式,搭建和谐的党建服务平台,开展医学实践活动和身边温暖的党建服务,创造有思想、有温度、有色彩的身边党建,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服务魅力。通过“学做结合”进一步扩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增强党员服务意识、锤炼党性修养,进而提升党支部群众凝聚力和服务力,有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三)拓展支部活动形式,增强党支部创造力

通过构建“三转三合”模式,依托医学专业背景,发挥医学院校资源优势,拓展支部活动形式,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的思政课堂”,创新营造医学特色的教育内容用于立德树人教育,增强党支部战斗力、创造力,扩大社会影响力,有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猜你喜欢
医风医德医学院校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浅谈高职医学生医德教育
新时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之我见
新时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之我见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新时期医学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探讨
医德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