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2-05-10 04:06赵永佳戴小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吸烟史气阴证型

赵永佳,刘 攀,戴小华

心力衰竭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临床以慢性心力衰竭多见。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类型,慢性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常同时并存,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根据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所有心血管危险因素中,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年龄、饮酒等[1]亦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新发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1/2合并心房颤动,新发心房颤动病人中超过1/3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二者同时存在极大增加了死亡风险[2]。因此,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中医证候及危险因素对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同时对中医证候与危险因素进行聚类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住院部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200例,将其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作为A组(71例),未合并心房颤动病人作为B组(129例)。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50岁,性别不限;病人或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气虚血瘀证:心悸怔忡、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面浮肢肿、口唇发绀,舌质紫黯,苔薄白,或舌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心肺气虚证:心悸、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神疲咳喘,面色苍白,舌质淡暗,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或虚数。气阴两虚证:心悸、心烦、气短乏力、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失眠、口干、面颧暗红,舌红少苔、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或结代。阳虚水泛证:心悸、气短乏力、动则气喘、身寒肢冷、尿少浮肿,腹胀便溏,面色灰青,口渴,舌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或迟。痰瘀互结证:心悸、气喘、咯痰或伴痰鸣、胸脘痞满、头晕目眩、口唇紫黯,舌苔白腻或黄、舌尖瘀斑、瘀点,脉弦涩或滑涩。

1.4 排除标准 年龄<50岁;有遗传性血栓病史;合并血小板功能性疾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缺陷的病人;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正在参与其他临床研究。

1.5 方法

1.5.1 聚类分析 临床资料导入Excel规范格式,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01”“TF”表,使用SPSS、SPSS Modeler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及关联分析;找出关键危险因素。

1.5.2 Logistic回归分析 分别以中医证型和疾病为因变量,建立危险因素与因变量的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输入法比较分析。

1.6 观察指标

1.6.1 临床资料 年龄、性别、体重、体质指数(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

1.6.2 实验室检查指标 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钾、脑钠肽(BNP)、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心脏射血分数(EF)。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男性、吸烟史、饮酒史、hs-CRP、LDL-C、UA、FBG、HbA1c、BMI偏高是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中医证型分布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中医证型中气虚血瘀证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气阴两虚证。详见表2。

表2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中医证型分布(n=71)

2.3 两组BNP、LAD、LVD、EF比较 A组BNP、LAD高于B组,EF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BNP、LAD、LVD、EF比较(±s)

2.4 数据挖掘聚类分析和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不同中医证型与各危险因素之间进行聚类分析,得到高血压史、TC、LDL-C、Hb异常可能为气虚血瘀证的危险因素;吸烟史、hs-CRP可能为心肺气虚证的危险因素;男性、年龄≥50岁、超重、饮酒史可能为阳虚水泛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史、FBG、HbA1c可能为痰瘀互结证的危险因素;Cr、UA、血钾可能为气阴两虚证的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中医证型有影响。并进一步对各中医证型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LDL-C、Hb与气虚血瘀证有关;年龄≥50岁、超重与阳虚水泛证有关;Cr、UA与气阴两虚证有关;吸烟史、hs-CRP与心肺气虚证有关;糖尿病史、FBG、HbA1c与痰瘀互结证有关。详见表4、表5。

表4 各危险因素聚类分析

表5 中医证型的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有一定的规律性。气虚血瘀证为本病的主要证型,其次为气阴两虚证。心力衰竭日久耗气伤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液运行失其推动,易致血脉瘀滞,血虚则气生化乏源,加重气虚,血瘀亦甚,形成恶性循环。心房颤动发病多为心气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瘀滞,使心失所养,心脏搏动紊乱,病程进展耗伤肝肾之阴精,发展为气阴两虚证,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组血清LDL-C水平高于慢性心力衰竭组(P<0.05),BMI、hs-CRP、HbA1c水平异常可增加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病风险(P<0.05),有吸烟史、饮酒史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更易合并心房颤动(P<0.05)。血清高水平LDL-C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合并心房颤动较低水平LDL-C的病人发病率高,原因可能与动脉硬化等有关[6-7]。相关研究显示,吸烟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长期吸烟可导致体内炎性因子升高,加重动脉硬化程度[8-10]。Schnabel等[11]研究显示,有吸烟史的男性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合并心房颤动风险高于女性,分析与心房颤动病人预后存在性别差异有关。hs-CRP通过介导炎症反应促进黏附因子释放,进而诱导血栓形成,既增加栓塞风险,同时又增加心肌损伤风险。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体内炎症反应明显,这种炎症反应可能加速心室重构[12],因此,高水平hs-CRP严重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病情发展及预后。

综上所述,高血压史、LDL-C、Hb为气虚血瘀证的危险因素;年龄≥50岁、超重为阳虚水泛证的危险因素;Cr、UA为气阴两虚证的危险因素;吸烟史、hs-CRP为心肺气虚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史、FBG、HbA1c为痰瘀互结证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相关因素可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本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探讨不同证型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辨证分型标准化及中医综合防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猜你喜欢
吸烟史气阴证型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对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及睡眠质量效果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吸烟可能增加发生抑郁的风险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218例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危害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