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中国外交话语的语言建构模式研究
——以2020年3月31日华春莹答记者问为例

2022-05-10 08:16王美琪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华春莹话语外交

王美琪

中国外交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及人文学科中日益显著的话语转向,促使外交话语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逐渐成形。(李战子,2020)目前,中国外交话语研究多集中在国际关系和语言学视角。国际关系学从宏观出发,关注外交话语建构的身份、规则、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等;语言学研究视角相对微观,注重文体特点、语用策略及功能,对外交话语模式的研究较少。“外交话语模式是指外交主体在外交实践中为达到特定的外交功能和外交意图而使用的规律性的语言策略及其隐含的意识形态和话语逻辑。”(徐中意,2020:20)本文基于顺应论,以华春莹当答记者问为例,对中国外交话语模式进行了构建。

一、文献回顾

(一)国际关系视角

20世纪80年代末,在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语言开始进入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关系而言,语言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建构话语和社会语言结构,影响行为体的行为。(孙吉胜,2009)随着话语逐步引入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前人关于外交话语建构的权力和形象等研究已经不再能满足外交官的需要,如何构建话语、利用话语发挥国际影响力成为焦点,掌握外交话语内在建构机制迫在眉睫。(杨光斌,2008)

国际关系学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构建。这些研究将经济、军事、文化、政治、制度融入话语体系建设,在理论层面指明了话语构建的大方向。宏观视角的选取不可避免地带来实际话语构建模型的缺失,“目前的战略性外交话语更多的是一种政策宣示,缺乏理论论证与可操作的路线图,并不具备成为战略的基本要素。”(叶淑兰,2012:68)。研究中涉及的文化竞争、话语平台掌控、辩证话语考量、中国故事讲述等框定的都是抽象宏大的画面,对具体话语构建指导作用有限。“总的来说,由于论文篇幅容量的限制,再加上缺乏细读文本的语言学分析方法的支撑,大多数国际关系学论文是在印象式或基于只言片语、或基于印象加推论做分析。”(李战子,2020:150)

(二)语言学视角

2013 年以来,中国外交变得更加主动自信,由问题导向转向话语权导向,由被动回应转向话语引导。(龙小农,2016)语言学对外交话语的研究基于文本细读,关注外交话语本体特征、语用策略、建构模式。

在本体研究上,郭鸿(1990)最早对外交话语进行了分类和特征描述,后续学者也从翻译等相应视角进行解读。早期,学者们由于缺少成熟的理论框架支撑,研究不够全面,解释力不够深入。随着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评价理论等被应用到中国外交话语的态度系统、语篇构建、关键词衍变分析中。话语分析理论既能为宏观外交问题提供微观层面的证据支撑,也能为微观现象提供可用于分析的策略和手段,弥补了国际关系研究缺少文本细读而浮于表面的弊端,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纵深有度的分析框架。

外交话语语用策略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集中在模糊语、委婉语、隐喻、幽默、言语行为五个方面。在理论选择上,合作礼貌原则、功能语法、顺应论、批评话语分析等都有丰富的应用。这些研究基于经典语用理论,基本覆盖了全部语用策略,对策略的内涵、分类、功能、跨文化差异进行了科学的归纳。

遗憾的是,学界对外交话语模式研究较少,目前只有多维分析框架、关系框架和批评认知框架。它们都将历史文化语境和具体事件同外交话语语言表证建立联系,兼顾了宏观与微观;对外交领域下的经典话语分析理论进行了梳理和优化,为外交官话语建构提供了方法论支撑。不过,这两个框架都是静态的,不能对外交话语实时构建过程进行动态阐释,忽视了交际主体思维流动性的影响。外交形势总是瞬息万变,外交官永远需要高度警觉,随机应变。顺应论认为语言是人类为实现交际目的、适应交际情景不断进行动态选择的结果。因此,基于顺应论的外交话语建构模式对动态性的阐述是颇有说服力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话语建构研究的难题。

二、理论框架

(一)顺应论

1987 年,Verschueren 发表“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顺应论被正式提出。1999 年,Verschueren 在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中对顺应论进行修改和完善,该理论逐步走向成熟。(何自然,2004)Verschueren(1999)提出语言具有三个紧密交织的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在三种特征共同作用下,语言顺应体现在四个方面: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意识突显性。

语境顺应是指语言选择必须与交际环境相适应。交际环境由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构成。交际语境涉及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而语言语境则包括语篇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廖定中,2005)语言结构顺应意味着语言要在语码、语体、话语构建成分等做出综合性的选择。(廖定中,2005)“话语意义是动态生成的,那么与意义生成密切相关的语境和结构顺应也应具有动态性。”(廖定中,2005:70)顺应的动态性往往涉及语言使用的时间维度、语境维度、语篇结构特征的动态变化。语言选择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操作活动,这种操作活动具有很高的意识凸显性。(廖定中,2005)

(二)顺应论误用的避免

目前学界与顺应论有关的应用性研究广泛存在一个弊病:过于宽泛,失于微观。(毛延生,2011)很多研究在分析语言现象、翻译过程时只是机械套用顺应论的四个研究角度,缺乏针对性的语境考察;有些学者仅凭单一语言现象确定语言顺应性,混淆了语言的一般属性和个体化操作。(仇云龙,2016)Verschueren 等学者将这种现象看作是对顺应论的误用。究其本质,误用现象源于对顺应论核心概念和应用方式的错误判断。(仇云龙,2016)。

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紧密交织,各有侧重,共同构建了完整的话语体系。仇云龙(2016:41)认为三大核心概念中,“语用综观为语用学研究厘定边界,顺应性锚定语言使用的属性,研究角度为顺应过程的解析提供框架。”顺应论兼具宏观微观于一体,它的语言综观是宽泛的,体现了一种“认知、社会、文化的整体角度”(Verschueren,2003:9);它的研究角度是微观的,四个研究维度可以呈现语言形式和语境的交互作用。(仇云龙,2016)。在应用方式上,Verschueren(该观点是 2004 年 Verschueren 在办公室与仇云龙学者讨论时提出)认为顺应论是框架而非理论,理论针对的是某一具体的语言现象,而顺应论作为框架,针对的是所有类别的语言使用。顺应论对于语言使用存在普遍解释力,但不代表在具体的话语解释之中它可被直接套用。(仇云龙,2016)

为避免对顺应论进行误用,本文厘清了顺应论三大核心概念的边界,避免张冠李戴;点面结合,既考虑语言的综观性,又专注微观现象,全面考察四个研究维度;针对外交活动这一特殊话语领域,建立专属操作框架,避免机械套用、不加遴选地考查语境因素。

(三)基于顺应论的外交话语建构模式

本文提出的话语建构模式包括会话参与者和语言语境。外交话语的固有性质决定了它涉及三类会话参与者:实际发话人、隐藏发话人、受话人。语言语境是指外交话语由物质世界、心理世界、社会世界构成。

外交话语建构过程涉及同时进行的三次语言语境选择。隐藏发话人和受话人同时对语言语境1,2进行选择,在物质世界1,2进行信息筛选,构建话语的主要内容1,2;在心理世界1,2,明确自己的交际意图1,2、奠定情感基调1,2;在社会世界1,2,遵守话语背后蕴含的社会规范、继承文化内核、承担国际责任、找准国际地位。语言语境1,2在生成过程中被实时提供给实际发话人。实际发话人不断对语言语境1,2 进行分析整合,同时他可以自由出入一组新的物理世界3、心理世界3、社会世界3。实际发话人在这组世界获取新的话语内容、生成新的话语意图,将其与语言语境1,2融合形成最终的语言语境3。

图1 基于顺应论的外交话语模式

外交话语在长期的构建中展现出了一系列体制性、程序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历史文化用语的使用(体现整体外交倾向);立场态度表达、合法性证明、程式性语言策略(言据性标记词、工具性语用标记语、申明/否决互文性手段、预设、模糊语、委婉语、隐喻等)的使用等。(尤泽顺,2019)这些程序性的特征可以被归纳到本框架中语言语境的心理世界和社会世界当中,以影响因子的形式存在。

实际发话人在语言语境3的物理世界提取物质信息,构建话语内容雏形;心理世界的“外交意图影响因子”(立场态度表达,合法性证明)作用于实际发话人,激发其外交意图,随后,实际发话人使用“程式性语用策略影响因子”对内容雏形进行修饰;社会世界的“历史文化影响因子”、“外交规范影响因子”作用于实际发话人,奠定整体外交基调,对内容雏形再次进行修饰。经过两次修饰后,外交话语得以产出。外交话语建构是语境选择循环往复的结果,它可以清晰地呈现出会话参与者在意识作用下每一次语言选择、语言顺应,整个外交话语实时建构过程得以直接展现。

三、外交话语建构模式的应用:以华春莹答记者问为例

(一)会话参与者

外交官虽然是外交活动的实际发话人,但表述的却是国家的态度和立场。通过对语篇信息的溯源可以发现:实际发话人不是交际信息的根本源头。语篇中涉及的外交信息来源于内部(中国疾控中心、卫检委、中央人民政府)和外部(联合国卫生部、兄弟国家等)信息提供者。三个内部信息提供者共同构成了国家这个主要隐藏发话人;外部信息提供者也作为隐藏发话人出现,起到辅助说明、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外交记者会一端联系的是会场内的记者,另一端联系的是世界各媒体平台的观众。受众的特殊性决定了外交官要从宏观出发,主动地把语境嵌入到一个新冠疫情世界大流行的背景下。由此可见,外交话语中的受话人包括发言人、记者、所有观看华春莹记者会的观众(各国普通公民、西方政客、媒体等)。

(二)发话人的语境选择

中国政府作为隐藏发话人见证了2019 年12 月以来新冠疫情爆发的全过程。为抗击疫情,中央政府迅速反应,第一时间通报疫情、制定诊疗方案。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新冠疫情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控制和应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隐藏发话人的物理世界中一条中方抗疫时间线可以被准确地提取出来。

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付出值得世界肯定。然而,西方国家无视中国的预警,在本国疫情爆发后,为逃避国内民众的指摘,一些政客多次污名化中国,意图掩盖自己抗疫不力的事实。这种行为激起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愤慨。由此可以得出,隐藏发话人的心理世界包含以下方面:①对西方国家污名化中国的不满;②展现中国抗疫及时有效;③希望得到世界认可;④呼吁各国共同抗击疫情。

从社会世界的历史文化角度来看,由于受到以“和”为核心的华夏文明的影响,中国外交的主旋律是由“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构成的。(李景平,2019)外交语言是表明国家对外政策、捍卫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隐藏发话人必须要遵守社会世界中固定的外交规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大,中国的外交活动对整个国际局势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在当前一些国家恶意挑拨,危害国际关系的情境下,中国政府更需要在外交话语中发扬“和”的思想,承担起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与义务。

(三)受话人的语境选择

随着新冠疫情在西方国家爆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失业率激增、医疗系统过载、民众对政府的不作为日益不满。在受话人的物理世界中,一条抗疫时间线可以被提取出来。

由于一定的新闻封锁,西方公民无法获取中方抗疫的实时动向。一些政客为混淆视听,多次污名化中国。时间线表明以“美方”为代表的西方各国浪费了近两个月的防疫准备时间,疫情本可以避免。基于此,受话人的心理世界包括:①对事实真相的渴望;②对政府抗疫不力的不满;③个别政客对中方的“敌对”。

作为外交活动的参与者,受话人同样需要遵守外交准则。但是,一系列文化观念的差异,导致了双方社会世界的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际关系领域泛滥,这与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的文化、地位、国际关系体系密切相关。(周琦,2009)“西方国家主张‘性恶论’,并将这种视角引申到了国际关系当中,认为国家关系是人的关系的升华,总是互相倾轧、互相斗争。”(周琦,2009:130)同时,西方文化中暴力色彩很浓,物质欲也很丰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盛行。(周琦,2009)在这样的社会世界条件下,西方政客本能地对中国高速发展表示不满,将中方视作威胁。

(四)实际发话人对语境的再选择

1.物理世界的视角融合

通过对语料的处理分析,本研究得到了华春莹的话语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讲话内容包括中方抗疫实录、美方抗疫实录、中方立场阐释。华春莹每一部分都做到了详略得当地举例、阐释。随着话语建构的逐步推进,外交话语的神秘面纱被揭开。

图2 华春莹的话语组织结构

华春莹发言第一部分聚焦于隐藏发话人呈现的语境。图3 表明点线箭头覆盖的范围是华春莹的视野。基于视野内物质世界的信息(隐藏发话人提供的时间线、中国疾控中心等信息提供者),她对中方抗疫行动进行详细描绘。为增强发言的说服力,华春莹使用了言据性语用标记语,主动地嵌入外来说话人(联合国卫生部、兄弟国家)。华春莹强调:“根据世卫组织评估,中国政府采取果断、有力、及时的措施,避免了数10 万人感染。许多国家也都认为,中国的经验、做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

图3 华春莹视野全面图

在转入第二部分后,视线被集中到受话人提供的语境(点线)。基于受话人提供的美方抗疫时间线,她回顾了美方疫情防控全程。受话人从两条抗疫时间线的对比可以发现美方高傲自大、无视中方预警的事实,这条时间线就是西方国家为摆脱责任、抹黑中国最好的佐证。

最后,华春莹选取全球视角,纵观世界各国的疫情应对,构建了新的物质世界(黑色视野范围)。通过对各国抗疫行为的研究和比较,她在传达立场时避免了主观性和片面性。最后,她回归到隐藏发话人的外交意图,讲述G20 峰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倡议,表明中方愿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击疫情。

2.社会世界的外交话语选择

社会世界中“外交规范影响因子”作用于实际发话人华春莹,她在建构话语时同时顺应隐藏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双重社会世界。在语言选择上,虽然她使用了口语体,但整个发言却展现出相当多的书面语特征:结构完整,规划缜密,用词正式规范,精确严谨。外交活动中任何一点闪失都会对国家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外交官必须严格把控会话双方的社会距离和社会地位。华春莹采用严肃正式的礼貌语体正是对会话参与者三方社会世界的有效顺应。

外交官的职责决定了间接缓和语(attribution shields)使用的主导地位。“我认为”“我觉得”这种直接缓和语主观性过强,不适合用以阐释国家和民族的立场。间接缓和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许多国家认为等)表述的是第三方的观点和立场,有助于增强话语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在“历史文化因子”影响下,模糊限制语(hedges)在发言中得到了大量使用。中国多年浸润于儒家文化,仁爱、谦和等特质已融入民族血脉中。如果中方能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争端,对国际局势的稳定、新冠疫情的防控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华春莹在建构话语时既陈述了事实,还留有余地,避免绝对化。她大量使用程度变动语(adaptors)和范围变动语(rounders)。“一定”“最大程度”“一些”等多次出现在华春莹的发言中。这些变动语既缓解了她的语气,又避免“渲染”中方抗疫贡献,为后续国际协商留下回旋余地,表现出中方谦逊的大国姿态。

3.心理世界对话语内容的修饰

“外交意图因子”作用于华春莹,她同时考虑到隐藏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心理世界,明确外交意图和情感基调:证明中国抗疫的及时和有效,谋求世界认可;证明西方个别国家抗疫不力,表达不满;呼吁世界团结合作,共克时艰。

图3 展示了华春莹建构话语时三次视野变化。视野范围的改变必然带来物质世界、心理世界的双重变化。当华春莹着眼于隐藏发话人提供的物理世界时,在物质信息作用下心理世界被构建。华春莹感受到中国人民为阻断疫情传播做出的巨大牺牲。她在发言中既实现了隐藏发话人证明自己抗疫时效性的意图,又满足了受话人对事情真相的渴望。紧接着,华春莹投身于受话人的物理世界,她感受到了美国在应对疫情时一系列自大、失职的表现。她不满美方不作为、不负责的行径,同时满足了隐藏发话人和受话人的交际意图:对美国的恶意抹黑行为进行了回击。

为有效实现外交意图,“程序性语用策略影响因子”发挥了作用。华春莹采用一系列语用策略对话语内容进行修饰。词汇层面,华春莹大量使用复现关系(reiteration)。在介绍中国抗疫时间线时她用了三组同义词,第一组:果断、及时、第一时间、紧急;第二组:有力、最大程度、有效、空前全面、彻底;第三组:通报、共享、公开、透明。三组同义词贯穿华春莹讲话始终,以不同形式复现,既增加了内容的丰富度,又促进了语义连贯,使讲话紧紧围绕着中国抗疫及时性、有效性、透明性展开。句法层面,华春莹选择以“就已经”为标志的排比句和强势反问句。她将四个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按照时间顺序和美方抗疫力度逐级排列,语势逐步加强。例句1 证实了美国及时收到了中国的疫情通报,美方所谓的要求中国负责是对中国的恶意抹黑。强势反问句“他们难道不心虚、不愧疚吗?”措辞犀利,引人深思。华春莹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即美方应该心虚、应该愧疚,激发了听众们的对美方避责甩锅的痛恨。

例1 华春莹:“1 月3 日中方就已经开始正式定期向美方通报分享有关信息,1月7日美国疾控中心和美国驻华使馆就已经发出了赴武汉旅行的健康警告,1 月25 日美方就宣布关闭驻武汉领馆并撤出其人员。2月2日美国政府就已经对所有中国公民和过去14天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关闭边境。这么多天过去了,美方还有人在叫嚣,让中国为美国疫情负责,他们难道不心虚、不愧疚吗?”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需要对现实进行感知并将其有效呈现。(Verschueren,1999)范畴化是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手段。隐喻,作为范畴化的主要方式,在话语建构过程中被华春莹多次使用。根据概念整合理论,华春莹分别从例句2、3 的两个输入空间提取了“锅”,“替罪羊”,“照妖镜”,“责任”,“中国”,“疫情”六个结构,它们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现连接、进入类属空间,最终和层创结构一起被投射到合成空间,层创意义由此产生。层创意义基于相似性而存在,是两个概念域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照妖镜”可以洞悉一切事物的根本面目,而“疫情”也检验了各国政府的根本治国能力,二者功能一致。人犯了错误要接受惩罚,战时犯了严重错误的战士要接受背黑锅的惩罚。“背锅”作为一种惩罚方式,同“承担责任、后果”如出一辙。华春莹觉察出四种结构的相似性,通过“背锅”和“照妖镜”来认知、呈现“责任”和“疫情”,使原本抽象的事物具体可感,让观众清楚认识到美国抹黑行为的恶劣。

例2 华春莹:“这些人试图制造一只世界上最大的锅甩给中国,让中国成为最大的替罪羊。但是,这个锅太大了,对不起,他们甩不出去的。”

例3 华春莹:“疫情是面照妖镜,人心善恶、品行高低尽显其中,一览无余。”

华春莹擅于运用工具性语用意识标记语来实现自己的外交意图。讲稿中出现了最具政治语篇特色的“回应控制性‘但是’前述语”。在例4 中,华春莹采取了一种先用策略,将西方各国政客看作虚拟发话人,通过讲述“我们无意评判其他国家应对疫情的表现”直接否认了虚拟发话人根据“但是”后面的话有可能提出的谴责。在外交场合,语言的疏漏和歧义会被放大成为其他国家攻击祖国的话柄。“回应控制性‘但是’前述语”在规避语言疏漏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4 华春莹:“我们无意评判其他国家应对疫情的表现,但是正如世卫组织和很多国家领导人及专家、国际媒体所说,中国此次疫情应对为世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但是有关国家到底有没有充分利用中国作出巨大努力和牺牲争取来的宝贵时间窗口期,我想相关国家政府是清楚的,人民也是能切身体会到的。”

华春莹能够根据情绪起伏,对语言做出动态地调整——从使用委婉语、模糊语过渡到排比反问,甚至是反讽。在发言导入部分,华春莹强调“有个别人不时发出一些刺耳声音”“有关国家到底有没有充分利用中国做出巨大努力和牺牲争取来的宝贵时间窗口期,我想相关国家政府是清楚的”。华春莹并没有直接点明“国家”“个别人”的真实身份,但这些身份却以预设的形式,作为共有知识为会话双方、观众知晓。她婉转的表达为以美方为首的西方国家保留了一些体面。从介绍美国抗疫历程开始,华春莹的语气、情绪发生了巨大转变。在例句1 和2中,华春莹直接点明抹黑者的身份——美国政客,一语道破其抹黑行为和逃避责任的企图。反问句、隐喻等直接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语气变得直接且强硬,将这种不满的情绪提升到了一个顶峰。

四、结语

本文以华春莹答记者问为例,在顺应论的框架下,对外交话语模式进行了构建。外交话语模式涉及的会话参与者包括隐藏发话人、受话人、实际发话人。隐藏发话人和受话人同时对语境进行选择,并将语境提供给实际发话人。实际发话人在吸收二者语境基础上,对语境进行再次选择。语境中涉及的物理世界决定话语构建的内容;心理世界决定话语意图,社会世界决定话语的社会规范。语言策略因子、历史文化因子,外交规范因子可用于话语内容修饰,以使话语更符合国际外交的准则与规范。整个话语建构过程随着实际发话人外交意图和情感情绪的改变,呈现出一种动态性的变化。

猜你喜欢
华春莹话语外交
画与理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