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读写教学法在英语专业 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10 10:26:45赵艳娟王传璐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3期
关键词:多模态

赵艳娟 王传璐

摘 要:英语口语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一直是英语专业学生的短板。本文主要研究近些年新兴的多元读写教学法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力求解决目前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为英语专业口语教师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多元读写教学法;多模态

作者简介:赵艳娟,王传璐,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改变,而我国英语专业学生重读写而轻听说的现状并没有改变。英语作为语言的一种,交际能力应该放在首位,交际能力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最终目的,但是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都是弱项和短板,如何用更好的教学法来教授英语口语成为目前英语专业教学面临的难题之一。

英语专业的教学法是与语言学特别是应用语言学息息相关的,现代意义上的语言教学理论探讨,可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学者在中国(以Lawrence Faucett为代表)、日本(以Harold Palmer为代表)、印度(以Michael West为代表)开展的英语教学实践和理论总结。随着1941年密歇根大学“英语研究所”(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的成立以及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一书的出版,语言教学研究大势渐成。

从20世纪末开始,国外兴起对多模态语篇、多模态读写能力以及逐渐延伸至多元读写能力及多元读写教育的研究。从《多元读写教育学:设计社会未来》发表以来, 多元读写与多模态研究成为语言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热点。很多与多元读写理论相关的专著与论文集在近些年涌现出来。在我国,很多语言学家对多元读写教学法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对英语教育的启发、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指导。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存在英语口语水平不高、表达不流利不顺畅的问题。口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一部分高校的口语课程为外教授课,外教授课虽然教学方式灵活,内容丰富,课堂轻松有趣,但是学生学习的知识和学习效率是不足的。国内口语教师虽然深知口语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熏陶,导致课堂上其教学方法过于刻板和程式化,并不能适应目前由于扩招导致的大班额和师生比失衡的局面。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口语教学的有效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多元读写教学法理论框架

为了应对日益多模态化、多媒体化的课堂教学,多元读写教学法应运而生。多元读写教学法是由新伦敦小组在1996年发展起来的。该教学法将“设计学习”作为教学理念,包括可利用的设计、设计过程和重新设计。

多元读写教学法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为实景实践( situated practice) 、明确指导( overt instruction) 、批判框定( critical framing)和转化实践( transformed practice) 。

(一)实景实践(situated practice)

研究者认为,如果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程度,那么学习者沉浸在一个真实实践形式中是必要的。应用多元读写教学法时,沉浸在有意义的真实实践中的学生群体,基于自己的背景和经历扮演着多元和不同的角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除非让学生有学习的动机并让他们认为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学到的东西将来能够用到和发挥作用,否则他们学不会任何东西。因此,实景实践作为构成沉浸式教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认真考虑所有学生的情感、社会文化需求及身份。

在口语课堂活动中,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发生在他们的真实生活中,或者对在将来的工作场所或社会中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提前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这些活动的设计者,在学习进程中指导学生。从这个方面来说,评价绝不能用来判断,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引导学生,辅助他们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即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并为之做出贡献。

(二)明确指导( overt instruction)

明确指导并不意味着直接传播、训练和死记硬背。相反,对于教师和支持学习活动的专家而言,它包含所有积极的干预,这些干预让学生专注于他们的经验和社区内活动的重要特点,以此让学生基于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在获得明确信息的时候获得最充分的组织和指导实践。在此阶段,学生意识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和干预,并能够和其他学过的内容相联系。

(三)批判框定( critical framing)

批判框定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构建在实景实践中逐渐获得的知识,在明确指导阶段培养的自觉控制和理解,并与知识和社会实践特定系统的历史、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相关联。

根据新伦敦小组的观点,学生可以通过批判框定,“从他们所学的知识中获知必要的个人和理论的距离,建设性地进行批判,解释它的文化定位,创造性地扩展和应用,并最终在旧的和新的群体中实现自我创新”,这是转化实践的基础。

(四)转化实践( transformed practice)

学生对某一知识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或者可以批判系统间的关系之后,就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置于实景实践中,但现在是再实践也就是理论成为反思性实践。这使学生能够将“设计”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从而创造新的“设计”。因此,基于先前的实践、指导和批判框定,学生增加了在某一材料中的实践能力从而产生新的材料。这包括在特定的语境下争取实现更高质量的产出,也能将所学的知识置于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進行应用。

新伦敦小组强调,多元读写教学法的四个模块不是一个线性结构,相反,它们是以复杂方式关联组合。为了使这四个抽象的模块更易于在教学设计中实现,它们被转化成“更容易理解的”“知识过程”:体验、概念化、分析和应用。

三、多元读写教学法在口语课堂的实际应用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多元读写教学法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更具有效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下面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大学英语:口语1》Unit14 “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Festivals”为例,根据多元读写教学法理论,可以将口语课程设计分为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框定、 转化实践四个步骤。

(一)实景实践:通过真实的场景进行口语学习

实景实践是指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建构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已有的经历和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获取新知识。也就是说,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沉浸于真实语境中,虽然不能置身于国外的生活学习环境,但是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这些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能够在放松愉悦的场景下学习知识,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例如在教授Unit14 “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Festivals”的时候,提前将教室进行布置,营造节日氛围,并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准备圣诞节派对,一组准备春节聚会,两组互相邀约,介绍各自节日的起源、习俗并且分享各自节日发生的趣事。这样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场景并且进行角色扮演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放松下来,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张口,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自主去学习新的语句会更地道,在学习与节日相关口语表达的同时还能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二)明确指导:教师适当介入指导学生独立构建意义

明确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适当介入。在口语课堂中,教师起着促進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在实景实践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英语交际过程中的语言规律,鼓励学生利用原有知识更进一步地学习探究新知识新领域。教师参与学生组织的活动,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英语语言规律,让学生由被动地重复英语单词句式变成主动地总结并学会独立构建意义。在学习Unit14 “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Festivals”这一单元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描述和提问节日的句式、常用词组、节日的英语名称等,这样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并且学到的知识会记忆深刻。

(三)批判框定:课程的人文道德教育

批评框定就是使学生在实景实践中通过教师的明确指导, 了解语篇中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需要指出的是,批评框定并不是让学生持负面态度对事物进行批判,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其能够对教材文本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学习一门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认识和学习其文化,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并受其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文化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Unit14 “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Festivals”这一单元指出传统的中国节日面临很多挑战,提出“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西方节日的引入导致的巨大变化,我们是否坚持维护传统节日习俗?我们如何庆祝节日才能匹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是否应该庆祝西方节日?”等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转化实践:独立学习,知识创新

转化实践指学生将其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Kalantzis与Cope认为,转化实践是多元读写教学法的最终实现部分,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创造性地、恰当地使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经过前面实景实践和明确指导的教学步骤,根据单元主题“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Festivals”,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中国节日和西方节日进行介绍并组织安排活动。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前面的口语活动和知识总结独立地进行学习,甚至进行创新。

四、结语

多元读写教学法作为近些年新兴的教学法之一,为英语口语教学开辟了新的思路,一方面可以摆脱传统的程式化教学模式,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在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全面培养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属于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具体来说属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畴,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督促者,应实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英语语言学方面的前沿研究成果,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正确与否。

参考文献:

[1]New London Group.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96(1):60-93.

[2]Mills K A. The Multiliteracies Classroom[M]. Bristol: Muhilingual Matters, 2011.

[3]冯德正.基于多元读写理论的课堂设计:以英语语言学课程为例[J].中国外语,2017(3):55-63.

[4]冯德正.英语教学中的人文道德教育:正面价值观的多模态语篇建构[J].外语界,2015(5):27-34.

猜你喜欢
多模态
多模态视角下《星际穿越》的存在哲学隐喻解读
基于多模态视角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计
未来英才(2016年20期)2017-01-03 20:44:05
多模态语境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探讨
多模态话语中的詹姆斯·卡梅隆电影
电影文学(2016年19期)2016-12-07 19:57:57
英语阅读教学中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8:20:43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54:13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多模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61期)2016-08-16 06:21:31
探析多模态环境对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19期)2016-04-14 01: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