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问题链”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以《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一课为例

2022-05-09 11:44广东薛瑞栋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2年2期
关键词:德治本课法治

广东 姚 念 薛瑞栋

(作者单位:广东省台山市鹏权中学;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

高中历史部编版教材使用至今,有关“主题+问题链”教学模式的热议不断。“主题+问题链”的设计,应以学生学习中的逻辑思维模式、有关史学知识的逻辑链以及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为基础,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史学知识。

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主题+问题链”这种教学模式能把教材中的历史事件设计为一个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使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历史,循序渐进地推动历史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具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传统的课堂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强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驱动,力促有效教学。课堂教学以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整合能力,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以选择性必修1 第八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为例,说明“主题+问题链”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一、以教材为基础,确立主题

“主题+问题链”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要以课本为基础,仔细研读,最终确立主题。选择性必修1 第八课是部编版教材相较于旧教材新加入的内容,不管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新的知识。所以教师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给学生更好的引导。面对新的知识,教师首先要熟悉课本内容,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要求;其次需要找寻中国古代法制史相关资料进行扩充。学生面对新的知识时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更好地启发激励学生去学习。因此,笔者在备课时,以课本与《课程标准》为基础,查阅了古代相关的法制史史料。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出发,采用“主题+问题链”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从时空观念角度看,第八课的内容排列主要是按照古代时间顺序叙述的,这样的安排能使学生以古代朝代顺序为线索厘清不同时段法治与教化的相关特点。从历史解释的角度来看,本课学生接触到了一些新的名词,比如法治、教化。教师在讲授本课时要对相关名词进行必要的解释。如“教化”这个名词,通过相应的概念解释延伸出另外一个名词——德治。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教师需要使学生了解中国历代王朝法治与教化(德治)并用的统治手段,通过相关史料的研读更好地理解法治与德治之间的关联,将我国古代的法制史与学习过的政治史、思想史结合到一起进行学习。

经过研究学习,以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笔者将本课的主题确立为“外儒内法:德治与法治的融合”,在此引入一个新的名词“外儒内法”,笔者查阅了相关法制史资料,“外儒内法”这个名词能很好地揭示中国古代法治与德治之间的关系及特点。在这个主题的引导下,笔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将本课划分为三个部分,设置一系列的问题,组成相应的问题链,从而使整条主线凸显出来,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二、问题链设计,凸显核心素养

确定主题后,教师开始设计本课的问题链。问题链不同于普通的问题,是教师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一定的内在逻辑,有顺序、有层次地展现给学生,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理解,结合已有知识结构自主地解释历史,进行价值判断。对于第八课的问题链设计,笔者按照课本内容的子目顺序和时间先后顺序把本课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穿插相应的问题进行探究。问题链的设计要有指向性,围绕主题来进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问题的设计要抓住本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按时间分为三个部分,具体的问题链设计如下:

从以上的问题链可以看出这七个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层次性。问题1 和问题2 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本课的两大主角“德治”与“法治”的起源,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二者的争端。对问题1 的探究可通过相关史料文字的解读,再配合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德治与法治的起源。这样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问题2 的设计需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学生学习过的“百家争鸣”内容,并结合相关史料进行对比性学习,用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具体的设计如下:

问题2: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的实质是什么?哪一种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表格,对比分析先秦时期“(儒家)德治”与“(法家)法治”的不同。

教师展示“孟子与梁惠王”和“商鞅与秦孝公”两张图片,结合上述表格的相关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国国君,你会支持谁的观点。

第二部分主要陈述的是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德治与法治,时间跨度比较大。为了更好掌握这个部分的知识,笔者设计了问题3、4、5,并对这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学习。问题3 的设计是对本课内容的一个补充,课本内容中对于秦汉法律的发展只有一段话进行描述:秦朝创造出了“律”和“令”两种法律体系,以法家思想治国。汉代的法律沿袭了秦律。而问题3 的设计通过出土文献的几段材料进一步探讨汉朝法律的变化以及德治与法治在这个时期的关系。具体设计如下:

问题3:汉朝的律令与秦朝相比有什么变化?

材料一妻悍而夫殴笞之,非以兵刃也,虽伤之,毋罪。妻殴夫,耐为隶妾(终身为官府服役)。

子贼杀伤父母,奴婢贼杀伤主、主父母妻子,皆枭其首市。

父母殴笞子及奴婢,子及奴婢以殴笞辜死,令赎死(交纳钱物而免除死罪)。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汉朝的律令与秦朝相比有什么变化?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首先要对材料进行解读,结合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学习的相关汉朝的政治措施,特别是汉朝尊崇儒术的思想。最终可得出答案:“受儒家思想影响,汉朝也重视礼治(德治),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这个问题需要放在相应的时代背景下考虑,这道题的探讨不光考查了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对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都很高。学生由这个问题可以得出结论:汉朝是德治与法治融合的开始。同时还可引入一个反映汉朝法治与德治关系的名词 ——“引经决狱”。

问题4 和5 按照时间的顺序继续探讨魏晋时期和隋唐时期中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魏晋这个时期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可利用问题4 让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设计如下:

问题4:为什么魏晋之后,法律与儒家思想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

材料二更重要的是魏以后儒者参与了制定法律的工作,因而儒家思想在法律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已讲过除秦、汉律外,历代的法典都出于儒者的手笔,并不出于法家之手,这些人虽然不再坚持反对法治,但究是奉儒家为正统的,所以儒家的思想支配了一切古代法典,这是中国法系的一大特色,不可不注意。

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必礼书法典并观,才能明其渊源,明其精义。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问题4 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希望通过对名家著作的解读,培养学生阅读文字与归纳总结的能力,也是对于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隋唐时期作为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里要提到隋唐时期法律的典范《唐律疏议》,所以笔者设计问题5 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唐朝法律的地位以及能够成为封建社会法律典范的原因。设计如下:

问题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唐律疏议》的特点,说明其被视为中华法系确立标志的原因。

材料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唐律疏议·名例》

材料四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告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祝诅祖父母、父母者,流。诸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

——《唐律疏议》

材料五辽太祖时,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太宗时,治渤海人亦依汉法。道宗时,以国法不可异施,将不合于律令者别存之。此所谓律令,还是唐朝之旧。金熙宗时,始合女真旧制及隋、唐、辽、宋之法,定《皇统制》,《金史》谓其实就是《唐律》。元初即用金律,明太祖定《大明律》,又是一准《唐律》。《清律》又以《明律》为蓝本。

——吕思勉《中国通史·刑法》

问题5 的设计给出的材料分别来源于《唐律疏议》和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刑法篇,对于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一大考验,有利于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这个问题也是本课难点之一,设计这个问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特点,突出本课的主题——外儒内法。

对于第三部分的学习,主要是要探讨该部分的重难点,所以笔者设计了问题6。“乡约”这个新的概念能够反映出唐朝以后德治与法治的新发展,这也是德治与法治融合的延续。问题6 引用了课本上“学思之窗”的材料题进行研究探讨,学生通过材料的研读结合课本可以得出相应的答案。具体的设计如下:

问题6:结合材料分析,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有何变化,并说明乡约的积极作用。

材料六凡同约者: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吕氏乡约》

材料七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明太祖“六谕”

材料八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该问题在于探讨宋朝以后乡约的新发展,利用材料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讨问题,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问题7 的设计相当于对本课的总结,同时也呼应了本课设计的主题,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外儒内法”这个概念,理解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特点。其设计如下:

问题7:分析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外儒内法”这一思想有什么影响?

材料九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如果政府官员受儒家道德思想熏陶,尊奉儒家思想,就会贤明有德,就奉公守法。然而,当政府以道德的名义滥施暴政,人民是很难判定什么是真正道德的。

——潘维《什么是法治?——区分法治与法律,〈宪法〉与宪政》

材料十由于礼的侵入,法律思想的德化,法律制度的儒化,使道德高于一切,法律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人们的意识中道德的标准高于一切,道德意识较强,法律意识是服从于道德意识的。另外,由于德礼为先,属主导,将法的作用限制到一个极小的范围即罚以内,人们对于法的认识仅在于是镇压、惩罚,这样一来,人们避犹不及,更谈不上运用和掌握。

——郑永流、萧伯符《再议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问题7 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深化本课的主题“外儒内法:德治与法治的融合”。

本课的问题链设计以时间为线索,笔者共设计了七个问题对于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关系进行探讨。这样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达到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问题链探讨,升华家国情怀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这一课是部编版教材相较于旧教材新加入的内容,而在以往的旧教材中学生接触到的中国古代的法律知识相对较少。部编版教材加入此部分知识,反映了对高中学段法治教育的重视,“依法治国”是我国重要的国策。虽然我国现在的法治建设与古代的法治建设差别很大,但是学生依然应该对于我国法律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如今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历史教师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对于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在了解古代法治与教化的基础上,增强对当今中国法治建设发展的认识。在本课的结语部分,笔者进行总结“现在的法治建设还是受到了封建外儒内法文化的影响。”通过这样的主题升华,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使命感,学生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要让学生在了解古代法治与教化的基础上,增强对当今中国法治建设发展的责任感。

猜你喜欢
德治本课法治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荷叶礼赞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