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王蓉
(作者单位:广东省封开县江口中学)
众所周知,教学立意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普遍认可。近年来,对于它的研究也从理论与实践等角度逐步展开。对于教学立意的研究主要基于新教材教学,部编版新教材密集性的庞大知识体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诉求与紧张的课时之间有着一定的矛盾,为了更好地进行新教材的复习,教学立意自然就成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
何为教学立意?有学者提出:“教学立意是历史教学的主题、线索、灵魂,它是现在历史教学的首要环节,始终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教学界流行着核心概念、教学主题、教学主旨、课魂等种种说法,其共性都强调对于历史的整体认识。”“将教学立意引入历史教学”就是为了引导教师在上课前对所要教授的历史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确定教学的主题、灵魂或者线索。
那么,如何确立教学立意?笔者认为教学立意的拟定需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情、学术动态等为依据(具体关系如图1),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图1
从《课程标准》看,由“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可知,本单元复习的具体要点如下:一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识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本质规律以及重要的阶段;二是认识各地区文明产生、发展的多元面貌,同时还需要认识各地区文明的早期交流对文明发展的影响。总之,要理解古代文明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相似性、多元性、共容性以及不平衡性。
从教材内容看,《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分为第1 课《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第2 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这两课内容。在二轮复习阶段,教师需要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多元角度的整合,一是从纵向的角度认识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的本质规律和客观基础,运用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分析物质基础与文明扩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人类文明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二是从横向角度认识不同地区文明的多元特征和不同地区文明的早期交流与影响,认识人类社会从分散、孤立到逐渐发展为一个联系整体的历史趋势。
从学情看,二轮复习阶段,学生对于该部分内容应该已有一定的了解,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学生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认识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多元发展。
综合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情和学术动态等方面的分析,笔者将本课教学立意确定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的发展,呈现了纵向与横向两条脉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纵向分析人类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与本质规律,横向对比分析人类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多元特征和不同地区文明的早期交流”。
教学立意视阈下的教学遵循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等高考理念,运用多类型史料创设学习情境,通过梯度设问,任务驱动,让学生在与教师的思维互动下进行迁移反馈,从而推动以素养达成为核心的教学真评价。教师在复习课过程中可体现以下教学策略,具体见图2。
图2
深挖教材内容是教师“用教材教”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本质,培养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基于本课教学立意,本环节主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纵向认识人类文明产生的历程,具体如下:
材料一西亚地区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端于公元前9000 年左右,在那里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麦和小麦,驯养的狗、绵羊和山羊的骨骼以及定居的农业村落迹。约公元前4500 年,苏美尔人迁移到两河流域南部。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具有灌溉知识,使用金属工具。从此时到约公元前2900 年,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逐渐扩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该时期的一块石碑上雕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穿长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表明他拥有宗教和军事权力,在同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情况表明苏美尔地区国家已经产生,进入了文明时代。古代埃及等其他地区向文明的过渡也经历过大致相似的过程和阶段。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亚述骑兵石雕
图3
材料三波斯浮雕
图4
设问1:概括指出以上三则史料的类型与价值。
设问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古代文明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本质规律。
设问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古代世界的帝国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水平2、3 和唯物史观水平3、4,即在深挖教材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图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等创设学习情境,在辨析史料类型和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分析人类文明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和本质规律,具体思路见表1。
表1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古代西亚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通过表1 从历史现象到本质的梳理,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多类型史料互证认识帝国的兴起和扩张是农耕畜牧的发展、文明不断扩展的结果,从而进一步理解帝国的区域性影响,明确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动力。
本环节重在横向对比人类文明的多元特征,从国家治理的构建角度认识不同地区文明的多元性,在本环节笔者以罗马帝国和中国汉朝为例解读典型文明的多样性,具体如下:
材料四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大强国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在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后,当地商人也有意向东,尝试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2 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五从公元前1 世纪建立,到公元4 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 400 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 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六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 900 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摘编自《汉书》《后汉书》等
设问1: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罗马帝国与汉朝交流的主要路线和历史意义。
设问2:根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及其原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水平2、3,即通过三则文献史料创设较为复杂的情境活动,侧重于学法和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知识迁移以及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科学解释文明多样性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地区文明的横向交流促进文明的纵向发展,不同地区文明的差异性主要基于其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综上,基于不同地区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从而对文明多样性的内涵与外延有深入理解。
材料七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方面和横向方面。这里说的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所谓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而言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从材料七中提出一个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水平2、3 和历史解释水平3、4,即通过学者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经典论述来创设学习探索情境,通过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引导学生通过对世界历史纵向、横向的发展进行考实性认识,即对学者的相关论述进行理解和解释,进而形成抽象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即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验证学者历史解释,并基于此引导学生对世界历史的纵向、横向发展作出客观、科学的历史解释。
教学评价以学业质量水平为核心,学业质量水平也是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四个水平而确定的,本课基于教学立意视阈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的深度融合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落实,教学评价的具体相关事项见表2。
表2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的单元教学评价目标的具体设定和相关说明
教学立意统摄下的教学策略主要是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设置梯度问题、通过具体的探究任务驱动学生的真学习,让师生在思维交互中,进行教与学的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认识教学立意视阈下的人类文明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运用科学历史观将人类文明产生、发展放置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依据多种类型史料对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进行合理探究,并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文明观,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与现实中的问题。总之,本课从教学目标到评价目标均围绕核心素养的水平标准进行,通过梯度设问进行不同素养不同水平标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