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新闻物质性特点、困境与反思

2022-05-09 13:23饶淼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发展困境反思

摘要:文章基于媒介物质性视角,对传感器新闻案例进行文本分析,探究传感器新闻在秩序、内容、语境等层面体现的物质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传感器新闻如何发挥“物”的能动性。

研究发现,传感器在与用户、环境等进行传播互动时,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逐渐编织起覆盖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庞大传播网络。传感器的物质性特征由自身的物质性表征开始,逐渐在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建构起秩序、内容、语境等层面的物质性。目前,传感器新闻仍面临内容、道德、技术、实践等方面的困境。学界需警惕在研究传感器新闻时落入“物皆客观”的陷阱,应对传感器新闻挖掘更多资讯、过度连接用户与世界的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传感器新闻;无人机新闻;媒介物质性;发展困境;反思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3-0007-03

19世纪,照相机与声音传感器出现,带来了传感器与新闻的初次相遇。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辅助报道出现,新闻界试图将以计算机技术驱动的数据分析结合到新闻报道中[1]。随着传感器硬件技术不断优化,传感器新闻于2002年在美国兴起[2]。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托尔数字新闻中心作为传感器新闻研究领域的先行者,对传感器新闻进行了如下描述:“利用传感器生成或收集数据,然后分析、可视化;使用数据来支持新闻报道。”[3]国内学者普遍将传感器新闻作为一种新闻生产模式进行研究,强调传感器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工具性作用。有学者将传感器新闻定义为“基于传感器进行信息采集、以数据处理技术为支撑的新的新闻生产模式”[4]。

整体来看,学界大部分对传感器新闻的研究基于功能主义的研究视角。基于此视角的研究发现,学者普遍关注传感器在信息生产方面的两大作用,一是传感器对信息来源的拓展,二是传感器装置可使更多用户成为新闻生产主体,参与新闻生产过程。

一、传感器新闻的物质性特征

(一)秩序的物质性

丹尼尔·米勒认为,物质世界是一系列由文化所创造的人工物的集合,物质世界蕴含了所有基于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的物质性秩序,人性在这一物质性秩序中被塑造,并在物质世界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得以彰显[5]。因此,秩序层面的物质性是媒介物质性的一大重要体现。

比如,2019年由艺术家徐冰举办的“世界图像:徐冰《蜻蜓之眼》”艺术展览,就体现出传感器这一物质终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建构出的秩序感。《蜻蜓之眼》是一部时长81分钟的艺术影像作品,其素材全部来自互联网平台公开的监控视频。监控摄像的功能从记录变为讲述,体现出监控摄像在物质世界秩序中对人们的持续影响,即物质终端存储的影像相对人们的记忆和表述而言,更具事实说服力。

在传感器新闻的生产方面,监控摄像头的云端化存储和调取,使新闻实时编辑成为可能。类似地震预警新闻的自动发布,也可能在监控摄像头终端实现。随着车联网、物联网等网络互联互通技术进一步发展,传感器将与各类终端建立起更加密不可分的连接。一如传感器参与新闻生产,在各个环节影响新闻工作者收集信息的策略和方式,成为更具客观性和真实性信源的代表。

(二)内容的物质性

丹尼尔·米勒认为,数码媒介在内容层面的物质性是人与物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参与到媒介内容的分配中;另一方面,人们处理媒介内容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对自我的构建与认同过程,其还能在此过程中构建对他人的理解与认同。内容层面的物质性,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建构中得以凸显[5]。

无人机新闻是利用无人机这一飞行设备自身携带的影像拍摄装置,进行资讯采集的一种新闻形式,多应用于宏大事件和灾难事故中的图片、视频等内容的采集。以“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为背景的无人机新闻《天津爆炸》为例[6],不同于人眼的平视、仰视等角度,该新闻摄影图片采用俯拍视角,在有限的图片空间内展现事故惊人的破坏力。通过无人机在高空传感,人眼无法获取的信息得以呈现。这是由于人类在观察事物时,通常会选择聚焦某一点或某一重要事物,而快速过滤掉视野中的其他事物。换句话说,人类的观察是一种有选择的视觉筛选过程,最终形成相应的感知印象。无人机则不以某一特定事物為聚焦点,其着眼整体视野的呈现。人类可以利用无人机,获取更多被眼睛过滤的信息以及反映世界的客观图像。通过这样的视角交互,人类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这正是媒介在内容层面的物质性的重要体现。

除无人机外,可穿戴设备也可作为一种数据能动再现的重要媒介。并且,可穿戴设备是用户较易掌握的传感器终端,其对用户身体数据的实时反映使用户与可穿戴设备间的互动趋于可见。在媒介的数据再现过程中,用户通过与媒介互动,改变身体状态,并在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建立对他人身体数据的感知,改变他人对自我的认知。

(三)语境的物质性

丹尼尔·米勒认为,数码媒介语境的物质性存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5],在空间层面上,连接成为物质媒介的一种存在方式。具体来说,传感器在语境层面的物质性体现在对不同主体的连接上,如对物理空间的连接、对人与环境的连接等。传感器在万物互联中发挥的作用远不止对物理空间的连接,而是贯穿于人—物—人、身体—物、物—物/环境等多层次的传播网络。

1.人—物—人的连接

纽约公共电台2013年发起的“蝉虫追踪器”项目,是人与人通过传感器连接的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通过指导公众自制土壤温度传感装置来收集不同地点土壤的温度,以帮助观察蝉虫的生长,更好地理解蝉虫生长发育的周期。直至项目结束,纽约公共电台共收集来自800个不同地点的公众提供的1750个有效温度数据。不同地理空间的土壤温度通过各自传感器的数据联结到纽约公共电台的网站主页上,一张以传感器为中介编织起的人—物—人的数据网络由此诞生。

2.身体—物的连接

传感器终端除了可以延伸记者的感官,还可以精确测量外界环境和物体的数值,可以通过生物传感技术回归对人体的感知,实现身体—物的连接。

2015年11月,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与多个合作公司联合打造了国内首次剧场传感实验——《战马》“袭”心,通过皮电传感器全程观测并记录志愿者在观看演出时的体感反应,综合问卷调查数据,深入分析观众在观看演出时的情绪和体验[7],最终总结出一份详尽的观剧体验报告。通过分析该报告,可明确掌握该剧场主要受哪些观众喜爱,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剧场内容。于传媒领域而言,传感器也可发挥类似作用。

3.物—物/环境的连接

传感器涉及的连接,并非停留在单一的、点对点相互关联的层面,而是体现为一种关系网络的建立。在“蝉虫追踪器”项目中,公众通过自制传感器参与观察蝉虫孵化的过程,并通过原创资讯的生产,实现蝉虫孵化知识的传播。经由传感器的中介作用,人类得以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自然环境,人与环境的传播网络由此建立。在这一层面上,有学者认为,乐观看待传感于新闻带来的意义,或有助于平衡人类发展的愿望与环境生存的必要条件,形成彼此尊重与分享的生态文明[1]。同时,这反映出传感器新闻生产带来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浅层的信息传播范畴。传感器建立起人与环境、自然生态的一种连接,带领人在数据的基础上认知自然和生态,并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即人应该如何经由数据理解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共处的关系,以更好地尊重和保护自然。

二、传感器新闻的发展困境

(一)内容困境:信息公开与数据获取受限

传感器新闻以数据为内容核心,一旦传感器数据获取受限,传感器新闻将陷入内容困境。当新闻涉及公共性议题时,记者通常需要获取来自政府或商业公司的传感器数据。此时,传感器数据能否从组织机构正常交接到媒体手中,以及数据公开达到何种程度,都是传感器新闻在内容生产方面面临的主要难题。

(二)道德困境:数据伦理与用户隐私

利用传感器可更便捷地获取用户数据,但这也意味着用户的隐私更容易受到侵犯。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难以察觉的无人机航拍、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应用……随着5G技术推动物联网、车联网等各层面的信息交互,新终端与传播网络的融合也将使数据使用主体日渐正视有关数据伦理的问题。以无人机航拍为例,无人机在空中拍摄和采集到的图像等数据,由于视角、距离等因素难以设限,导致被拍摄的用户的隐私很难得到保护。处理好用户日益提升的隐私保护意识和传感器数据使用应把握的数据伦理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三)技术困境:底层技术有待完善

传感器新闻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底层基础设施的普及和设备网络化的发展。目前,我国的5G技术与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主要以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为重点发展领域,离普通人的生活仍有一定距离。要实现传感器底层基础设施的日常化普及,还需一段时间。因此,在对传感器新闻的未来抱有期待的同时,也需要等待时间对技术发展的检验,充分认识到底层技术的发展状况是制约传感器新闻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实践困境:新闻工作者与技术人员面临合作难题

在传感器新闻的具体实践中,新闻工作者暂未完全掌握所需的传感器技术,这使得新闻工作者面临与专业领域人士合作的难题。这种现实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新闻从业者与技术人员的价值观念、专业理念存在分歧,如新聞工作者具备较强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技术人员则更加追求工作效率、技术路径等。因而,在传感器新闻生产的合作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和技术人员如何打破分歧、以何种方式展开合作等,是传感器新闻发展需重视的实际问题。

三、对传感器新闻的反思

(一)警惕“物”的传播偏向

传感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其建立在自身物质特性基础上的信息采集能力,具有天然的客观性和真实感,使人们更愿意信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客观性的传播偏向。人与物应以何种方式共生共存?人又应如何认识和理解物在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值得思考。

一方面,由于传感器的精度、质量、适用范围等各不相同,因此其呈现的数据并不一定就是事实。尤其在众包新闻模式下,公众自制传感器的精度和质量均难以保证。如前文列举的“蝉群追踪器”项目,该项目中自制传感器的精准度就受到了外界质疑。并且,除了数据的精确度和真实性,传感器本身被安置在何处、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否进行额外的系统设置等,都将对最终传达的数据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伴随5G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数据体量将不断扩大。

在新闻把关过程中,人的主观性始终存在。但与此同时,传感器的能动性也在发挥作用。这提醒人们,在相信传感器数据客观性的同时,也应具备怀疑数据来源、反思数据合理性的能力。

(二)过度连接下的用户重压

过度连接,即不断增长的连接在延伸人的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将更多关系负担和社会压力传递给人[8]。在传感器新闻的具体实践中,过度连接这一问题同样具有深刻的反思意义。过度连接造成的压力,主要表现在用户私人空间受挤压、人与内容过度连接两方面[8]。

一方面,传感器的过度连接挤压人的私人空间。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平台隐蔽的传感器数据收集、可穿戴的智能设备……在如此过度的连接下,私人空间的数据不断向公共空间流动,人的私人空间不断被挤压,最终令人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未来传感器新闻基于个性化的场景传播也将使用户不断被连接到各种内容中,内容过载不仅会使用户的注意力分散、专注力下降,还可能加重信息焦虑。

四、结语

在传感器新闻的具体实践中,多样态的传感器作为新闻消息源,在秩序、内容、语境等层面体现出明显的物质性特征,并在新闻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发挥“物”的能动性,通过与人的传播互动,对人与环境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逐渐编织起覆盖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环境的庞大传播网络。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感器这一物质新闻终端还将体现出怎样独特的物质性特征,为新闻赋予何种深刻意义,对人与环境产生何种复杂影响,是值得学界持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弗格斯·皮特.传感器与新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36,106.

[2] 史安斌,崔婧哲.传感器新闻:新闻生产的“新常态”[J].青年记者,2015(19):82-83.

[3] 刘胜男.科技时代,新闻业可将“传感器”作为报道利器:访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托尔数字新闻中心高级研究员Fergus Pitt[J].中国传媒科技,2015(6):30-32.

[4] 彭兰.传感器与新闻的相遇会带来什么?[J].新闻论坛,2017(5):7-8.

[5] 张进,王眉钧.论数码媒介技术的物质性:以“数码人类学”为中心的考察[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4):63-70,169.

[6] 李华君,宋梦宇.风险传播视阈下无人机新闻的感官想象与数字实践[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72(2):108-117.

[7] 新浪娱乐.剧场与科技的跨界实验战马“袭”心[EB/OL].新浪娱乐,http://ent.sina.com.cn/j/drama/2015-11-19/doc-ifxkwuwv3426475. shtml,2015-11-19.

[8] 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国际新闻界,2019,41(2):20-37.

作者简介 饶淼,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融合新闻。

猜你喜欢
发展困境反思
长沙望城区戏曲文化发展困境探究
关于行业性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基建投资预算贴合工程造价控制阶梯化管理研究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