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年胜
摘 要:基于文化传承诉求和语文教育诉求,初中语文教育者以文本细读理论为指导,以初中生的语文学情和差异化为参考,坚持创新和调整古诗词教学模式,从而在课堂活动中高效调动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引其深度理解诗词内容、领悟诗词情感,提高初中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养,为古诗词的传承与发展奠基;但部分教育者受教育能力等因素的桎梏,难以将文本细读教学模式全面贯彻于教学实践中,妨碍了教育质效的提升。因此,本文将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客观分析文本细读之于古诗词教学的运用办法,以供初中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古诗词;文本细读;初中语文
引言
古诗词是华夏文化的瑰宝,是华夏民族审美、意志和情感的关键载体,是初中语文教育的关键内容。在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是培育初中生道德情操、古汉语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关键渠道,但受诸多因素的干扰,古诗词教学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难以调动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助力其领略古诗词的思想意蕴和价值取向,致使古诗词教学的育人价值难以实现。而文本细读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解读办法,将其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古诗词的教育质效,高效发挥其育人价值。因此,如何采取灵活多变的模式将文本细读理论融会于古诗词教学中,是初中语文教育者必须深究的课题之一。
一、还原意象,深挖古诗内涵
意象是诗人对客观物象和主观意识的有机融合,是诗人在古诗词创作中含蓄地抒发情志的关键手法。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育者可以古诗词内容为基础,以文本细读理论为宗旨,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指引初中生发挥想象,还原古诗意象,同时,探究诗人的意象选择初衷和运用技巧,从而深挖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情感思想等内涵,领略古诗的意境美,提高其古诗欣赏能力[1]。以《天净沙·秋思》为例,教育者可指引初中生在反复诵读中探寻诗词中的意象,并选择与诗词情感基调相契合音乐作为背景,指引初中生在脑海中还原意象,依托直观想象的画面,思考诗人的情感趋向,比如:在音乐烘托下,教育者可用萧索的语气和循循善诱的语言——“在深秋的傍晚,我牵着一头骨瘦如柴的老马,挥别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镇,步入一条看不到尽头的古道,路边遍布被枯藤缠繞的老树,乌鸦嘶哑的叫声与风声四起……”指引初中生融入诗人的角色,体悟诗人的情感,并对此展开讨论;同时,教育者可以问题为驱动,指引初中生结合诗人生平经历、古诗内容、写作背景等探讨古诗的写作手法、诗人的情感源头、意象的运用初衷、技巧与妙处等,从而助力其多维度、深层次地领略古诗内涵,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2]。
二、解析情志,领悟万物灵趣
古诗词是诗人抒情、言志、咏物的主要形式,因此,初中教育者在古诗词教学中可指引初中生以知人论世的方式,深度认识诗人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并以古诗字词为核心进行文本细读,发挥想象,从而明晰诗人隐含于言语中的情志,领悟万物灵趣。以《登飞来峰》为例,教育者可以领悟诗人的人生感悟与思考为目标,激励初中生探寻诗眼与诗中意象,探讨自身感受;指引初中生结合诗人生平,讨论诗人“登飞来峰”的目的,解析诗人情志;同时,教育者可指引初中生对比分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并谈论自己的感想与见解,从而多维度理解诗词的情感基调和诗人的坚毅果断和不畏奸邪的豪情壮志,领略其中蕴含的处世至理。
三、鉴赏语言,深挖言外之意
以有限的语言抒发无限的情感是古诗词的独特优势。因此,初中语文教育者在古诗词教学中需紧抓其语言特征——言简意赅和浓缩性,指引初中生以文本细读的形式,深度分析故事的每一个字,探究其中蕴含的言外之意,同时,采取替换古诗字词的方式,指引初中生对比分析中的意蕴,促使其深刻认诗人用字的精妙之处,领略古诗词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提升其欣赏热情、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比如:以《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为例,教育者可指引初中生多维度解析每一个字词句,挖掘其言外之意,比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其中“梨花”代表的是“雪花”,教育者可指引初中生以“雪花”、“绒花”等喻体代表“梨花”,在反复诵读中感悟其差距,探寻诗人以“梨花”喻“雪花”的初衷——以代表生命力的梨花暗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美景暗示暴雪天气下的边关风貌和艰苦程度,暗示边关战士苦中作乐的积极心态,从而促使其深度领略诗人的言外之意。
四、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文本细读契合初中古诗词教育诉求,将其运用于古诗词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育质效,推动初中生的综合成长。因此,初中语文教育者必须深度钻研文本细读理论,密切关注古诗词教育政策的变化和初中生的古诗词学习诉求,并以此为参考,创新课堂活动形式,引领初中生由浅及深地阅读古诗词,指引其逐句逐字的分析解析古诗词、还原诗词情境、深挖诗词意蕴,助力其掌握古诗词的解读技巧,提高其想象能力、鉴赏能力和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岳会丽.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5):62-63.
[2]黄海燕.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