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 赵紫萱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家风文化;建设途径
引言
促进家庭风气文化建设是学生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对小学生身心健康有效保护的先决条件,也是为小学生建立正确三观的基础。由于小学生群体的普遍年龄较低,对事物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辨别能力。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是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性人物,因此要想实现家庭风气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就要切实加强学校与家庭质检的联系和合作。在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实现良好家庭风气的建设工作。传统小学教育模式对家庭风气文化的建设弘扬缺少充分的重视,由于农村学校地处偏远,对家庭风气文化概念没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家校合作模式的应用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以此实现在农村家庭风气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家校合作模式下家庭风气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利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在小学义务教育学习阶段是良好家庭风气文化学习及建设的最佳时期,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正确的价值观还未形成,学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作为学生日常接触最为密切的成员,二者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家校合作开展家庭风气文化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此活動的开展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环境,同时为学生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合作开展,保持家庭和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一致性,帮助小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学习和行为技能,为学生良好家庭风气及文化的树立奠定基础[1]。
(二)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速度提升的重要时期,社会范围内人们的价值体系发生巨大转变。并且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也是价值观念得到自由的传播,这使小学生群体容易受到负面思想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及良好品质及行为规范的树立。使学生的群体意识淡化、个性增强、无法提高学生专注能力,致使学生性格浮躁。在此状况下,由于农村学校家长教育经验落后,无法无学生简历良好且高效的沟通方式,这时充分利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强化学生与家长间的交流。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视,家校合作的建立是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家风文化,以此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观念的正确树立。
(三)缓解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
当今社会,很多父母都承受着来自各行各业的压力,农村学生的家长承受的生活压力较大,无法利用充足时间对学生学习及教育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也相对较少,与学生缺乏深入交流,这是家庭风气文化建设缺失的标志,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树立与发展。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让父母拥有全面了解学生的途径,借此机会让父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风气文化氛围,使学生充分体会来自父母的关爱以及家庭生活的美满。农村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活动,来增加学生需家长间的互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家长了解孩子提供途径提升亲子关系。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是促进小学生成提升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同时家庭风气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学生道德的树立起积极的促进作用[2]。
二、家校合作模式下家庭风气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建立互相平等的教育模式
所有的合作都将建立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而家庭与学校的合作需要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家长都是教育工作的开展者,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使家庭风气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成为可能,由于父母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较高,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听从学校的安排,这使得合作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学校应明确家庭风气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需与学生家长建立充分的合作,定期开办亲自互动活动,以此为学生及家长建立互相了解的途径,促进双方沟通使家长真正进到对学生的责任,而不是一味的将学生的教育工作交付于学校。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使家长真正的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与学校合作共同培育学生,学校和家长在学生家庭风气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3]。
(二)明确各自责任,增强合作意识
在合作开展的过程中,合作双方均有各自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具备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确保合作的成功进行。大多数农村父母缺乏抚养孩子的知识和观念,并且其合作意识有待提高。学校应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积极沟通、分享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教学参与程度。
总结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风气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成绩,还能为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树立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学校与家庭建立合作关系是家庭风气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学校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明确自身责任与义务共同为学生的教育贡献力量,实现学生成绩的提高、正确观念树立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勉. 孝文化与农村良好家风建设的研究[N]. 孝感日报,2021-07-17(004).
[2] 盛颉. 优良家风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及培育路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21.
[3] 赵志博, 文化建设 好家风建设活动. 张剑峰 主编,余杭年鉴,方志出版社,2020,58,年鉴.
作者简介:
梁月1988.11—04 女 蒙古族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 本科
赵紫萱(1994.3-14)性别:女,民族:蒙古族,籍贯: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学历:本科,论文方向:家风的传承和培育
课题编号20212005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学生良好家风传承与培育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