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 聂红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近些年,伴随环境污染的加重、饮食不合理现象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与学习压力的不断提升,恶性肿瘤患病率居高不下,甚至有逐年递增的态势。就肿瘤科而言,是一个危急、重症科室,是重症、急危救治及护理技术的培养基地,可以为肿瘤护理专业提供教学服务,是培育专业护理人员的重要阵地。只有采取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才可加速人才培养进程、带动医疗行业进步与发展,为此,甄选教学方法并明确其教学成效成为当下比较重要的任务和使命,可为后续培养合格、优秀的护理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也由此引申出了本次研究主题,研究报告如下。
纳入本次研究的护理专业学生共计60名,这些学生皆在2020年10月—2022年1月于我院实习,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小组人数相等,各30名。其中,对照组男学生有5例,女学生25例,平均年龄为(22±0.36)岁;观察组男学生有5例,女学生有25例,平均年龄为(22±0.54)岁。两组学生皆自愿参与本次教学研究,会主动配合相关教师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结合以上论述内容,可发现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组建教学队伍
教学前严格筛选教师组成临时教学队伍,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具备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挑选更具资历的教师担任教学队伍的负责人,全权负责本次研究的各项进程。
教学队伍组建完成后,就需要将教师随机划分到对照组和实验组,并相应拟定为期4周的临床路径教学表和传统带教教学表,明确两组教师的相应职责和任务,教学前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后续考核等相关事宜,若对教学流程、教学安排不甚了解,可随时询问教学负责人,避免耽误和影响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团队负责人也可以将具体的教学安排、教学流程等编成具体手册向每一位教师发放,确保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展开教学的教师,可在完成一项教学内容后在相应表格中进行标记,确保教学研究任务有条不紊的推进。
2.对两个小组学生做不同安排
对照组:对照组教师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对该组学生展开教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学习内容、学习安排,也向学生讲述日后考核注意事项,之后按照教学大纲展开教学。值得一提的是,对照组学生和观察组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课时上有一致性,这为之后开展统一考试、以考试成绩判定不同教学方法在肿瘤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成效做好铺垫。
观察组教师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该组学生展开教学,具体内容如下:
(1)第一周:入科介绍、示范操作、小讲课、护理常规、接待新收。其中,入科介绍包括科室环境介绍、学生教师相互介绍、物品摆放三个主要内容,是师生相互了解、让学生对肿瘤科护理有正确认知的重要阶段;示范操作包括癌症患者的病史询问、肿瘤患者的体格检查,让学生掌握与肿瘤患者沟通和互动的基本能力,有助于加深了解肿瘤患者的生命特征;小讲课包括癌症患者的疼痛处理、肿瘤相关理论知识、肿瘤患者护理常规三个主要内容,也是日后学生踏入岗位并真正为肿瘤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关键知识与技能;接待新收即示范接待癌症病患的规范操作,明确相关流程,确保向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
(2)第二周:由分管床位、结直肠术后、抽查、心理护理、示范操作、小总结几方面组成。其中,分管床位即分管2-3张床位,向学生宣传健康知识;结直肠术后,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起结直肠术后病人的照料内容中,对这个时期的病人有一个护理方面的大致了解,方可明确后续护理方向、护理方法;抽查,就是通过抽查的方式对病人病情有大致掌握,为开展针对性护理、高效性护理奠定坚实基础;心理护理是教授学生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技巧,有缓解紧张医患关系、增强患者心理素质等功效,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示范操作包括疼痛评估、术前术后宣教、术后护理三项主要内容,进一步精进学生的护理技能;小总结便是定期组织一次小总结、点评。
(3)第三周:由熟悉肿瘤患者术后常用药物、熟悉大出血的护理、小讲课、抽查四个方面内容组成。其中,熟悉术后常用药物,即让学生了解不同术式癌症患者所使用的药物名称、类型及药效,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为不同术式癌症患者提供针对性、规范性护理服务;熟悉大出血的护理,是为了避免癌症患者发生出血问题后,第一时间进行科学护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并酿成无法挽回的结果,主要包括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大咯血的护理;小讲课,主要是教师向学生解读和讲述结直肠癌的护理,增长学生护理方面的见识;抽查,即随机抽查对病人的护理情况。
(4)第四周:由分管床位、饮食指导、出科考核、总结四个方面内容组成。其中,分管床位是在教师指导和监督下负责所有病人的治疗、护理、健康宣传和出院指导;饮食指导就是让学生掌握癌症患者的饮食方法,便于从饮食方面向结肠癌患者和直肠癌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出科考核,主要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方面内容,侧面反映学生理论知识吸收度、实践技能掌握度,以此来体现和印证教学方法的使用功效;总结,是集合学生和教师,共同展开讨论和交流,对阶段性学习与教学进行总结和评述。
3.教学收尾工作
教学完毕后,为两组学生安排统一考试,包括理论知识的笔试、操作技能的实践考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工作,后续将学生考试成绩做梳理、分析,将成绩具体情况以报告形式上交,为后续总结研究成果提供可靠参考。考试完毕后,要在学生群体中开展调查问卷活动,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此次教学所持有的态度和给予的评价,也为之后探清两种教学方法在肿瘤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做好必要准备。
主要对比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对比学生考试成绩中,要对比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两部分,除了要对比总成绩最高分,也要对比成绩平均分。理论考试分数+操作考试分数=200分,理论试卷分数为100分,实践操作分数为100分。总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
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悉学生对此次教学的满意度,问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得分值≥90分为非常满意,得分值≥80分且<90分为基本满意,得分值<80分为不满意,汇总学生问卷分数,得出学生对本次教学的满意度。共计发放80份问卷,最终对比与分析有效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学习进步、教师表现、课堂沟通、考试成绩等内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本次研究所获取的数据,皆录入SPSS20.0软件中进行客观分析,避免人力因素导致数据计算结果出现失误,计量资料行(±s)的t检验,进行组间两两均数比较,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例、率)行X2检验,确定P值<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就考试成绩而言,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成绩皆好于对照组,详见表1。从表中不难看出,论总成绩最高分,对照组不及观察组,两组就总成绩最高分而言相差6分;在理论平均分和操作平均分方面,观察组成绩依旧遥遥领先,对照组的理论平均分是(88.23±1.21)分,观察组理论平均分是(95.44±2.28)分。对照组操作平均分是(87.66±1.75)分,观察组操作平均分是(96.04±1.97)分,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的观察组学生成绩更为理想,表明观察组学生学习效率、学习状况更为理想,有助于学生成为合格的肿瘤科护理人员;临床路径教学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对比[ ±s,分]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总成绩最高分 理论平均分 操作平均分对照组 30 92 88.23±1.21 87.66±1.75观察组 30 98 95.44±2.28 96.04±1.97 P P<0.05
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此次研究所采用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共计发放6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0份,通过对这60份问卷分数的汇总,发现观察组学生对此次研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更为满意,详见表2。从表中不难看出,对教学方法非常满意的学生中,观察组学生更多,在42名非常满意学生中,有25名学生是观察组学生,比对照组非常满意学生多出8名;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基本满意一栏中,学生人数持平,均为4名学生;在不满意一栏中,对照组学生更多为9名,远远多于观察组的1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70%和96.6%。以上数据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可印证观察组采用的临时路径教学法更令学生满意,收获了组内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与欢迎,表明该教学方法有进一步推行的价值和必要性。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n,%]
近些年,因为环境污染的加重、人们工作和学习压力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不规律等原因,患上肿瘤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为全面提高肿瘤科护理水平,需加大护理人才培养力度,这是较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而教学方法在这场育人任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协助相关院校高效完成新时期的护理人才培养工作,特引申出本次研究,切实为我国教育事业、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做出一定贡献,也为肿瘤疾病折磨的患者更好接受治疗、更好康复做出一定贡献。
本文我们主要发现和对比传统带教方法和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成效,以随机方式在2020年10月—2022年1月于我校就读的肿瘤科护理专业学生中挑选出60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主要参与对象,将这些学生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学生30名。其中,对照组学生主要接受传统带教方法的教学,观察组学生则接受临床路径教学方法下的教学,教学为期4周,教学结束后让学生接受统一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主要探清教学方法有效性。除了通过对比学生成绩的方式探清两种教学方法在肿瘤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我们也将积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清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此为依据和参照印证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成效,这是本次研究的基本思路。
在研究陆续推进过程中,两组学生将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且教学课时、教学时长也存在一致性,旨在突出研究的公正性。学生也将在4周的学习中了解肿瘤科护理知识、掌握相关护理技能。值得一提的是,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30名学生中,男学生有5例,女学生25例,平均年龄为(22±0.36)岁;观察组男学生有5例,女学生有25例,平均年龄为(22±0.54)岁。这些学生虽然因为随机抽取的方式参与本次研究,但是却对研究抱有热情和期待,属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表示会积极配合相关教师完成相应教学工作,为教学研究顺利、深入推进提供了基本保障。为确保研究中的数据得到正确、科学处理,研究中所采集到的真实数据都输入SPSS20.0软件进行客观整理。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成绩皆好于对照组,包括总成绩最高分、理论平均分和操作平均分。其中,总成绩最高分,对照组不及观察组,两组就总成绩最高分而言相差6分。对照组的理论平均分是(88.23±1.21)分,观察组理论平均分是(95.44±2.28)分。对照组操作平均分是(87.66±1.75)分,观察组操作平均分是(96.04±1.97)分,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计发放6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0份,发现观察组学生对此次研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更为满意,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70%和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和分析这两份结果,可以肯定的是,观察组采用的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更为突出,也更令人满意,不仅可以保障学生将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扎实,还可以确保真正意义上掌握相关护理技能,考试成绩可以印证这一点。与此同时,临床路径教学法更让学生满意,表明这一教学方法在落实过程中阻力相对较小,也可让其价值作用充分彰显。总而言之,临床路径教学法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