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沙袋加压时间在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2022-05-06 03:58:02钟燕慧许丽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腰背痛沙袋动脉血

钟燕慧 许丽贞

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肝动脉血管介入术是常用治疗肝癌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经股动脉穿刺将栓塞剂或抗癌药物注入肝动脉的治疗方式,其恢复快、创伤小、疗效佳。但术后患者穿刺点容易出现血栓、血肿、出血等并发症,出血会改变下肢血管内血流动力学,诱发局部感染、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下肢静脉血栓等情况,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术后需要进行止血[1]。止血效果不仅与患者本身体质情况有关,还与压迫止血方式有关。沙袋压迫穿刺点是常用的一种止血方式,但患者由于较长时间保持强迫体位,容易出现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等情况,降低了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对患者睡眠产生影响[2]。为改善此种情况,本研究尝试缩短沙袋压迫时间以探寻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科室收治的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79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中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52.64±4.17)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3]:A级10例,B级17例,C级12例。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22例,选择性肝动脉栓塞17例。研究组40例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51.97±4.16)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1例,B级18例,C级11例。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21例,选择性肝动脉栓塞19例。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肝癌相关诊断标准[4];(2)肿瘤占整个肝脏的比例<70%;(3)同意参与本次观察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其他影响术后预后的疾病;(2)凝血机能严重减退;(3)多器官功能衰竭者或肿瘤全身转移;(4)有严重心、脑、肾等原发疾病;(5)合并感染。

1.2 方法

对照组股动脉穿刺部位给予1 kg沙袋压迫6 h,研究组股动脉穿刺部位给予1 kg沙袋压迫4 h。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困难、出血发生率以及腰背痛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数值、舒适度、满意度、睡眠质量。

排尿困难判断标准:术后经诱导方法或自行排尿为排尿顺利,在经诱导方式诱导后仍不能自行排尿为排尿困难[5]。

出血判断标准:穿刺伤口有出血、拆除弹力绷带至下地后24 h内穿刺伤口有出血或敷料处有新鲜血迹判断为出血[6]。

腰背痛采用NRS[7]进行评定,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

舒适度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8]进行评定,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舒适度越好。

满意度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9]进行评定,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满意度越高。

睡眠质量采用采用失眠症临床观察调查(Spiegel sleep inventory,SPIEGEL)量表[10]进行评估,包括6个方面内容,每个方面分值0~7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排尿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排尿困难及出血发生情况 [例(%)]

2.2 比较腰背痛NRS值、舒适度、满意度

研究组腰背痛NRS值低于对照组,舒适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腰背痛NRS值、舒适度、满意度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腰背痛NRS值、舒适度、满意度比较(分,±s)

?

2.3 比较SPIEGEL评分

干预前两组SPIEG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PIEGEL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PIEGEL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SPIEGEL评分比较(分,±s)

?

3 讨论

肝动脉血管介入术是常用治疗肝癌的一种非手术治疗。利用介入放射学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血管栓塞,阻断肿瘤血供,以使癌体因缺血坏死而缩小。其主要通过对股动脉进行穿刺后将栓塞剂或抗癌药物注入肝动脉。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介入术后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容易出现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穿刺点出血后容易形成血肿、血栓等,对周围血管和组织形成压迫,改变下肢血管内血流动力学,诱发局部感染、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下肢静脉血栓等情况,严重者还可能发展成假性动脉瘤,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穿刺点进行止血。

肝动脉血管介入术的止血方式有多种,包括沙袋压迫、股动脉止血贴、股动脉封堵器、股动脉压迫器、股动脉缝合器等,均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股动脉止血贴对病床及患者体位有一定要求。部分股动脉缝合器及封堵器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增加了再次介入诊断的难度。皮肤病患者对股动脉压迫器有禁忌证,部分患者对股动脉压迫器过敏等。加上此类设备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11],加之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因此临床仍采用沙袋压迫法预防肝动脉血管介入术穿刺点出血,沙袋能很好地固定在穿刺部位、并提供24 h的固定压力,压迫穿刺点形成牢固的斑块,预防出血情况。对于患者而言,相较于高值的一次性止血器材而言,患者更愿意选择无需消耗器材的沙袋来使用。

为降低排尿困难和腰背痛发生情况,本研究中尝试缩短沙袋压迫时间,以分析不同沙袋加压时间在凝血功能正常患者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的效果差异。

本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股动脉穿刺部位给予1 kg沙袋压迫4 h,给予对照组患者股动脉穿刺部位给予1 kg沙袋压迫6 h。结果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可见,凝血功能正常患者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采用1 kg沙袋压迫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时间由6 h缩短到4 h不会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分析原因是,肝动脉血管介入术拔鞘管后穿刺点部位会使用手指进行加压止血15 min,穿刺处由溶胶状态的纤维蛋白转已经变成为凝胶状态的血块,后使用弹性绷带包扎以及沙袋压迫止血,可降低血流对新鲜血块的冲刷和产生侧压力[12],在压迫4 h后穿刺点的斑块基本形成牢固可阻止继续出血,因此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中,研究组排尿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可见,凝血功能正常患者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采用1 kg沙袋压迫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时间由6 h缩短到4 h可降低患者排尿困难情况。分析原因是因为患者术后采用沙袋压迫的时候需要处于一种压迫体位,患者不敢翻身,全身肌肉、关节张力增加,导致腰背酸痛,也易引起压疮。在卧床期间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尿,因此容易发生排尿困难情况[13]。可缩短沙袋压迫时间,可尽早解除患者制动时间,从而降低患者排尿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有利于患者顺利自主排尿。

本研究中,研究组腰背痛NR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可见,凝血功能正常患者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采用1 kg沙袋压迫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时间由6 h缩短到4 h可降低患者腰背痛情况。分析原因是因为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为防止沙袋的移位和滑脱以及穿刺点出血,要求患者术后进行肢体制动,患者关节和肌肉张力增加,精神紧张导致腰背部酸痛[14]。而研究组将压迫时间缩短,患者肢体制动时间缩短,因此有利于患者尽早放松关节和肌肉,从而减轻腰背部酸痛。

本研究中研究组舒适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可见,凝血功能正常患者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采用1 kg沙袋压迫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时间由6 h缩短到4 h患者具有较高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分析原因是缩短沙袋压迫股动脉穿刺部位时间可缩短患者肢体制动时间,降低了患者精神方面的紧张以及因肢体制动引起的腰背肌肉酸痛和排尿困难等情况,且临床使用简便易行,止血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患者就医体验较佳,提升患者满意度。

在采用沙袋止血过程中,由于患者需要保持体位,因此容易出现双下肢麻木不适、腰酸背痛、排便困难等情况,影响患者睡眠,且患者在睡觉过程中往往还需要注意避免碰掉沙袋,因此睡眠质量较低。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SPIEGEL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可见,缩短沙袋压迫时间患者具有较高的睡眠质量。分析原因是因为缩短沙袋压迫时间后患者不需要长时间制动,可缓解缓和由于肢体制动引起的腰背肌肉酸痛及排尿困难等情况,有较高的舒适度,对睡眠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凝血功能正常患者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采用1 kg沙袋压迫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时间由6 h缩短到4 h不会增加患者出血风险,且可降低患者排尿困难情况以及腰背痛,患者具有较高的舒适度、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腰背痛沙袋动脉血
勘误声明
老年人腰背痛的防治
沙袋的数量
吊沙袋赶走老寒腿
大型充填沙袋在围堰中的应用及造价分析
工程与建设(2019年5期)2020-01-19 06:23:02
实习前护生腰背痛认知现状及知识需求调查
循证护理(2018年8期)2018-08-30 07:25:00
想不到我的左手那么管用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某部战士非特异性腰背痛的分级治疗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