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经验的概念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

2022-05-06 05:44张文宜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三角尺重合张开

文|张文宜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

【教学过程】

一、整体→部分,激活经验

师:这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在白板上遮住三角形的一部分)现在你看到的是什么图形呢?

师:是的,这是一个不封闭的图形,这个图形叫作角,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角是三角形构成中的一部分,而在学生生活经验中,他们感知到的更多的是三角形等各种平面图形,并不是角。也就是说,“角”相对于“三角形”是离生活更远、更抽象的图形。利用学生更熟悉的“三角形”,抽离出其中一部分,从而引入“角”,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

二、模糊→清晰,建立概念

1.摸角。

师:在这个三角尺上,你能看到角吗?拿出你的三角尺,摸一摸角在哪里?

师:你是说角在这里,我把它描下来。(教师用笔描出“·”,然后取走三角尺)

师:这是角吗?

生:这只是一个点。

师:那角藏哪儿了?

生:角除了这个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

师:和老师一起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

(教师示范:从点出发,摸向两条边)

师:谁能上台来指一指这些物体(五角星、正方形、信封、钟面)上的角?还有谁会像老师一样,带着大家摸一摸数学书上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指角,常常只指它的顶点,但他们也知道,一个点并不是角。说明学生对角的表象的认识不是错误的,但却是模糊的,尤其是需要表征时。在此,教师有意把学生指的顶点描下来,并移开三角尺,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表征的只是一个点而不是角,从而重新审视对角的构成的关注,并明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其引出的两条直直的边构成的。并在后面多次“摸角”的过程中,充分感知角的构成。】

2.描角。

师:现在我要把三角尺上的这个角请下来。

(教师示范:把三角尺按在黑板上,沿着其中的一个角描画出来)

师:我们还有专门的记号表示角,像这样画上弧线。(红笔画弧线)

师:你也能像这样利用手中的物品描出一个角吗?

师:(展示学生描的角)这些图形长得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叫作“角”呢?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交流。

生:它们都有一个点,两条直直的线。

师:是的,这个点叫作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边叫作角的边,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在自己描的角上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师:今天,图形王国也来了一些小伙伴,都说自己是角,请你们来判断一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是角的做上记号,再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出示: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第1题。

而摄影,尤其是众多业余爱好者的摄影也主要就是一种寻找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这样摄影与旅游就有了第一个共同的属性,即都属于一种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的审美活动,具有强烈的审美属性。

展示并交流:第2个和第4个图形为什么不是角?

3.找角。

师:我们摸到了角,也描下了角,现在你能找一找身边的角吗?

(1)寻找图形中的角。

出示: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第2题,填一填,给角做上记号。

展示并交流:图1为什么只有1个角?图3为什么只有2个角?

(2)寻找生活中的角。

师:刚上课时,同学们从布袋里摸出了四个有角的物品,其他的物品上到底有没有角呢?想不想知道?

师:哪些物品表面上可以找到我们今天学习的“角”?指出它的顶点和边。

【设计意图:学生在走进课堂前,都认为自己是认识角的,但这个“角”只是一个外形的初步感知,甚至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如“牛角”“角落”中的角。经过上述摸角、描角等数学活动,学生建立了清晰的“角”概念: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这时再让学生找角,才可能有概念的支撑,即可以运用概念进行辨析。】

三、错误→正确,修正认知

1.感受角的大小相关要素。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活动角。研究一下,你知道这个角为什么叫活动角吗?

师:是的,旋转它的边可以使这个角变大,也可以变小。

师:既然角有大小,你能和同桌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吗?

(学生上台演示:顶点对顶点,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

师: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让这位同学(活动角比较小的学生)的角比同桌的角更大呢?

师:大家总结得真好,要想使角变大,就要把它的两条边再张开一些;要想使角变小,就要把它的两条边再往内合一些。

2.辨析角的大小无关因素。

师:现在请大家再看看这两个角,哪个更大些?

师:大家意见不统一,看来光用眼睛看还不行,有什么好方法?(用刚刚重合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将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也重合了,接下来到底比什么?

师:红色的角两条边张开这么大(课件描出其角符号),而蓝色的角张开得更大些。(课件继续完整描出蓝色角的角符号)现在,你能确定了吗?

师:想采访你一下,之前你为什么觉得是红色角大?

师:看来,角的大小与我们看到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和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设计意图:关于角的大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为他们所看到的角的边是有限长度的,在比较角的大小时,就会受边的视觉影响,认为边越长,角也会变得越大。针对学习难点,首先是通过活动角感受角的大小取决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再通过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在顶点对齐,一条边重合后,把目光聚焦于“另一边,谁在更外面一些”;最后通过想办法把一个角变得更大,让学生体会到调整角的大小只要改变它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如果说上述三个细节都是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大小的相关要素———两边张开程度,那么后面比较红、蓝两个角的大小这个环节则是帮助学生摒弃角的大小的无关因素:边的长短。并借助角符号,再次将学生的关注点拉回到“两边张开的程度”。】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开展了哪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你对角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猜你喜欢
三角尺重合张开
500kV线路重合闸故障分析与处理
任务驱动学习:跟着三角尺学角的认识
开花
三角尺上为何留孔
三角尺上为何留孔
踏莎行·留守妇
就是那个梦想
神奇的三角尺
浅析重合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