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Rosai-Dorfman病1例

2022-05-05 06:22张雪迎钱玖林杨令丁大雄潘盛兰吕萍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耳部耳廓耳垂

张雪迎,钱玖林,杨令,丁大雄 , 潘盛兰,吕萍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1.耳鼻咽喉科学头颈外科;2.眼科;3.病理科,四川 南充 637000)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性,29岁,因“发现左耳廓包块1+年”入院。查体:左侧耳廓可见多个隆起包块,表面光滑,最大者约0.5 cm×0.5 cm×0.5 cm,质地较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差,轻度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其余部位未见类似肿块或结节。患者>8月前有“剖宫产”手术史,其余既往病史无特殊。术前查血常规、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DNA酶B抗体(anti-deoxyribonuclease B,DNB)、大小便,均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亚类定量(immunoglbulin G4,IgG4)2.240 g/L。全麻下行左耳廓包块切除术,术中取灰黄、灰红不规则组织四块,大小共约2 cm×2 cm×0.7 cm标本送冰冻。术中冰冻示:(左耳廓包块)良性病变。石蜡切片:“左耳廓”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免疫组化:组织细胞:S-100(+),CD1a(-),CD207(-),CD68(+),Ki-67(+,约5%),CD20(灶性+),CD3(灶性+)。结果支持(左耳廓)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见图1及图2。

术后随访半年未复发,仅表现为耳屏下方瘙痒,术后1年后随访见耳屏下有一圆形新生物,质软,伴局部瘙痒,考虑复发可能,术后1年半耳屏下新生物未增大。见图3。

2 讨论

RDD又名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其典型的临床特征包括双侧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多克隆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发热和体重减轻等[1]。此病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较少见于老年人[2]。现有报道[3]中累及淋巴结约87%,累及皮肤和软组织约16%,累及鼻腔和副鼻窦约16%,累及眼及其附属器官约11%,累及骨约11%,累及唾液腺约7%,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约7%。累及耳部的RDD极其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增生、发红,确诊主要依据病理活检。RDD病理显示真皮内有致密、弥漫性结节状炎症浸润,由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组成。组织细胞显著增生,呈空泡状大型核,胞质丰富,其内吞噬有形态完整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即RDD的典型病理学表现—伸入现象。免疫组织化学可显示S-100和CD68蛋白阳性,CD1a蛋白阴性[4]。

目前RDD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有关[5],约33%的病例存在KRAS和MAP2K1基因突变[6]。此外,红细胞自身抗体、青少年发病的糖尿病、哮喘等因素也被认为与罗道病有关。耳部RDD易被误诊,可能与以下疾病混淆。(1)耳垂瘢疙瘩:多发于耳垂打孔后,部份病例在初期可有耳垂红肿、痒痛和流脓史,后逐渐形成硬结并增大成为瘢痕疙瘩。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胶原沉积、并有新的血管生成、炎细胞浸润[7]。(2)耳复发性软骨炎:以耳廓软骨炎症为特征,伴疼痛、红肿或压痛,可出现结节或疣状外观,一般不累耳垂。病理上正常软骨结构完全丧失,并伴有钙化和骨形成,软骨基质嗜碱性染色消失,软骨-软组织交界处软骨膜发炎,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8]。(3)结节病:耳廓红斑、肿胀伴有炎性突起,可累及双侧肺门淋巴结。病理上呈非干酪性肉芽肿,可表达CD68抗体[9]。(4)耳部结核:耳部红斑和鳞状病变,病理上可见结核样肉芽肿,中央干酪层稀少或缺失,病变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覆盖的表皮可溃烂、萎缩或呈现棘皮病[10]。(5)麻风病: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可累及耳廓软骨、耳垂,导致红斑、鳞屑和溃疡性皮疹。病理上常表现为真皮弥漫性的泡沫组织细胞浸润,真皮与表皮可见无浸润带,抗酸染色可阴性或阳性,免疫组化S-100染色可阳性[11]。

RDD是一种非肿瘤性、自限性疾病,其临床过程是慢性的、不可预测的,恶化和缓解期常交替出现。目前RDD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活检,且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故临床上应注意与其他耳部疾病进行区分,以避免误诊、漏诊。

猜你喜欢
耳部耳廓耳垂
搓耳
——护肾
保留表皮瘢痕剥离术治疗耳部瘢痕疙瘩
右耳撕脱伤再植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
耳垂有什么用
铜绿假单胞菌耳部感染临床研究
耳垂有什么用
耳部瘢痕疙瘩的序列综合治疗
耳垂皱纹多,当心冠心病
奇思妙想
运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