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育中的运用

2022-05-05 22:18:49魏英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3期
关键词:心理学创设中职

魏英英

[摘           要]  中职教学中,幼儿心理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职学生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学习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对于幼儿心理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兴趣。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集情境创设和师生互动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具有将知、情、意、行融成一体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形象逼真的情境,采用游戏和联系生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以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最终提高幼儿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幼儿心理学教育;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3-0100-03

由于幼儿心理学的专业性比较强,同时中职院校的学生心理还不太成熟,这使得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效果不佳,最终影响幼儿心理学教育的成效。而情境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有效的互动情境,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进而有效增强幼儿心理学教育的效果。

一、什么是情境互动教学模式

(一)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是集情境创设和师生互动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利用图片和视频,辅之以生动的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一种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而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在情境教学的基础上,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1.形象逼真

在应用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虽然不完全是实体的复现,但却可以创设与实体相似的形象,还可以把晦澀难懂的概念和理念形象化、具象化,从而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习效率。

2.情深意长

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其实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场景,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的基础上,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语言,把情感寓于教材内容中,从而在课堂上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不仅如此,情境教学倡导“情趣”和“意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情境教学所具有的真实性,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3.知、情、意、行融为一体

课堂上,为了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师就要运用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直观再现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独特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克服学习困难和障碍,形成远大的志向,积极地进行学习,这样就能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个整体。

(三)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

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用直观的方式,形象化地展示课本知识以及相关背景,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还可以为学生掌握规律提供指引,从而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四)应用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在情境互动教学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启发性原则,也就是说创设的情境,不仅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认知和理解,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进而有效保证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2.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主要是指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贴近真实生活,要有现实生活的基础,从而让学生可以在丰富、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对有关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从而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坚持真实性原则对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和水平极为关键。

3.合作性原则

在情境互动教学模式中,最为关键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合作探究,需要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开展分工合作,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进而在确保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学生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途径

1.生活情境

情境互动教学模式中,生活情境是比较常见的情境之一,主要是通过选取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知识进行感悟,同时加上教师的语言描述和引导,从而把抽象的知识更加鲜明地展现到学生的面前。

2.实物演示情境

实物演示情境是以实物为中心,基于教材内容,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构成完整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实物演示情境需要与实物和教材内容紧密联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思考[1]。

3.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再现情境主要是以图画为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利用图画的具象化和生动性在教学中再现实际情境,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方式把教材内容形象化,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增强。

4.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渲染情境主要是利用音乐的特性给人强烈的美感,同时使学生情感和思想得到升华,对于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极为关键。在实践中,通过用音乐对情境进行渲染,主要有播放音乐、弹奏、吟唱等方式,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音乐,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层次感悟,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5.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体会情境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进入角色之中,另一个是对角色进行扮演。其中,进入角色是指为学生创设情境主题,让学生按照自身的理解对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对角色进行扮演主要是指以教材为基础,学生直接对角色进行扮演。两者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扮演过程中产生对角色的亲切感,进而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

二、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以学生兴趣点为基础,确定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创建的方向

在幼儿心理学教育中运用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时,情境创建的方向是运用的关键和前提,也是增强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对于幼儿心理学教育教学的优化和发展尤为重要。但是,从当前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看,大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对于学生的兴趣不够重视,大多是以自身教学经验和思路开展教学,不仅使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效果不佳,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兴趣,最终影响情境互动教学模式下幼儿心理学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应该以学生兴趣点为基础确定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创建的方向,从而利用兴趣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根据上述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开展幼儿心理学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创建,从而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促进中职幼儿心理学教育教学的优化和发展。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调查,如通过问卷调查、谈心谈话等方式,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调查和收集,从而确保调查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为后续情境互动教学创建方向的确立提供参考和帮助[2]。其次,在抓住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情境创设还要基于教材内容。如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幼儿心理学》中《幼儿的自我意识》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抓住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结合这课的实际内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进而有效增强幼儿心理学教育教学的效率。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自我意识的概念入手创设情境,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感悟,从而形成自我意识的概念,再对自我意识的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了解幼儿的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幼儿自我意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加强问题引领与合作探究

在幼儿心理学教育中运用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时,仅仅依托情境活动教学模式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明确教育教学主体和形式,从而有效对幼儿心理学情境互动教学进行规范和约束,进而增强幼儿心理学教育的效果。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停留于表面,只是形式上的应用,导致实际效果比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加强问题引领与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深化幼儿心理学情境互动教学的主题,明确教学主体和形式,进而提高情境互动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在课堂上采用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加强问题引领与合作探究,有效增强幼儿心理学情境互动教学的效果。首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利用问题情境,进一步深化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主题,从而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效增强幼儿心理学情境互动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心理学》中的《儿童的性别差异》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情境互动教学过程中,应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托,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如教师可以以“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儿童性格差异的原理和教育意义”等问题为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主题开展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增强情境互动教学的规范性和约束性,确保教学目标达成的同时,增强幼儿心理学教育的效果。其次,从合作探究的角度入手,以合作探究的模式为基础开展情境互动教学,这样不仅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合理分配学习小组的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进而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从而在确保教学进度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辅助工具的使用

在幼儿心理学教育中运用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时,教学辅助工具作为情境互动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影响极大。但是,从当前实际应用的现状来看,大部分中职教师在情境互动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都忽视了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使得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幼儿心理学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加强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进一步增强情境互动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提升中职幼儿心理学教育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在对教学辅助工具进行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加强传统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画图再现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心理学》中《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志》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画图再现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利用画笔和图画本,对“健康”这一概念进行图画还原,从而让学生在绘画中展开思考,有效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增强幼儿心理学教育的效率和效果[3]。其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例,主要是利用教学课件、动画媒体等形式,为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创建提供辅助,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给学生提供多重感官的刺激,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加强幼儿心理学情境互动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四)以游戏或联系生活为依托,创建互动情境

游戏或联系生活等对互动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极为关键的,不仅会对情境互动教学模式运用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幼儿心理学教育的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或联系生活的方式进行互动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提升幼儿心理学情境互动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学生喜欢的游戏为依托,创设以游戏活动为主的情境,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有效提升幼儿心理學情境互动教学的水平。其次,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选取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对知识进行感悟,同时辅以教师的语言描述和引导,从而把抽象的知识更加鲜明地展现到学生的面前,进而有效增强幼儿心理学教育的水平。

综上所述,在中职教学中,幼儿心理学的专业性是比较强的,需要学生投入较多的精力。与此同时,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还不太成熟,学习积极性也普遍较低,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比较抵触,这使得幼儿心理学教学的效果普遍不佳。

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具有形象逼真,知、情、意、行融为一体等特点,能够极大地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秉持启发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合作性原则,通过生活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等基本途径,科学合理地使用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具体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加强问题引导与合作探究,适当利用教学辅助工具,采用游戏或联系生活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促进幼儿心理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江丽.论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界,2019(11):84-85.

[2]熊梅.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17):1.

[3]孙书伦.论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文渊(中学版),2019(2):388.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心理学创设中职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