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解视域下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有效性的探究

2022-05-05 01:29梅玉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化理解课堂作业小学美术

【摘 要】美术课堂作业是反映学生知觉与情感体验、能力的基本载体,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整体反馈。文化理解是指从文化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美术观念。文章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有效性为切入点,从文化理解的角度,围绕多个方面来探讨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有效性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美术;文化理解;课堂作业;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2-0158-02

有效教学应贯穿在日常教学的各个方面。崔允漷教授认为,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发展而创造性地综合利用一切合乎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来优化教学环节,改进教学过程,致力于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个性化教学活动[1]。美术有效教学是指站在培育学生美术素养的立场,不追求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死记硬背和对技法的生搬硬套,而是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掌握美术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丰富审美情感。美术课堂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直观反映,是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构思创造视觉形象,表达自己意图、情感的具体过程。因此,在文化理解视域下,学生美术作业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为获得知识,更在于思维的提升与审美的引领,最终达到美术育人的目的,这也是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有效性的行动路径,是美术育人的实然之举。

一、文化理解视域下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有效性的内涵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2]。文化理解指的是面对美术问题及美术作品,能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在“剪窗”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对剪纸的文化理解应该是从民间文化的角度出发,了解剪纸与民间文化的联系,能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其丰富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文化理解视域下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有效性,首先要聚焦与整合作业的设计目标。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构与重组,然后重构成适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美术作业。其次作业设计内容要多元与开放。对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及文化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从课程的视角为美术作业增添特色,如了解周围的民间文化,挖掘地方文化的美,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走访民间艺术家等形式,这样的作业形式能够使学生与文化产生对话,从而感知到更深刻的文化意义。

二、文化理解视域下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有效性的价值判断

(一)为达成文化理解提供切入视角

新课改以来,随着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的应用,美术作业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业类型丰富、形式广泛、材料多样,但如何将作业设计与文化理解有效结合仍然值得研究。如在“剪窗”一课中,如果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依葫芦画瓢或是漫无目标地剪,就不会对“窗”这一富含文化意味的事物有深刻的认识,也就谈不上审美理解和文化判断。

(二)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路径

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有效性呢?教师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美育能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其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美术课和美术作业只有唤起学生的体验才具有价值。美术作业是要求学生学会用艺术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让他们在平凡的事物上发现美,懂得利用身边的东西创造美,在美术表达中获得基本的美术素养。因此美术课堂作业的有效性,要始终研究学生如何学,从研究学生知觉变量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三)是落实美术育人的渠道

有效学习认为如果没有使用任何一种学习方法,只是单纯地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练习,这与实际取得的学习效果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美术课堂作业如果不能調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那么美术育人的功能就得不到落实。在“剪窗”一课中,如果只是低水平的模仿,这样算不上真正的体验。体验的本质是学生对表现方法的发现,如学生通过学习发现剪窗可以根据不同的风格搭配不同的剪法,并能用新的方法进行表现,这样的体验才是育人场域的建构。

三、文化理解视域下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有效性的行动路径

(一)促进文化理解的深度学习,寻找作业设计的契合点

寻找传统文化和作业设计契合点的前提是深度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知识点,建立起核心知识的概念与能力。如在教学“剪窗”这一课时,笔者选取了江南园林里的窗,引导学生感受窗的不同形式。在文化理解上,通过《西厢记》《梁山伯和祝英台》等故事,让学生对文化产生自己的理解。最终的作业是学生学习经验的自然生发,是学生表达自己的语言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二)汲取文化养分,发展作业表现的多元化

美术的视觉性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作业设计的重点,作业是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一种自主探究的物化形式。如果作业的设计与完成仅仅是技法的展现,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感和知觉经验,所以要将作业置于文化的滋养中,真正走向文化的学习,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如“剪窗”一课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传统剪纸的技法,还要学会用剪、刻的方法来诠释窗。学生欣赏窗,了解窗的文化,实地观察窗,最后借助剪纸的方式来表现园林的窗文化,感受园林窗的魅力和剪纸的美。

(三)继承文化精神,创新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文化带入课堂,引导学生感受、了解、认识文化的广博精神。“剪窗”这一课例中所用的苏州花窗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在木头上雕刻出花纹图案或人物等,其工艺和剪纸有相似之处,都是一门镂空的艺术。学生可以在花窗中寻找到丰富的创作素材,以优秀的作品为参考对象,创作出自己心中的那扇窗。

(四)基于传统文化真实情境,打造作业情感场

文化情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春节贴福字、婚嫁贴喜字等,这些都是具体、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有效的文化情境应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运用语言、形象、色彩、音乐创设生动具体的文化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体验逐步形成美术创造的能力,形成个人艺术化的意象目光。以“剪窗”为例,笔者设计了屏风作为文化情境,通过将学生的作业展示到课堂最后的游赏环节,学生体验到了一种“自在其中”的氛围,从而获得美术的意向体验。

(五)立足文化的深刻理解,建构作业的有效评价

美术作业评价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评价对提高美术课堂作业的有效性极为重要。有效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作业好坏的判断,而是通过评价呵护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目前学生的作业评价一般分为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围绕作业要求而展开的有效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赏析和分析自己的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提炼观点,完善思想,进而做到知识内化。小学阶段作业的有效评价,落实到美术课堂上就是学生通过课堂作业发现优点与不足,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说美术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那么美术课堂作业则是这种生命态度的体现。提高美术课堂作业的有效性,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还能通过作业让学生找到自我,发现艺术中的自我,激发其学习美术的情感,唤醒其思维。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梅玉(1985~),女,汉族,江苏常州人,硕士,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纸艺。

猜你喜欢
文化理解课堂作业小学美术
浅谈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
浅谈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
从“技术理性”到“文化理解”:当代音乐教学范式的转向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跨文化对话之条件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之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