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层课堂作业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实践探究

2022-05-05 15:36郝伶
考试与评价 2022年4期
关键词:梯次错题习题

郝伶

初中数学教学往往通过作业的形式来对课堂进行补充,而课堂教学也通过对作业的解读与诠释来辅助学生的学习过程。其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实际效率,减轻初中生的学业压力,在减负的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方法,也就需要教师寻找开展数学教学的新方式,真正理解“减负增效”的定义。不是简单地减少初中生的学习时间与课外作业的内容量,而是需要通过减负来理解当前的教育形式与基本的教学倾向。进而,在减少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更为优质、多元化的数学课堂。于此,本文从分层课堂作业的角度概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旨在通过学习负担的减轻、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来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进行教学探究。

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而言,作业设计与布置完全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面对全体学生做出了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习题的内容比较简单粗暴,形式也较为单调乏味,对学生课后的学习巩固效果不佳,整体无法适应学生团体的实际学习需求。有余力的学生往往觉得作业简单、浅显,在长时间的完成过程中丧失解题的积极性,表现为“吃不饱”,能力也得不到长足的提高。而学困生则往往“力不足”,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作业抄袭的现象屡禁不止,学生不能够完整地将数学知识吸收内化为自身的解题能力。因而,分层课堂作业的形式应运而生,通过对学生行为模式、心理特点与能力的综合评估,教师可以为学生划定多个区间,从错误的归类到习题难度的划分,在分层的布置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动力,客观上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积极高效的教学制度引导下,数学教学向减负增效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以下则直接列举了分层课堂作业的实践过程,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更为直观的事例。

一、分层设计作业内容,做到作业的“因人而异”

在初中阶段,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设计,囊括课上例题、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等部分,进行作业的分层布置。对同一班级的不同能力水平的初中生,作业的设计与布置需要做到严格分层,在因材施教中提高学生解题的熟练度与自信心,这需要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学生的成长来作进一步地完善与调整。对于优秀学生应注重其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困生则需要侧重于巩固知识基础,掌握基本的知识能力。对于课内习题,教师应准确把握学情,从课堂实际出发,分层、选编基础题、提高拓展题、综合应用题及延伸性题目,提高题目的变化性与开放性。对于课后作业,则可以推行个性化分层,把作业的自主权留给学生,根据学情设置作业梯度,从必做到选做,让作业的设计趋于弹性化、自主化。整体来看,作业的“因人而异”是需要教师真正走入学生群体,了解基本学情才能做到的,教师必须充分提高对学生的重视度,用不同梯度的数学内容实现恰当的引导。

如,分层作业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精选习题的内容与形式,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将逐级划分为A、B、C这三个难度梯次,A级较难,C级较为简单。第一层次的作业趋向于综合探讨,重在挖掘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定为A级;第二层次的作业突出表现为技能训练,往往是一些经典例题的变式或具有一定复杂度的综合题,定为B级;第三层次的作业则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包含大量知识的直接运用和简单的分析练习题,对每一个学生都不可或缺,定为C级。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可以统一划归为一个难度类别,比如三角形证明题可以放到B级的难度,而大多数的函数题可以作为A级的模板,计算题可以作为基础的C级练习题。教师对学困生可以通过1:3:6的级别比例去完成作业的设计,对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到3:5:2。同时,也需要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应积极扩充题库与材料,尽量避免机械性、重复性作业的出现,在不断的设计与完善中打破单一化书面作业的形式,在多元化的习题设计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在作业中创建问题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作业的布置不仅仅只是习题练习,也可以是探究性的学习作业,重在对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而初中生对未知事物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知识存在著一定的探索欲望,且思维活跃的程度较高,更容易接受新的学习与思想观念。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创建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在作业的分层中设置问题的梯度,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使其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获取中来。在作业、问题的分步导入下,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进行思考,改变主动、客观的学习模式,借助逐渐多元化的问题驱动来培养初中时挖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类整理中进行强化性训练,充分体现“减负增效”的教学原则。

如,在学习与圆有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讲解如何将圆的方程、性质等进行简化,根据性质定理的常用程度去进行分层,帮助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并设置不同的情境。由于初中生对于教材所给出的标准化数学学习方法并不能够找到合适的路径,对于圆内接四边形、相交弦定理等这类逐步深入的定理缺少直接的理解与感受,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作进一步地简化与验证,在性质的类比学习中学会逻辑推导。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需要更加具有方向性,应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用作业中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客观上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学生在尝试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举一反三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使作业习题的解答变得更为轻松惬意,巩固了学生解题的熟练度,围绕素质教育的思想做出了发散与验证。因而,教育改革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减负增效的过程,数学教师应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形式,在新教育思潮的引领下不断地寻找、验证更加多元化的数学教育思想,巧妙利用分层作业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究。

三、在作业中设立错题集,对题目进行分层解读

初中数学教学追求更低的出错率与更高的习题完成效率,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新课程体系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视野之中,“错题”里往往包含着大量学生对习题的思考与感悟,客观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对教学而言是可以开发的基础资源。具体到教学实际,错题资源即对作业中的错题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重组,在纠错中深入分析、总结学生常犯的错误。通过错题的帮助,初中生能够系统地整理分析知识点,在知识的理解与识记中寻找解题的具体思路与技巧,真正将错题变废为宝,既不增加学生的学时,又进一步优化了课堂效率。在错题集的设立下,学生能够对不同难度梯次的题目进行详细地解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对A级难度题目的分层解答,由基础到拓展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健全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查漏补缺中逐渐进行知识印象的强化巩固。同时,错题集的回顾也是进行“再学习”的过程,相对于各类隐性的课外辅导,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让学生在实时的回顾中做到“温故而知新”,在改善学生解题方式的同时增强了数学学习的效果。

“错题集”的设立需要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整理与回顾,教师可以定期进行抽检,对学生因概念混淆和认知不清所产生的错误、因计算粗心大意所产生的错误、因审题不明和理题不清所产生的错误等进行归类,对错误多发处进行知识的强化巩固。在分类整理中,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自身的错误集中体现在哪些地方,需要进行定向的强化与改正,避免了长时间无意义的重复训练。也需要对“错题集”进行深入的反思,综合性评估个人的能力素质,找到自身能力的薄弱项与长处,在错题训练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记录自身的反思过程,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制定可行的策略。同时,教师也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数学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错题情况与学习情况,逐步提高作业的难度,深化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

四、进行异质分组,在批阅中落实“减负增效”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可按照阶段考试成绩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分组:数学成绩优秀、知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划分为优秀梯次;数学成绩良好、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可以划分为提高梯次;數学成绩较差、解决问题存在较大困难的学生可以分到基础梯次。每一个小组均由相同比例的优秀梯次、提高梯次与基础梯次的学生组成,以确保分组竞争的公平性。进而,在作业的讲评与批阅中,小组也能贡献出一份巨大的力量,在给予一定时间的前提下,学生们能够展开充分的组内研讨,在互帮互助中解决自身遇到的难题,或者提供思维上的指引;而对于一些复杂的共性问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进行完成。这样,围绕分层作业、分组作业的布置,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提高,可以借助分类评价的实施来激发学生的活力,使每个层次的初中生都可以得到应有的激励与较大的提升,从而来提高作业的实际效率。

教师首先可以进行异质分组,以“二次函数”为例,可以让优秀梯次的学生首先对题目做出解答,围绕重难点知识部分进行叙述与说明,对提高梯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并对基础部分的知识进行反复的论述与应用,使基础梯次的学生了解到一些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法,明确其解答复杂问题的思路。通过对二次函数方程的求解、图形的交点与连线、动点问题等问题的逐渐发散,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能够做到更加有效、具体,从师生之间的教学联系逐渐转化为了学生之间的教学与联系,不仅减轻了学生面对教师的心理压力,也让学生的交流更加开放化、多元化,在复杂问题的求解上引发出了更多的思路与答案。

综合来看,分层课堂作业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效果,在分层的布置与批阅中确保了教学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以学生为基准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条件,客观上促进了减负增效的实现。这不仅巩固提高了初中生的数学知识能力水平,也充分践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解题的强化中渗透数学思想。借助减负增效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数学能力得到了深化培养。因而,这一形式为数学教学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功能,落实了新课改的三维化目标,在核心素养的发展下形成了强有力的教学驱动力。

猜你喜欢
梯次错题习题
小学语文朗读梯次训练教学方法初探
考虑再制造设计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决策研究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我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规模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