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梅
[摘 要] 高职校学生较普通高中生自律性和学习习惯各方面相对较弱,尤其是个别难管教学生,或会成为问题学生,难管教背后反映的是一系列的家庭问题,这些所有的问题均几乎与他们生活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高职校问题学生家庭环境分析入手,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分析高职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以便高职校问题学生更快地回归到正常状态,更好地适应社会,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 键 词] 高职校;问题学生;家庭环境;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4-0169-03
高职校问题学生一直都是高职校管理者的重点目标,管理难度在于不同的高职校问题学生个体反映出的具体问题差别比较大,以自卑、抑郁、叛逆、对抗、焦虑、自闭为主要特征,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多在于高职校生自幼生活的家庭环境,本文从高职校问题学生的家庭环境着手,探讨高职校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以使问题学生回归正常状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的高职校人才。
一、高职校问题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来看,高职校问题学生反映出的更多是负面心理和情绪,缺乏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正面情绪,受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影响,而产生某方面的心理问题,诸如对抗、焦虑、抑郁、自闭的负面心理。就年级来看,高职校一年级学生较其余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差,原因是一年级处于刚入校的陌生阶段,各方面需要适应和过渡,问题学生干预也处于起步阶段,效果尚不明显[1]。
高职校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解决,会在学习、生活、成长、求职等方面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心理困惑。由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社交范围不断扩大,行为叛逆且心智不成熟,身心的“叠加效应”会不断地冲击他们的心理卫生和精神健康防线。[2]在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中,典型的表现是因学习成绩不好所产生的自卑、自我评价低。他们既要面对家长埋怨“不争气”的压力和社会轻视职业教育的压力,又要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高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生源地、性别、家庭,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非单亲家庭高职校生心理健康优于单亲家庭[2]。各项研究结果和数据提醒我们,只有找到高职校问题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的真正原因,才能找到相应对策,解决高职校问题学生的心理负面情绪和问题。据笔者追踪调研,对高职校问题学生负面情绪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家庭环境。
二、家庭环境对高职校问题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
家庭环境主要包含了家人之间所形成的氛围,即家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和经济条件两个方面。事实和研究证明,在家庭氛围和经济条件均差的环境生活的高职校学生,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诸如焦虑、恐惧、胆小、自卑、抑郁、烦躁等。笔者追踪调研了几个问题比较严重的高职校学生,被调研的几名高职校问题学生心理产生负面情绪的共同原因均与家庭环境有关,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环境缺乏关爱与陪伴,高职校问题学生表现为自卑、叛逆、焦虑、对抗
从依恋理论来看,这类高职校学生是缺乏对父母的依恋,“依恋是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可能开始的一个过程。它是在婴儿和照料者之间形成的一种情绪联结,它让人们在身体上保持接近。②”对父母依恋感强的孩子有更好的安全感,更容易适应新环境,更好地成长和学习。高职校的问题学生自儿时开始就缺少了对父母的依恋,会在新的环境表现为不适应,管理者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的自卑、叛逆、焦虑,有时候又很对抗的状态。他们需要更长时间的适应,这也是高职校一年级的问题学生比较难管理的原因,他们还处在适应期。
从积极心理学的韧性理论来看,高职校的问题学生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都缺乏心理弹回正常状态的家庭保护因子,即与负责养育的成人的亲密关系。[3]他们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因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无亲密人可以诉说,压抑焦虑,不易回到正常状态。他们的父母多是迫于生计压力而无法顾及他们,据笔者的调研,一部分高职校问题学生自出生便被留守在农村亲戚家或农村爷爷奶奶身边,在入小学时才被接回市里读小学;另一部分,是因为父母离异,离异后父或者母迫于生计而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自出生到读小学的六年基本无父母陪伴,没有能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在他们面对学习、生活、与朋友交往的各类问题和挫折的时候,没有亲密的家人对象可以诉说或帮他们排解,更容易产生焦虑状态,从而引发“替代性攻击”,比如今天他对朋友无端发火的原因不是朋友惹他了,而是他这次考试成绩比较糟糕,但是又无人诉说,从而容易引发假攻击,攻击的对象并不是挫折的源头,只有通过这种宣泄,才能讓他们消消气,但是长期下去,容易被家庭成员和学校管理者、同学理解为叛逆、对抗、难以管理。[4]
(二)家庭环境消极贫困,高职校问题学生表现为严重自卑、自闭、无主见
从青少年心理韧性保护因子角度看,这类家庭缺乏积极家庭氛围和社会经济上的优势[3]。第一,表现为此类学生父母在工作态度上的消极。长期无正当职业,无收入,靠年迈的祖父母或社会接济勉强够温饱,家庭经济长期处于拮据和贫困状态。由于原生家庭缺少生活上的积极氛围和规划组织,长期经济拮据,受此影响,孩子缺乏社会韧性,即缺乏勇于改变现状的心态,从而安于这种现状,变得更加不自信、自卑。第二,表现为此类高职校问题学生父母在对子女教育方式上的消极。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保护儿童及子女的意识,必然导致他们简单粗暴对待孩子,无论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不沟通,简单粗暴,打骂对待,结果是此类高职校学生在思想上严重自闭、无主见,他们在潜意识里对自己的定义是,做什么都是错的,什么都不如别人,不敢与人沟通,把自己关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甚至严重的时候,一整天几乎不动,木讷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别人说什么,他觉得都可以。无主见,迷茫、自闭,与班级其他同学之间融洽的氛围相矛盾。
(三)家庭环境宠溺为主,孩子在高職校表现的问题为规则底线意识缺乏
家庭环境宠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物质需求方面无计划地、混乱地满足孩子需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对这种状态的恰当描述,从而导致孩子在进入高职校后在物质需要方面没有节制和底线,在着装打扮方面表现为超出同龄人,不合时宜,有违校规校纪,对于高职校的管理者来说想管理难度太大,这是从儿时开始宠溺家庭环境给他们的物质过渡满足的结果。第二,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过度宠溺帮助,让孩子自我效能感降低或减少,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达不到某种目标。自我效能感从婴儿期就开始了,定义为“人们对于他们具备通过自身行动产生合意效果这种能力的信念。③”家庭成员对孩子生活上的过度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不让他们做家务,缺少了锻炼生活技能和自我肯定的机会,减少了从自我效能感中获得的积极正面情绪和成功的机会,从而使他们无法体味劳动的辛苦,不懂得感恩,表现的问题为懒散、自私、生活能力差。在学校表现为与劳动相关的事务他们不愿从事,义务劳动意识淡薄,经常破坏班级劳动规则,比如班级值日,他们会敷衍值日,或逃避值日,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第三,在尊重别人意识上过度宠溺,从而导致孩子不懂得尊重长辈、父母,在高职学校表现为不尊重老师、同学,缺乏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在高职校内顶撞老师,辱骂同学。家庭环境在物质、生活、尊重方面的过度宠溺,导致高职问题学生表现为无视规则和底线,肆意破坏校规校纪、顶撞老师,与同学关系差,缺乏规则和底线意识。
三、高职校问题学生教育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职校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可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培养高职校问题学生的幸福感
这里说的幸福感具体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情绪的幸福感,它主要是指拥有积极情感,对生活满意,少有消极情感。教育者应引导他们有乐观的心态,快乐行动,与人交流沟通时能感觉是自信的、乐观的、友好的,这些能引发幸福感的情绪;二是社会幸福感,包含被社会接纳,即高职校问题学生被周围的同学和老师接纳,在学校集体中实现自我价值。高职校问题学生可与帮助自己渡过困境的同学保持亲密的友谊,与他们一起做各种体育运动,健康的运动也会让人产生积极乐观的正面情绪,又可以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另外,积极参与能增进班集体同学之间感情的集体活动,如拔河比赛或者跳大绳比赛等团体性活动,既为班集体出贡献,也能获得老师和同学好感。学好专业课代表学校、市参加各类提升个人和集体荣誉的比赛,还有志愿者等活动,增强社会幸福感;三是心理幸福感,高职校的问题学生能自我接纳,引导他们做个职业规划,并按规划目标一步步学习并实现,从而实现个人成长,即在高职校能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心存感激,不要只关注自我,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与周围同学和任课老师处好关系,从而达到完全的心理健康。[5]
(二)进行积极学校教育
积极学校教育的概念为:“经由这种途径,达到以关怀、信任和尊重多样性为基础的教育,老师为每一位学生量身设定目标,以促进他们的学习,然后与学生一起为其定制实现目标的计划并激发其动机。[6]”从积极学校教育的概念可以看出它是以关怀、信任和尊重多样性为前提,关注问题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以实现目标和激发动机为最终目的,关注高职校问题学生专业技能的进步和优点。阿尔弗雷得·比尔也更强调,不能过分关注纠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关键是增强学生的技能。伊丽莎白·赫洛克也认为表扬比批评更有效。另外也有心理学者认为应关注学生才能而非其不足,更有利于教育的展开,让高职校问题学生回归正常状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6]
高职校教育者在与问题学生沟通时,应以尊重为前提,心平气和地听问题学生诉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发现高职校问题学生某方面的天赋,激励他们制订学习计划、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案,做出一定的社会贡献,随后社会对他的回馈也能让该生体验到自我的价值和满足,从而继续给学生灌输希望,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三)培养高职校问题学生的感恩精神
感恩,这个词起源于拉丁文,是友善、慷慨、礼物、给予和接受之美”的意思。④高职校一部分问题学生存在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缺乏感恩意识有关系,他们把家人、朋友、周围人为他的付出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所以培养他们的感恩精神也是一件必要的事。
综上所述,尽管高职校问题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家庭,高职校管理者在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后,应更多地从心理学的角度寻找适合高职校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在尊重、关爱的基础上,增强高职校问题学生的幸福感、积极寻求教育对策,更多关注问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进步和优点,培养他们的感恩精神,推进高职校问题学生身心的健康,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高职校人才。
注释:
①俞国良,张哲.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特点及对策考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1):13
②C.R施奈德,沙恩.洛佩斯.积极心理学[M].王彦,席居哲,王艳梅,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275.
③C.R施奈德,沙恩.洛佩斯.积极心理学[M].王彦,席居哲,王艳梅,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160.
④C.R施奈德,沙恩.洛佩斯.积极心理学[M].王彦,席居哲,王艳梅,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250.
参考文献:
[1]刘程程.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48):166.
[2]俞国良,张哲.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特点及对策考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1):12-13.
[3]C.R施奈德,沙恩.洛佩斯.积极心理学[M].王彦,席居哲,王艳梅,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95.
[4]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140-142.
[5]C.R施奈德,沙恩.洛佩斯.积极心理学[M].王彦,席居哲,王艳梅,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131-132.
[6]C.R施奈德,沙恩.洛佩斯.积极心理学[M].王彦,席居哲,王艳梅,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