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如月 石卓鑫 谭丽 张琴 汪海骁 张瑜
[摘 要]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新时代、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也是当今全面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特色、育人导向的必由之路。在“三全育人”理念引导下,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妇产科学教学团队对课程思政融入妇产科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高职高专;妇产科学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4-0022-03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强调“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2]。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担负着培养优秀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培养要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这一根本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妇产科学是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生的专业课程,本校妇产科学教学团队对课程思政融入妇产科学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思政融入妇产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有助于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
将课程思政融入妇产科学教学,是在全方位、多维度、全员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传授给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高尚的医德医风,这不仅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而且充分体现专業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3]。高职高专医学生作为未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力军,其培养质量关系到我国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生命伦理、职业道德的引导,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内在德性相统一,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日益提升,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目前在校医学生大多是“00后”,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烈,心智思想尚不成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5]。因此,如何应对多元意识形态的挑战,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新挑战。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妇产科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能引导医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妇产科学教学的内在动力需求
妇产科学是研究女性所特有的生理、病理及生育调控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生的专业课、必修课[6,7]。妇产科学专业性强,与临床实践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专业病种大多涉及女性生殖器官,临床诊疗会涉及病人隐私,这要求医务人员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注重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并在临床操作过程中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妇产科学教学的内在动力需求。
二、课程思政融入妇产科学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一)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思政育人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8]。为了更好地履行高校教师职责,我们始终重视团队成员的师德建设,不断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学习,定期集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精神,并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开展交流活动,强化教师的政治意识,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9,10],深入理解“三全育人”的内涵,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修订课程标准,明确思政育人目标
本课程团队修订妇产科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增加素质目标模块,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基本功能基础上,突出其价值引领作用。主要从爱国情怀、职业素养、专业精神、价值取向等方面入手,培养医学生恪尽职守、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医学精神,塑造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挖掘思政元素,优化思政育人资源
医学人文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学科,在课程模块的设置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思政育人元素。例如,课程第一章“绪论”,可通过新闻、视频等形式为学生讲述被世人誉为“万婴之母”的中国现代妇产科学伟大开拓者和奠基人林巧稚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积极投身医学事业的意识和热情,培养学生关爱患者、珍爱生命、无私奉献的医学精神。在讲授“正常分娩”章节时,通过让学生观看产妇自然分娩过程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神奇和母亲的伟大,引导学生感恩母亲、关爱母亲,弘扬中华民族“孝”的传统美德。在讲授“孕期监护与孕期保健”时,通过展示“海豹畸形婴儿”的照片,强调妊娠期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体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入范例见表1。
(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育人效果
本课程团队借助“学银在线”互联网平台,建设了线上课程,该线上课程已被评为“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了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我们选择重要章节录制了慕课,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专业知识,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线上课程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采用课堂互动、分组讨论、平台抢答、发布观点等形式,综合运用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课后,通过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练习题,检验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将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蕴含思政元素的资料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上传至学习平台,便于学生随时观看学习;不定期就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熱点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推荐参考文献、学习网站、教学微课等,延伸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渠道。
线上教学平台的运用,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特别是平台讨论版,学生通过对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热点问题各抒己见,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感受到林巧稚、宋鸿钊、张丽珠等专家们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无私奉献的情怀,真正实现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润物细无声”。
三、结语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新时代、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也是当今全面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特色、育人导向的必由之路。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校妇产科学教学团队在“三全育人”理念引导下,对课程思政融入妇产科学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本团队将继续积极探索,进一步深入挖掘可与妇产科学专业知识相融合的思政元素,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总结经验,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淑敏.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21-11-10.
[2]陈钰,何舒澜,朱扶蓉,等.天然药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9):23-25.
[3]陈俐伶.新时期高校医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与途径[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58.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2.
[5]姜爽,李璐,王星云,等.预防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1):43-44.
[6]赵巧,相萌,兰凯,等.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妇产科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J].医学信息,2019(11):13-15,21.
[7]王晶.思政教育融入妇产科学本科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5):116-117,137.
[8]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
[9]李维扬.教师视域下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探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57-60.
[10]刘艳艳,顾润国.高职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21(2):64-68.
①基金项目:2021年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Z213037);2019年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研教改研究课题(CQYGZJSZ001)。
作者简介:邵如月,女,重庆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妇产科学教学及科研工作。
通讯作者:张瑜,女,重庆人,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科疾病诊疗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