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2-05-01 13:15林月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初中语文课文

林月芳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定的意义和需求。一方面,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易出现负面心理,既影响成长,又影响学习;另一方面,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中,有几项与心理健康有很大相关性。通过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教师应避免直接的理论灌输,而是利用课程特征,巧妙与教学过程融合,以渗透的方式对学生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心理健康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7.030

多元化的社会以及新课程标准, 对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素质教育愈发受到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心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也逐渐显示出来, 因为它可以更好地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新的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中,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教育实施的基础。初中语文教材前言中表明,初中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中,教师应加大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的力度为主,发挥其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是学生得到发展的指示性标志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多此一举”。基于语文学科的特征、学生成长的需求以及新课程教育要求,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特定的意义,是客观的教育需求。特别是初中生,处于一个较特殊的成长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切实执行且有效,对其人生成长、学业发展以及对语文学习都有着显性的影响。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美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由于初中语文学科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讲,具有更多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比如性格的形成,道德观、价值观的建立,审美水平的提高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说,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语文既是一个语言交际的工具学科,同时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人文学科,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大量且广泛地涉及人的情感、思想、心理。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对于其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具有重要影响。比如《秋天的怀念》,文章开头讲“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如果学生认为这是人在困境下的健康心理,那么,他就不太容易理解“母亲”后面所做努力的意义。另外,存在不健康心理的学生撰写作文,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达出一些不符合普遍价值观的负面思想。

第二,新课程特别强调应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及十余个小项,诸如语文能力和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等等,可以看出,其中的思想情感、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等素养都明显会受到心理影响。心理不健康,就很难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情感、修养、审美、品格。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核心素养教育的成败息息相关。比如《春》是一篇唯美的经典散文,文中所描绘的春景充满了生机和朝气。但如果学生处于自闭心理状态下,他就很可能会认为“天上风筝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的场景显得“聒噪”“讨厌”,打扰了自己的清静——在这种畸形审美观下,很难领悟到课文的魅力。

第三,初中学生处于一个较特殊的身心发展期——青春期。“成人感”的行为表现是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较为普遍的特点,因为孩子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已经足够成熟。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其“成人化”的特点多表现在某些行为、思维方式及社交中。青少年的心理认知中,极度渴望周围的人将他们看作大人,并能够得到来自成人的理解与认可。但由于初中生年龄毕竟较小,受制于社会及生活经验的短缺,其行为与思维又往往表现为过度自大,且缺乏必要的目的性,在为人处世上过于幼稚。这些情况也恰好可以说明学生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这一阶段的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对事物过度敏感且易怒,遇到自身无法控制的事情时,极易产生挫败感,形成心理健康问题。这个时期,特别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而且波动性比较大。这些心理通常会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比如焦虑、厌学、自卑、封闭等心理,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很多学生会在初中阶段出现成绩的大幅波动和下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理。因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引导,也是保证语文教学能够有质、有序推进的基础。

基于以上三点,初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也不是班主任所组织的班会课。因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抓住“渗透”两个关键字,不宜采用直接向学生灌输心理理念或直接进行心理管理的策略,而是借助语文学科的特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教学融合起来,强调润物细无声。否则,一方面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另一方面会影响语文主体教学的正常推进。

1.营造氛围

初中学生逆反心理、封闭心理比较重,特别是指向师长的心理封闭非常突出,如果教师在课堂管理上采取了强制、高压的策略,强调课堂学习的严肃、庄重、规范,学生会产生更强的负面心理,特别是逆反心理更加强烈,往往会在心里想“你让我学,我偏不学”。负面心理不断加重。另外,在刻板、生硬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自闭心理也处于“强势”状态,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真诚的沟通,这样,教师组织教学就会受到影响,而且,教师还因无法捕捉到学生的真实心理状态而很难组织有针对性的心理引导。所以,改变传统的课堂管理策略,營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氛围是进行心理健康渗透的首要对策,同时也是开展其他渗透举措的基础。

一般来说,基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氛围营造可主要关注几个关键词:平等、宽容、民主、自信。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下身段,将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因为青春期的一个显著心理就是“成人意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是与教师、家长同等级的成人);对生活中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总愿意独立地衡量是非、判断曲直。对教师的教导,他们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质疑。因此他们很容易把教师的劝说、告诫看成“管、卡、压”,是吹毛求疵,是对自己的嘲弄,是对自尊心的伤害,继而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对于学生在学习交流中所表达的错误观点,教师不要急于批评,而是采取宽容的态度,允许他们进行个性表达。此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多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少给负面批评,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自信,也是营造友好氛围的关键。

比如在学《雨的四季》时,课文开篇点题,“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教师问学生“你们喜欢雨吗?”本来希望学生给予正面回应,以便引出下文。但偏偏有学生说“不喜欢。下雨天又湿又凉,让人不舒服。”其实,将心比心,成年人有时候也不那么“欣赏雨”,因为它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所以,教师也应表达出理解学生这种思想的态度,甚至是表达共情感。这其实并不会影响下面的教学,因为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之一就是在学习之后使学生“喜欢上四季的雨”。我们没必要追求在教学之初就达到“终点”。后面,师生会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通过坦诚的交流,在辩论、赏析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学生的心理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并最终完成由抵触自然到赞美、享受自然的心理转换。

2.挖掘内容

前面说过,语文是学习语言的,但内容却广泛涉及社会、自然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其中当然包括大量的心理现象。可以说,除了论文、新闻、公文等文体,鲜有不涉及心理的文章。这是语文的特质,也是语文对学生进行心理渗透的优势所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脱离课本的心理引导,只需要从课文中去挖掘心理元素,将之提炼出来、提示出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作者、角色的心理进行解析、思考,即可完成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关键一点,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心理元素,并带领学生向正确方向以及他们能接受的路径去解读。

比如《秋天的怀念》《散步》两篇散文及《金色花》《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主题可归纳为对母亲的“亲情”,而从心理角度上,教师可提炼出“陪伴”这个关键词。为什么要专门以“陪伴”为引导心理的主线呢?一是因为这是几篇课文的共性,二是因为初中生的心理在“陪伴”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负面情态。进入青春期后,学生开始出现强烈的成人意识、独立意识,在行为上开始出现逆反和对成人的封闭,不再像小学阶段那样天天缠着父母,反而有意远离父母、躲避父母。比如,原先妈妈要出门购物,会很乐意地跟着去,而初中生则会表现为抵触,觉得跟妈妈出门很没面子。针对这种心理,教师利用这几篇课文对学生进行引导,组织他们探讨“谁需要陪伴?谁在陪伴谁”的问题。如“后来发生了分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散步》),引导学生认识到,随着年龄增长,“陪伴”由父母陪伴自己变成了自己陪伴父母,所以,陪伴父母并不意味着自己被年齡“歧视”,反而是证明长大要担负起陪伴的义务和责任。通过这样的引领,使学生的逆反、封闭心理得到调整。

再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作者的人格魅力这一元素,对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人格进行引导。例如,蒲松龄落地屡次笔耕不错,禹锡蜗居陋室却悠然自得,文天祥兵败就义,大义凛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能够树立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还可以利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这一元素,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课文中设计的优秀人物,体现出的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对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少时的奋发进取,对于磨炼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具有启迪作用,通过学生学习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进取精神以及顽强意志,能够在品读、探讨、思考中形成领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形式育人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处于青春期,其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甚于其他人生阶段,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吸引其深入学习。学生希望尝试新鲜体的验,他们旺盛的求知欲也促使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与创新性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通过更新教学手段,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创意性教学手段能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贯彻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因而除了内容,语文的心理健康渗透还可以通过教学形式、学习形式来实现。这种渗透方式更隐性、更感性,更利于学生接收并迁移为实际的健康心理行为。因为初中学生不太愿意听师长们“唠唠叨叨”地讲道理,更习惯于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进行独立判断、认知。

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常用的教学形式有开放合作、竞争比赛、探究任务、角色扮演等。通过开放合作使学生建立团队协作、集体观念、角色定位等健康心理,通过竞争比赛训练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正确面对挫折的心理,通过探究任务培养学生创新开拓、独立处理问题以及责任意识等,通过角色扮演完成对心理的自我体验性建构等。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去排练课本剧,然后先后上台进行表演,大家进行评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独立建立避免虚伪、主张诚实,以及积极协作、正确看待胜负等的健康心理,无须教师再进行理念宣讲。

4.方法选用

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要更加注重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课外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渗透教育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的内容,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表现自己,说出自己的感受,形成学生开朗健康的性格。语文学习是综合性的学习,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主题的开展,制定学习方案,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综合性的探究活动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最后,就课外活动的开展而言,诗歌比赛、辩论比赛、书画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价值,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更为重要的是,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获得了丰富的思想营养。

5.得体评价

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当将评价的重点转移到其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学习中,在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下,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认真对待评价的反馈作用和解释作用,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到心服口服。

综上所述,通过语文教学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是教育的客观需求,具有重要教育价值。特别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多项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显性影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注意抓住“渗透”二字,利用好语文学科的特质,通过营造氛围、挖掘内容、设计教学形式、方法选用、得体评价等策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健康成长,而不宜采用直接宣教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洪兴《语文课上雕塑心灵——浅谈初中语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尝试》,《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年第9期。

[2] 周士祺《初中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刍议》,《语文课内外》2019年第34期。

[3] 崔雯琰《谈初中语文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中外交流》2017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初中语文课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背课文的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