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芳
摘 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着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索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措施。本文以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探索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能力 提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7.001
在小學教育阶段,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除了教师的指导之外,还需要家长的辅助,多鼓励学生阅读大量课外书,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弱,阅读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多关注学生的实际状况,适当将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进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是通过对文字、文章的分析来达到教学目的的,而阅读是教学中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分析作者的情感以及使用的技巧,来使自己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和文字结构。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自律性。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小学阅读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训练是相对比较短缺的,并且当前教育模式尚未完善,导致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传统教育的影响,大部分语文教学只注重成绩和规定的任务,而针对阅读理解方面的练习少之又少,甚至忽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阅读兴趣。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如果身在嘈杂环境,是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让人的身心得以放松,还能够让人以更好的状态投入阅读中。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依靠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付出行动并开始自主阅读课文。此外,教师在让学生进行阅读时可以严格规范阅读行为,让学生沉下心来认真阅读。例如,在低年级语文《天地人》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含义,需要学习的知识有哪些,进而让学生从中有情感的熏陶。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再加上未完全适应课堂紧张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问答形式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和找寻答案,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拓展思维。例如,在低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跟阅读相关的内容,“你们知道大自然中的植物是怎么生长的吗?”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发散思维,找寻答案,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对文章、文字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帮助。
3.组建适合的小组共同进步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因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相互讨论、帮助的过程中逐渐提升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按照每组二至四人的方式组成阅读小组。例如,在低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将课文的学习氛围体现出来,让学生观看故宫、天坛、天安门等图片,并问学生“你们看完北京的相关风景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踊跃发言,然后通过制定游戏关卡让学生学习文中的汉字,将学生进行组队,以小组的形式分配好猜字和表演的人员,或者设计一些句子填空游戏,以比赛的形式让小组之间进行分工,通过阅读找寻答案,规定时间,看哪一组用时最短。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这样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共同学习的能力。
4.加强基础字词的训练与学习
根据了解,大部分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经常会采用拼音教学后直接运用短篇文章中的词句进行讲解,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使学生快速认识文字,但是也有一些弊端,那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汉字没有很好的掌握,导致组词之后无法准确理解其含义。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重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尽可能帮助每一位学生熟练掌握句子的用法,这样也是为了之后的阅读教学提供帮助,让学生提前掌握一些基本句子,在具体阅读时可以有感情地朗诵。
例如,在教《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将文中的生字在黑板上写下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在理解和掌握了之后,教师进行组词,让学生判断词语是否通顺,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总结,并问学生“小朋友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并顺利读下来吗?”然后让学生同桌合作轮读课文或点名学生朗读,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词语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完成阅读教学的目标,并达到加强字词练习的目的。又如:在讲解《对韵歌》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学习汉字,并引导学生对课文中重点学习的生字如“云”“山”“虫”等开展练习,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进而在阅读中提高学习能力。
5.积极运用情境开展语文教学
在新课改的推进下,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引进新模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的体现。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模式来教学,因为情境教学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力,进而使学习成绩得到良好提升。
例如,在讲解《繁星》这篇文章时,倘若教师还是用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仅会使本身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死板,而且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采用情境化教学,效果会有明显的改善,因为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事先了解学生的习惯与日常,在之后的教学中,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取材,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差别在哪里,通过与其他学生讨论并加以改善,最后教师再引入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并通过书上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如,在讲解《彩色的梦》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个梦是彩色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浏览文章,在此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梦是彩色的,然后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情感阅读,让学生在具体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课文内容所描述的场景以及更好地理解文章。
6.利用多媒体教学,理解阅读的重点难点
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能力比较弱,短时间内要求他们对语文知识有更高的关注是比较难的。所以,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做得是利用声音、图像或视频等方式结合多媒体来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在具体的教学中营造出一种动态的教学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想象力。在讲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时,教师要是依旧遵循口述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讲述,很难将文中所表达的场景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运用设备向学生展示画面,调动学生欣赏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感知体验。
7.合理利用总结教学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需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为基础,对学生实施归纳总结教学法,从而使阅读教学具有全面性,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适当转变传统语文教学观念,合理应用总结教学法,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主题,不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力,还能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参与性,从而取得高质量的阅读教学目的。
以部编版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为例,此课讲述了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文章,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在对此篇文章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生硬地阅读文章,并复述当时的场景,不仅会使学生产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阅读的思想,无法切身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而且还会显得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无法提高阅读教学水平。为了解决这些情况,教师需要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边阅读边想象泼水节的热烈画面,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同喜同乐的心情,并在阅读完毕后进行总结概括。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比如让学生思考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在学生交流思考后,也能总结出此篇文章的主题立意。
8.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扩展学生课外阅读量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不成熟,其阅读理解能力偏低,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需要注意这一情况,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但是,从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来说,低年级的阅读内容较为简单,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传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并帮助学生明确阅读范围。对于重难点阅读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记忆背诵准确理解文章内涵,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閱读方法阅读课外资料,不仅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补充教材的不足之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和鼓励,并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严格把关,让学生尽量多阅读一些关于地理、历史、人物、童话等积极向上的课外资料。
以部编版二年级《大禹治水》为例,这篇文章讲述了大禹带领百姓治水的故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让学生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从而使学生树立奉献意识。在完成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民间故事《鲁班造锯》,感受鲁班的智慧,并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学生通过长期的阅读学习,能够不断积累语文知识,为日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9.优化培养阅读能力教学方法
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学生可以有效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反复阅读,或者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选择合适的课外资料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总结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也是启蒙者,需要将正确的阅读方法教授给学生,并让学生灵活应用到实际的阅读中。比如找关键词法,通过文章中的关键词,了解文章的主题立意,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
以部编版二年级《朱德的扁担》为例,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文,讲述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一起到高山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文中在描述朱德同志挑粮的句子中写道“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教师可以抓住“穿着”“戴着”“挑起”的关键词作比较,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用法的准确性,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这些词语也表现了战士对领袖的关心和敬爱。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揣摩关键字“扁担”,它不仅是文章的题目,在文章末尾也提到了“扁担”,起着以小见大、点明课题、深化内涵的作用。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随手摘抄的习惯,认真分析自己认为语言优美或者富有哲理的语句,并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学生完成阅读练习后,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写读后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理解难题,需要将难点知识记录下来,在反复揣摩之后找不到答案时,需要向老师求教或者和其他学生讨论交流,直至解开心中的疑问为止。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之后的语文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小学生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 李志英《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天津教育》2021年第16期。
[2] 陈华军《探究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33期。
[3] 陈平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外交流》2019年第12期。
[4] 严旭《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中外交流》2018年第47期。
[5] 芦秀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中外交流》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