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雄
摘 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延续,民族延续的基础是其精神文化,因此要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充分体现了传承文化的优势,需要将渗透与传播传统文化作为教学任务,全面贯彻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挖掘与利用承载人文价值的优秀作品,并在教学中进行积极渗透,使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有利于思想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树立,帮助学生塑造全面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7.024
经过历史的积淀和时间的冲刷,仍然能够保存与流传下来的中华文化,承载着重要的精神文明,凸显着整个东方文化的辉煌。通过观察具有经济实力的发达国家,可以看出国家与民族的文化是国家发展的坚强后盾,因此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立德树人理念,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教育,致力于传统文化在学科中的渗透与传播,为民族自信心的建立提供有力支撑,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任务,承载着传承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能够充分落实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语文教育目标有更为具体的表述: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离不开教育活动,义务教育课程中语文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展开具有明显的优势,教材中具有丰富、优秀的名家作品,其中承载着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不但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同时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其价值。
为了实现学生正确观念的树立,编者在进行教材选择时更为科学谨慎,增加了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教师基于教材的挖掘,引导学生亲自探究与感知,自然而然地影响学生的观念,促进学生精神、文化与观念的养成。此外,在相关文件中还强调,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体现在教材、教学中,还需要增加有关对传统文化的考核,最为直观的是加大这部分考试内容的比重。在这种大背景下,教师就需要注重文化渗透与人文教育,帮助学生完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由此可见,语文的学习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也深入体会其中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实现民族自信的培养。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育改革的提出,重点指出了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语文来说,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素养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学生必须具备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学识修养、人文情趣等人格基本修养。教材中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其他一些文学作品,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实现了新课改要求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文化底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现了中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文化的培养与积累。总之,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语文学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全面发挥出来,将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任务,主动渗透,从而为社会培育具有民族责任心与社会责任感的接班人。
3.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与关键,是一个民族与国家的精神支撑,如果缺失文化自信,那么智慧與道义显然就很薄弱了,因此要求学生尊重与认可传统文化的意义。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基于教材拓展历史文化,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为了渗透与引导学生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搜集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关注文章创作的历史背景、作者自身经历等。通过搜集作品创作的背景,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写作的情感与内涵,学生更易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可见,以历史背景依托,对蕴含传统文化的作品展开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文本的人文价值,影响学生的思想与精神。
在进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时,教师就对当时的背景进行了搜集与讲述,“国家战乱频繁,皇权沦丧,使当时的百姓朝不保夕,生活疾苦,难民遍地”。受历史大环境的影响,作者与自身的经历结合起来,在流离失所的不安、自身的悲惨遭遇的双重烘托下,作者在一个辗转反侧的不眠夜,创作出这首作品,将忧国忧民之情蕴含其中。
2.诵读升华情感,激发民族精神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字里行间的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感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反复诵读作品,有着明显的效果。尤其是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大多以押韵形式体现,经过反复阅读与感知,虽然一些同学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但是在精神层面上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点,感知作者的写作心情,理解并感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文本教学时,不要忽视诵读的重要性,要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文章,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来品读文本,理解文字,不但有利于陶冶性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语言美与意境美。
例如,在讲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全班学生集体诵读,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对文本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自由朗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深意,教师在自由朗读之前,对诗中的重音、生字的意思进行一定的指导,对学生理解作者情感与中心思想起到一定的帮助。在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句子的理解时,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想象与体验,边塞八月飞雪,军营送别使臣,此情此景下体会语言中的情感与气势,在帮助学生深度解读句子的同时,感知民族精神。
3.品味语言意境,感受文学魅力
古代的辞藻具有非常明显的魅力,相较于现代的表现手法更具有传统文化的魅力,需要通过深挖,感知品味语言的意境,如此会具有一定的深度。古代作家在创作作品时,一般采用描绘意象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在表达上具有深层含义,体现出美妙的艺术画面。通常对作品的学习中,感知用词的精妙,体验浓厚的情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讲授《天净沙·秋思》时,依托28个字传递9个意象,“枯藤”“老树”“流水”“古道”“西风”等词汇传递出悲凉的画面,整首诗虽然用词相对简单,但其中包含着深厚的意味,为学生呈现出一幅在外游子思念故乡的画面,将作者孤独的心情蕴含其中。基于此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4.善用科技手段,渗透传统文化
文字经过时间的洗礼,现代与古代在运用以及含义的表达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现代学生在阅读古代作品时,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作者的处境与情感理解也存在差异,很难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基于此,如果只靠教材中简单的文字描述,教师言传,让学生体验与感知,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教学效果显然不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对复杂的古代背景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将乏味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不但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官体验,同时也更易理解文本,感知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
例如,在讲授《木兰诗》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搜集与之相关的影视资料,截取其中片段,呈现出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生活情况,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背景,营造整体感情基调;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认识并内化传统文化,学习花木兰身上具备的爱国、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
5.重视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初中除了重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例如,组织成语接龙、汉字比拼、经典朗诵等语言类文化活动,在制定规则时,增加奖励,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将文化实践活动的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此外,重视学生文学的积累,鼓励学生坚持以阅读经典、学习汉字为主题设计活动,如经典文化夏令营活动等。利用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与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实践活动的意义是鼓励学生积极地探讨相关文化内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学情分寸
初中生身体、智力与情商等都处于成长时期,实现由低到高的转变,在思想、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基于这种情况,要求教师理解现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在12—15岁这个年龄段,实现了学生由儿童向青少年的过渡,思维发展也渐渐超过了形象与具体事物的感知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对于事情或者问题的解决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不但能感知直喻,对于符号或者句子的隐喻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初中语文教学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都蕴含在古诗与古文当中,在进行有关文化的感知时,存在一定的困境:古今语言的运用存在差异;所处的环境相差较大,年代久远;表达情感与语言运用的方式不同等。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要改善传统串讲串译,对艰深晦涩的虚词和特殊句式进行烦琐的讲解和分析的方法,采用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借助注释来自主探究与理解古诗文。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感知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
其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在内容安排上选择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内容,以此为基础,展开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理解文本的意义。例如,如果学习的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相近,那么理解起来就会更加容易,对其内涵的掌握会更好。在进行古诗文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渗透时,选择的内容需要适宜且谨慎,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征,才能进一步实现与落实新《课标》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经验,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情况,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常识进行讲解与引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以教师自身的概括来代替学生的感知与体验,由学生自主产生的感悟才是最具效果的,在自然而然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虽然课本中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化,但是在教材中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呈现出来。先分散再集中,在拓展环节前把涉及文化要素的散点先分散布置,在解决文字障碍、文章鉴赏后,再做一个关于文化渗透的拓展,即“后集中”。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古诗词时,基础落实更为重要,只有理解基础后,再进行积极的渗透,才会起到理解与体验的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实践体验与感悟,挖掘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2.尊重多样的文化
能够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才是优秀的值得学习与继承的传统文化,具有智慧性与人文性。教师在展开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同时,除了要继承与发扬之外,还需要注意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所学知识与相关学科内容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并非一种思想所能承担的,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初中教材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除了现在的传统篇目外,还增加了《虽有嘉肴》《河中石兽》等名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并不拒绝其他优秀文化,对于新时代发展来说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次,这里所说的多样文化,当然也包括国外的文化,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同时,进一步挖掘与感知其中所承载的精神与道德,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例如,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语言清新细腻;古希腊寓言《蚊子和狮子》,短小而寓意深远;《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坚强、勇敢;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的理性;我们在《绿色蝈蝈》《大雁归来》里看到对待生灵的平等、尊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一颗兼容且具有辨析能力的眼光,来引导学生接触并学习多元文化,促进学生成长,使其成为既具民族情怀,又具国际化、开放性的人才,更好地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对于教育来说,发挥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学习文化的机会与平台,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初中语文教材文本中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并且在新《课标》中也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初中语文课堂,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是当前的重要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吕兆峰《文化指引,丰富心灵——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融入》,《課外语文》2021年第24期。
[2] 张晓红《如何把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课堂》,《启迪与智慧》2021年第8期。
[3] 陈桢《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究》,《当代家庭教育》2021年第23期。
[4] 李金鹏《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甘肃教育》202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