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玉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学用结合;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25-0074-02
在学校教育中,“作业活动”是课程教与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反刍与复习、消化与巩固,对教与学情况进行即时反馈,为教师后续优化与调整教学提供一定的基础和依据。在当下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落实“双减”政策并不在于单纯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而是要强调作业设计上的“优而精”以及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情与趣”“乐与动”等,教师应在创新作业设计方面积极做出自己的努力,以真正提升教学质效。
1.善于激发情趣。
兴趣与情感属于影响行为过程和活动效果的非智力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比人的责任感往往还要来得重要。”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既要注意促进儿童更好地学用结合,又要着力把他们逐步引向善学乐学的良性发展道路。如教学苏教版三上《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一课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励学生运用新学知识,笔者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剪纸的形式,设计并创作各自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引导他们相互之间看一看、比一比、评一评。学生不仅参与度很高,而且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2.促进学用结合。
无论从哪种角度或哪一层面上来说,数学现象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都是不可分割且深度融通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更多地考虑生活互动因素,让生活性作业更好地促进让学引思和学用结合。如教学苏教版一下“元、角、分”单元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实践性作业:学习了“元、角、分”的知识,你能记录一次你用人民币购买商品的经历吗?描述付币和找币的过程。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人民币的用途和用法,并选择不同的形式记录下实践过程,进一步巩固元、角、分的知识。
3.增强情感体验。
教师善于设计建立在情感体验基础上的作业形式,不仅有利于“实践与反思”课程活动目标的有效达成,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手、口、眼、脑良好互动、协调共进的意识、能力和素养。如教学苏教版二上《认识厘米》一课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开放性作业:用尺测量手机、筷子、书本大约长几厘米,并记录下来,想一想,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伸出右手的一拃,估计一拃大约有几厘米,并用尺测量验证。观察桌面长度,大约有几拃长?大约多少厘米?观察自己的卧室,想一想,如果用拃来测量,会有几拃?大约多少厘米?你觉得用厘米做单位来测量合适吗?查阅资料,看看有没有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你觉得选择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感知长度单位是由于生活需要而产生的,理解和感悟选择不同的长度单位可以更准确地刻画和描绘客观世界中物体的量。
4.注重德智双赢。
无论数学知识还是学科活动,都蕴藏和孕育着无限的“道德与审美”元素。教学中只有智育而没有德育元素的渗透和融入,绝对是行之不远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儿童发展等的需要,适量地布置一些富有人文性的作业。如教学“元、角、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农贸节”义卖活动,并设计如下实践性作业:学习了“元、角、分”,参加了义卖活动,你有什么印象和感受?用你喜欢的方式写一写、画一画吧!让学生自主进行商品买卖,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使学生深入體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在献爱心的同时学会了关爱他人。
总之,教师应创新设计“优而精”“情与趣”“乐与动”三元素并存的数学作业,真正提升教学质效。
【参考文献】
[1]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8):29-34.
[2]杨晓玲.小学数学创新型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1(18):12-13.
[3]刘义标.基于儿童视角 创新数学作业——“学为中心”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例谈[J].数学教学通讯,2017(10):17-18,21.
[4]许德鸿.小学数学作业创新性设计略谈[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2):115-116.
[5]张芸.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学习效率——关于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探讨[J].数学教学通讯,2022(1):62-63.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华东师范大学苏州湾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