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落实“双减”政策,首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练习课作为新授课的延续与补充,需要教师整体解读教材,明确知识的生长点;全面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困惑点;精心设计练习,瞄准教学发力点。设计练习则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控制习题难度,保持学生热情;丰富习题内涵,提升学生收获。
关键词:《厘米和米(练习)》;练习课;课堂效率;练习设计
【课前思考】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落实“双减”政策,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延续和补充,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系统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巩固基本技能,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练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为什么练、练什么、怎样练,取决于教育培养的目标、学习内容的性质、学生学习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做好以下“三个准备”:
准备一:整体解读教材,明确知识生长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将《厘米和米》编排在二年级上册,并分别在二年级下册编排了《分米和毫米》,三年级下册编排了《认识千米》。作为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厘米和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恰当地选择度量单位、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这些体会、经验、方法对后续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厘米和米》单元的教学内容基本可以分为5个课时进行教学。第1课时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线段是有长短的,确定线段的长度,需要进行测量。第2课时重点引领学生经历各种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以厘米为单位进行测量与绘画,体会单位的意义。第3课时引入新的长度单位米并运用。第4课时练习,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第5课时延伸拓展,带领学生体验身体上的“尺”。
其中,第4课时的练习是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巩固、补充与延续,对落实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苏教版教材在《练习十》中安排了7道习题和1次“动手做”活动(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见表1)。习题设计目标明确,层层递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积累估计和测量长度的经验。
准备二:全面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困惑点。
教师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基础与困惑,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才能把练习课上得有声有色,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练习中去。所以,练习课前也需要通过问卷、学习单、课前练习等,全面了解学情。《厘米和米(练习)》课前,我们通过课前调研发现,学生的困惑点主要有3个:(1)生活经验不足。研究一些需要用到生活经验的问题,学生已有经验不能支持他们的学习,需要教师借助实物培养学生量感。(2)学习经验有限。需要通过练习课,帮助学生积累度量经验,为后续学习二维图形的面积度量、三维图形的体积度量打好基础,形成“数+量”的测量模型。(3)动手能力欠佳。动手测量是培养量感的重要方法之一,需要教师敢于“浪费”课堂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整经历测量、操作的过程。
准备三:设计丰富练习,瞄准教学发力点。
基于对教材的解读与对学情的分析,本节课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练习:
第一,加强对测量本质的感悟。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和方法,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是对实物某些属性的量化过程,也是将被测的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的量是计量单位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的过程。量是测量的结果,量是由数和计量单位结合在一起表示的。
第二,体验多种测量方法。在感悟测量本质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积累测量经验,锻炼测量能力。当知道测量对象的属性之后,学生需要判断测量对象的量级,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紧接着就是运用多种方法,计算测量对象与计量单位之间的倍比关系。测量的方法基于具体的需要,可以是估测,实测,也可以计算推理。体验多种测量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测量能力。
第三,着重培养学生量感。前期的教学已经通过生活感知,帮助学生建立了“量”的表象;借助实践操作,促使学生形成了“量”的感悟;通过类比估测,深化了学生对“量”的体验;借助反思辨析,促进了学生对“量”的内化。本节课要进一步丰富感知测量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具身经验,发展直观想象与推理意识。通过对量的比较、量的估计、量的运算等活动发展学生的量感。
【教学过程】
一、依据生活经验,选择合适单位
师:冰墩墩和雪容融还不了解厘米和米,谁能向他们介绍一下?
生:1米等于100厘米。
生:(张开双臂比画)1米大约这么长,大拇指的指甲盖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较短的用厘米作单位。
师:大家对厘米和米的印象还挺深刻,(出示1厘米的小棒和1把米尺)这是1厘米,这是1米。听了大家对厘米和米的介绍,冰墩墩和雪容融在运用厘米和米时,发生了争执,(出示图1)他们在争执什么问题?
生:旗杆的高度是15厘米还是15米?
师:你们有办法帮助他们吗?
生:(用直尺比画)15厘米只有直尺这么长,旗杆那么高怎么可能才15厘米呢?
生:我的身高比1米高,旗杆比我高多了,差不多有10个我的身高,所以应该是15米。
师:小朋友们想到了用熟悉的直尺、自己的身高与旗杆比一比。(出示图2)那这些物体的长度应该用厘米还是米作单位呢?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适合用米作单位,哪些物体的长度适合用厘米作单位呢?
(学生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师:看来,一般要根据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测量需要来确定长度单位。
[思考:恰当地选择度量单位对一些二年级学生来说较为困难。本环节先通过回忆旧知,巩固学生对标准长度单位的印象,借助对旗杆高度的讨论,教给学生选择长度单位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学生根据前面的经验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选择长度单位的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测量对象量级的了解,之后还需要考查学生对测量精确度的掌握情况。]
二、运用多种方法,估测物体长度
师:(出示图3)老师这里有几个正方体,要表示它们有多高,选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学生回答:厘米)它们会是几厘米高呢?不用尺子,你有办法估一估吗?把你估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估测,教师巡视。)
师:小朋友们估出的结果不太一样呢!看②号正方体,谁来说一说,你是如何估的?
生:我是用指甲去比较的,大约有4个这么高。
生:我是和1厘米长的小棒比较的,大概有5个这么高。
师:原来你们是通过和长度单位1厘米或者大约1厘米长的实物进行比较来估的。那②号正方体究竟有多高呢?我们可以用直尺量一量。(学生动手量②号正方体的高)通过测量,我们知道②号正方体的高是5厘米,大家可以闭上眼想一想,在心里记一记,把5厘米到底有多长记牢。和另外两个正方体比一比,再估一估,修正或确认你之前的估计。
生:①号正方体我原来估的是3厘米,现在与②号正方体比一比,大约矮1厘米。所以我把①号正方体的高改成4厘米。
生:我发现③号正方体最高,估了8厘米,现在与②号正方体一比,大约是两个②号正方体的高,所以我把③号正方体的高改成10厘米。
师:两位同学分别把①号和③号正方体与高是5厘米的②号正方体进行比较,修改了之前估的结果。我们再一起动手量一量这两个正方体的高度。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估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可以将其与我们知道的长度比较,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估计物体的长度。(出示图4)每一块正方体的高度都知道了,如果把几个正方体摞起来,会是几厘米高呢?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想一想。
生:(将①号正方体放在②号正方体上)我用了这2个正方体,摆好后用尺子量了一下,高是9厘米。
生:我也是用这2个正方体,但我不是量出来的。前面我们已经知道,①号正方体高4厘米,②号正方体高5厘米,一相加就得出9厘米了。
生:(将②号正方体放在③号正方体上)我用了这2个正方体,量了一下是15厘米,计算出来也是15厘米。
生:(将2个③号正方体和1个②号正方体摞在一起)我摆了3个正方体,它的高度是10+10+5=25(厘米)。
师:选的积木不同,摞起来的高度也各不相同,但都可以把所选几个正方体的高度加起来,得出摞成物体的高度。
[思考:估测的练习不仅要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更要教给学生估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如果仅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凭经验估测,那就浪费了估测对量感培养的价值。笔者在估测阶段给学生提供了3种不同棱长的正方体。第一次估测,学生通常会采用“数正方体的高包含几个长度单位”的方法来估,估计出的不同结果催生了精确测量的需要。测量出②号正方体的高是5厘米后,引导学生记忆5厘米。第二次估测,让学生根据“5厘米”调整①号与③号正方体的估计结果,从而理解估计时可以与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比较。第三次估测,让学生将多个正方体摞在一起估计高度,意在让学生明白长度可以累加。若知道一个组合体几个部分的长度,则可将这几个部分的长度相加得出组合体的长度。学生经历这样的“估计—测量、计算—根据实测结果调整估测数据”的过程,学会估测的一般方法。]
三、结合真实情境,体会数与单位结合的重要性
师:(出示图5)单位被挡住了,冰墩墩和雪容融找到的物品谁长谁短呢?大家来说说。
生:冰墩墩找的长,因为28比5要大。
生:我不同意,如果冰墩墩找的是28厘米的接力棒,雪容融找的是5米长的跳高杆,那就是冰墩墩找到的物品长。
生:如果是篮球场的长28米和跑道线的宽5厘米,就是冰墩墩找到的物品长了。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不能确定呢?
生:因为没有写出单位,就不能确定是多长。
师:是啊,只有数,没有单位是不能确定长度的。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到底找到的是什么?(出示:28厘米长的接力棒,5米长的跳高杆)谁长谁短?
生:5米长,28厘米短。
师:刚才只有数没有单位,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现在有长度单位了,就能确定物体的长度了。(出示图6)继续看看它们还找了什么?
师:这次后面的单位有了,能确定谁找到的物体长吗?
生:冰墩墩找到的长,冰墩墩找到的是几米,冰墩墩只有几厘米。
生:我不同意,假如雪容融找到了几百厘米呢?
师:看来,只知道单位也不能确定长度,必须将单位和数结合起来,才能确定长度。
[思考:数和单位结合起来才是一个量。基于对这一点的思考,笔者创设了雪容融和冰墩墩交流长度的情境,并分别隐去了长度单位和数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数与单位结合的重要性,加深对“数与单位结合才是完整的量”的理解。]
四、丰富图形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师:冰墩墩和雪容融为小朋友们准备了长方形的卡纸,举起来看看。大家的卡片不都一样。你的长方形纸四条边各是多少厘米呢?
(学生测量,集体交流后教师出示3种长方形的长和宽:4厘米、3厘米;8厘米、6厘米;12厘米、9厘米。)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与你手中的长方形纸片测量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
师:比一比测量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生:上面的边长与下面的边长相同,左面的边长与右面的边长相同。
生: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师:同学们可真善于思考,一下子就发现了长方形边的规律!(出示图7)同学们,你们能在这张纸上能折出不同长度的折痕吗?怎样折,折出的折痕最长呢?我们一起试一试。
师:(出示几张长12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的折痕)瞧!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上,比一比哪条折痕最长?
生:这些折痕中,15厘米的最长。
师: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15厘米的是如何折的?
生:角对角这样斜着折,折痕最长。
师:另外两种长方形中,也是这样吗?
生:也是角对角折,折痕最长。
师:老师发现,有一个同学,没有折,直接用尺子转了转,就发现角对角折时,折痕最长了。请他来展示一下。
(学生上台演示,将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一角,另一端从长方形纸的长边滑过,直尺上的刻度不断变化。)
生:我发现,他转直尺的时候,有时刻度比13多,又比14少,当中还有一些小格子,那个小格子叫什么呢?
师:真是个爱提问的小朋友,你们可以在课后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思考:学生在一年级已直观认识了长方形,这节课让学生测量长方形的边长,不仅可以练习测量的方法,还能帮助学生感悟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为后续学习长方形的特征打下基础。寻找最长折痕的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测量能力,而且为后续学习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做了铺垫。]
参考文献:
[1]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陈昌平,唐瑞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潘小福.小学数学教材的专业化解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
[3]潘小福,陈美华.小学数学课堂:“第三课时”教学的提出与实践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8(8).
(李志军,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邮编:21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