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武的死因及其后事

2022-04-29 06:55孙微
文史知识 2022年1期
关键词:严氏老母死因

孙微

严武,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中书侍郎严挺之之子。他不仅是杜甫政治上的同道,而且堪称杜甫平生第一知己,杜甫的“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便是由严武表奏朝廷所授。杜集中赠严武的诗歌有三十多首,从中可见二人的友谊之深。永泰元年(765)夏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暴卒,年仅四十岁,朝廷下诏追赠其尚书左仆射。至于严武为何暴卒,他究竟死于什么疾病,史籍没有任何记载,相应的,关于严武后事的处理情况,史籍中也没留下只言片语。然而《云溪友议》等“伪典小说”却对严武的死因及后事杜撰了许多故事,均不可信。而杜诗向称“诗史”,通过杜诗及其他相关文献的点滴记载,似可大致还原其梗概。

恰在严武病卒前后,杜甫带领全家乘舟离蜀,这到底是不是巧合,目前学界尚无定论。有人说正是因为严武的英年早逝,杜甫失去了生活依靠才选择离去。也有人认为严武病逝和杜甫离蜀时间接近纯属巧合,杜甫离开时严武尚未去世,杜甫离蜀和严武之死并没什么关联。以杜甫笃于友情的性格来看,倘若在其离去之前严武已经病重,他是断不会抛下好友而离开的。若其离开前严武还在世,他应该是生龙活虎的,而不是卧病在床,这似乎也可以反证严武确是“暴卒”,即他是在健康状况很好的情况下突然病逝的。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杜甫这次离开严武,竟然没有留下一首告别诗,即便严武已死,杜甫也没留下一首哭悼诗,关于这一情况到底该如何解释呢?业师韩成武先生曾经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提出一种新的解释,他指出人在遭受巨大精神打击的情况下是写不出诗歌来的,面对挚友的突然离世,杜甫悲痛万分,以致无法作诗,遂留下了这段创作空白,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韩成武《此时无声胜有声—杜甫无即时哭悼严武之作新解》,《杜甫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110页)。其论值得参考。

史籍留下的空白,往往是小说家可以发挥的地方。或许是觉得严武暴卒实在太过离奇,后世的小说家们便试图杜撰一些故事对其死因进行解释,如《太平广记》中就有这样一则故事:

唐西川节度使严武,少时仗气任侠,尝于京城与一军使邻居,军使有室女,容色艳绝,严公因窥见之,乃赂其左右,诱至宅。月馀,遂窃以逃,东出关,将匿于淮泗间。军使既觉,且穷其迹,亦讯其家人,乃暴于官司,以状上闻,有诏遣万年县捕贼官专往捕捉。捕者乘递,日行数驿,随路已得其踪矣。严武自巩县方雇船而下,闻制使将至,惧不免,乃以酒饮军使之女,中夜乘其醉,解琵琶弦缢杀之,沉于河。明日,制使至,搜捕严公之船无迹,乃已。严公后为剑南节度使,病甚,性本强,尤不信巫祝之类。忽一日亭午,有道士自云从峨嵋来,欲谒武……女子曰:“公亦太忍,某从公,是某之失行,于公无所负。公惧罪,弃某于他所即可,何忍见杀!”武悔谢良久,兼欲厚以佛经纸缗祈免,女子曰:“不可。某为公所杀,上诉于帝,仅三十年,今不可矣,期在明日日晚。”言毕却出,严公遂处置家事,至其日黄昏而卒。

这则故事宣扬了因果报应,认为严武暴卒乃因为其年轻时枉杀了和他私奔的军使之女,故死得毫无征兆、极其突然,这明显是为了解释严武死因进行的杜撰。然而从文献传承的角度来看,这则故事不可能凭空出现,我们在《太平广记》之前的文献中搜寻便可发现《云溪友议》中记载的一则严武杀父妾的故事与其颇有相似之处:

定之薄其妻而爱其子,严武年八岁,询其母曰:“大人常厚玄英(玄英,定之妾也),未常慰省阿母,何至于斯乎?”母曰:“吾与汝,母子也。以汝尚幼,未之知也。汝父薄幸,嫌吾寝陋,枕席数宵,遂即怀汝,自后相弃,如离妇焉。”言既悽咽,武亦愤惋难处。候父既出,玄英方睡,武持小铁锤,击碎其首,及定之归,惊愕,视之,乃毙矣。左右曰:“小郎君戏运铁锤而致之。”定之呼武至曰:“汝何戏之甚矣?”武曰:“焉有大朝人士厚其侍妾,困辱儿之母乎?故须击杀,非戏之也。”父曰:“真严定之之子。”

以上这两个故事的情节虽有差异,但均是关于严武残杀女人之事,二者的关联性相当明显,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太平广记》和《云溪友议》中严武杀妾的故事有着同一来源,《太平广记》此条当从《云溪友议》沿袭而来,只不过在流传的过程中情节发生了某些变异而已。其实在后晋刘昫等编纂的《旧唐书·严武传》中并没有严武杀父妾的记载,仅云:“严武,中书侍郎挺之子也。神气隽爽,敏于闻见,幼有成人之风,读书不究精义,涉猎而已。”而后来的文献比之早期文献无端增加了丰富的故事情节,这往往是作伪的征兆,故《太平广记》中严武杀军使女故事的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以此来解释严武的死因亦不可信。

按,《新唐书》不仅吸收了严武杀父妾的故事,关于杜甫死因还采纳了《云溪友议》的“牛肉白酒”说,关于严、杜关系又采纳了民间流传的“乘醉登床”“冠钩欲杀”等故事情节,所以《新唐书》中的史料多不可信,这已为学界所熟知。而杜诗最具实录精神,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宁愿相信杜诗的记载,也不愿相信富含小说成分的《新唐书》。其实杜甫在《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中明确提到了严武的死因,诗云:“炯炯一心在,沉沉二竖婴。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所谓“二竖”即指疾病,可见严武确实是因病去世而非其他原因。

严武死后,杜集中最早的一首哀悼诗是《哭严仆射归榇》,诗云:

素幔随流水,归舟返旧京。老亲如宿昔,部曲异平生。风送蛟龙匣,天长骠骑营。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

这时是永泰元年的秋天,杜甫的小船已经到了忠州(今重庆忠县),正准备前往云安。在三峡中他见到了严武的灵柩正由其老母护送沿水路运回故乡,遂登舟致哀,其与严武生死不渝的友谊令人动容。诗中“老亲如宿昔,部曲异平生”二句写严武的老母亲身体依然硬朗,而护送灵柩的部下却与其生前大不相同,世情之冷暖不禁令人唏嘘。然而并不是说就没有一个部下为严武护送灵柩,其实此时在护送严武灵柩返乡的船上应该有一个叫“萧十二”的人,他是严武的幕府参谋,我们从杜甫另一首《奉赠萧十二使君》诗中可知,萧十二使君曾先后为严武及其老母的后事尽力操劳,保家抚孤,事迹颇为感人,诗云:

昔在严公幕,俱为蜀使臣。艰危参大府,前后间清尘(原注:严再领成都,余复参幕府)。起草鸣先路,乘槎动要津。王凫聊暂出,萧雉只相驯。终始任安义,荒芜孟母邻。联翩匍匐礼,意气死生亲(原注:严公没后,老母在堂,使君温凊之问,甘脆之礼,名数若己之庭闱焉。太夫人顷逝,丧事又首诸孙主典,抚孤之情,不减骨肉,则胶漆之契可知矣)。张老存家事,嵇康有故人。食恩惭卤莽,镂骨抱酸辛。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鹏图仍矫翼,熊轼且移轮。磊落衣冠地,苍茫土木身。埙鸣自合,金石莹逾新。重忆罗江外,同游锦水滨。结欢随过隙,怀旧益沾巾。旷绝含香舍,稽留伏枕辰。停骖双阙早,回雁五湖春。不达长卿病,从来原宪贫。监河受贷粟,一起辙中鳞。

这首诗最值得注意的是“联翩匍匐礼,意气死生亲”二句后的杜甫自注:“严公没后,老母在堂,使君温凊之问,甘脆之礼,名数若己之庭闱焉。太夫人顷逝,丧事又首诸孙主典,抚孤之情,不减骨肉,则胶漆之契可知矣。”据此条“公自注”可知,这个萧十二使君在严武死后一直尽心照顾其老母的起居生活,后来老夫人病逝,他又和严氏后人一起料理老夫人后事。可见严武之母返回故乡不久就病逝了,而萧十二使君则先后主持了严武及其母亲的葬礼,当然一场在成都,另一场则在华阴。需要指出的是,杜甫此时正漂泊湖湘,那他对严武母亲的后事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此事是萧十二使君亲口向他讲述的,因为大历五年(770)春,萧十二由尚书员外郎出为潭州刺史,二人又一次在潭州(今长沙)相逢,杜甫从他口中得知严母去世后的详细情况并记录下来。

杜甫在自注中提到,萧十二使君是与严氏“诸孙”一起主持严武之母的葬礼的,这些“诸孙”应即严武之子侄,那么严武死后其后人的情况如何呢?晚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严黄门”条甚至说:“支属刺史章彝,因小瑕,武遂棒杀。后为彝外家报怨,严氏遂微焉。”因为严武重新镇蜀时杖杀了东川留后章彝,所以章彝的“外家”亲属为其报仇,亦杀了严武子嗣,竟然导致了严氏一族的衰微,那么这条记载的真实性如何呢?杜甫《奉寄章十侍御》云:“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淮海维扬”语出《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可见章彝是扬州人。章彝之“外家”亲属们距蜀地甚远,若未随章彝入蜀,不可能迅速知闻严武暴卒的消息,更不太可能跋山涉水来蜀地找严武家人报复。且严武卒后,由其老母护送灵柩归葬故里华阴(今属陕西),章彝的“外家”若想报仇的话,只有一路追踪至华阴才有可能。其实严武有儿子,并未为仇家所害。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中有唐诗僧清江所撰《唐故安国寺清源律师墓志并序》云:

律师讳清源,俗姓严氏,其先河南人。易叶冠盖,远代不纪。祖挺之,唐中书侍郎。父武,黄门侍郎。本家清贵,外戚卢氏……大历十一年十月廿七日,右胁累足,终于本院,春秋廿八,僧腊有九。慈母主丧,垂白祭子,哀哉!

这个“清源律师”正是严武之子、严挺之之孙。他曾在洛阳安国寺出家为僧,法号清源,大历十一年方病卒,其丧事为其母(严武之妻)主持,所谓白发人送黑发人,令人凄绝。这说明当初严武再次镇蜀之时,仅有老母相随,并未携妻儿前往,其妻儿都留在了长安或华阴,故杜甫在忠州作《哭严仆射归榇》时仅言及其老母,而未及其妻子。后世那些杜撰者可能是在杜诗中看到严武的灵柩仅有老母相从,遂有严武子嗣衰微之联想,其实是毫无根据的猜测,所以《云溪友议》中“彝外家报怨,严氏遂微”之说至此就不攻自破了。此外需要补充的是,陈尚君先生《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一文指出,《宋高僧传》和皎然《唐杭州灵隐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铭》(《文苑英华》卷七八六)均称严武之子清源为越州人,这“对于了解严武一家的实际占籍,也提供了重要线索”(陈尚君《吴钢主篇〈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12页)。若果真如此的话,严武之母护送其灵柩出峡,或许并不是前往华阴,而是东下越州,其论亦可资参考。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猜你喜欢
严氏老母死因
明 李应祯 行书致秦夔老母弃背札
段玉裁与严可均侵谈分部异同考论
基于PI3K/Akt/Caspase-9信号通路研究严氏强心饮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清早,我妈“炸毛”了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奇村琐园“严”氏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我国死因认定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某肿瘤医院2010-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死因分析
说不尽那“三字经文”